乡土历史资源在常规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河北唐山为例

2018-03-30 11:30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唐山乡土家乡

张 淼

地方史是中国史的组成部分,地方史教学应纳入历史教学体系中。201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2年版》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鼓励中小学教师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支持不同地区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也就是说要求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历史课程中的乡土资源”[2]。笔者一直致力于挖掘唐山历史文化资源,并尝试将其融入常规历史教学中。

一、开展地方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历史学既是社会科学也是人文科学。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指出:“熟悉历史是一个人的教育里面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他终生终世的眼目。”[3]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也十分重视历史学在构建文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他在《中国之旧史学》中写道:“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4]开展国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开展地方史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学者呼吁关注乡土文化,著名学者钱理群就曾鼓励青少年学子,“关心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去发现、感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民、父老乡亲,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欢乐与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5]开展乡土历史教育,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情感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强化家乡认同,培养家国情怀。“不知爱家,何以爱乡?不知爱乡,何由爱国?是皆失于教育之故也。”[6]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的起点,认识家乡是热爱家乡的前提。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颂扬家乡的历史名人,可以让他们的言行成为学生的座右铭和楷模;介绍家乡的特色文化,学生自然会把家乡的历史文化与祖国的古老文明相联系,认识到家乡的命运与祖国的国力息息相关。当学生了解到家乡的人杰地灵,自然会生发出强烈的自豪感,形成牢不可破的家乡认同,从而生成建设家乡、保卫祖国的使命感。

2.激活学习动机,让负担转化成乐趣。在许多学生眼中,历史似乎是一门只需死记硬背、毫无乐趣的学科。但是,如果教师能够用幽默的语言、合理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历史课将变成欢乐的海洋。合理利用乡土历史资源,以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历史趣味化的重要途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旦他们爱上历史,学习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充满乐趣的求知之旅。

3.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历史视野。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中学阶段更是人好奇心特别旺盛的时期。我的家乡为什么成为现在的样子,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和事迹,他们对祖国有哪些贡献,对历史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可能是每个学生都会思考的问题。在常规教学中穿插地方史内容,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曾有学生在课堂上听到有关李大钊在唐山的事迹,就利用回老家的机会采访乐亭居民,记录关于李大钊的种种事迹,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将乡土历史渗透于常规历史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开展地方史教育,最好的方法是举办地方史讲座或开展田野调查,让学生深入、系统地了解家乡的历史。然而在高中阶段,课程学习已经非常紧张,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专门进行地方史教学,只能以教材为基础,将乡土历史渗透在中国通史的教学过程中,这既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英国学者研究发现,“当学生欲进行系统的历史学习时,本着地域位置“先近后远”的原则,先由家庭的历史出发,进而涉猎乡土历史,再到本国史,最后才是外国史。”[7]家史传承只能在家庭教育中完成,家庭之外,家乡是学生最熟悉也最亲切的地方。“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8]学生对家乡历史和人物有一种天然的兴趣。笔者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提到唐山历史名人李大钊,没有一个学生走神。为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家乡情怀,笔者不失时机地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我们的唐山老乡李大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学生听到这些,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微笑。关注家乡、为家乡人的光荣事迹而自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有利于通过地方史理解国史,构架起地方史与中国史之间的桥梁。目前使用的历史教材,基本是以现代的视角叙述历史。唐山位于京畿地区,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近代化起步较早的城市之一,也为中国的工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中,唐山成立了开平矿务局;在近代化大潮中,建成了唐胥铁路,拉开了中国修建铁路的序幕;中国最早的水泥厂启新洋灰公司也在唐山建成。帝国主义的侵略魔爪常常伸向这片土地,日寇的铁蹄也让这座城市饱受磨难,唐山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时刻联系在一起。在常规教学中穿插乡土历史,可以构架起家乡历史与国史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从家乡的治乱兴衰中管窥国家的历史,通过“学习迁移”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推理能力。历史是尘封的往事,永远无法重复再现。对十几岁的中学生而言,历史和现实之间有一道难以突破的隔膜。但是身边的事物都是历史的结晶,只要让学生系统了解家乡的历史,就能迅速建立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笔者任教的学校,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开滦煤矿工人的子弟,对开滦的历史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开滦煤矿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工业史的缩影,它兴建于洋务运动时期,多次被帝国主义的侵占、吞并,在中华民族的屈辱岁月中饱经磨难,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重新成为民族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滦煤矿收归国有,为京津冀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今日唐山市,就是在开滦煤矿等近代重工业的带动和近代铁路交通的刺激下崛起的。[9]开滦煤矿为唐山的市政建设、文教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今日,唐山的许多学校、医院、酒店仍以“开滦”命名。通过对开滦煤矿历史的梳理,抽象的历史鲜活起来,并落实到具体的地理空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隔膜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此一来,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而是在具体历史情境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建构历史意识。

三、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将乡土历史渗透于常规教学是颇具挑战性的教学模式。这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三维目标,但对教师而言,却是对自身业务水平的严峻考验。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还要对乡土历史和地方文化有相当程度的研究。就这个角度而言,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在常规教学中穿插乡土历史是一项极其精细工作,教师对教学设计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有充分的准备。首先,必须在备课时努力寻找并深入挖掘统编教材与乡土历史的交集点,然后详细了解乡土历史的具体内容。第二,重视课程导入环节,若遇到与乡土历史有关的章节,应尽可能地利用本土历史资源导入新课。学生听到有关家乡的史实,就会自然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生动有趣的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的必要途径。第三,在讲授常规知识的时候穿插乡土历史内容,将地方史与国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家乡的命运洞悉国家的兴衰,明白有国才有“乡”的道理。第四,在设计考题时,尽量以家乡的案例史料作为分析材料,让学生在考试的同时完成对乡土历史的学习。当然,如果学有余力,还可以适当开展研究性、实践性学习,通过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途径开展田野调查,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探索将乡土历史渗透于常规历史教学的模式要把握尺度。首先,教师必须坚持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乡土历史为辅的原则,千万不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更不能为了乡土而乡土,把乡土历史教育和国史教育分离成两个板块。其次,过度的家乡情结往往带来地域歧视,我们必须教育学生在热爱家乡文化的同时尊重他者的地域文化,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价值理念,坚决杜绝地域歧视。再次,要防止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盲从偏信。如今地方性影视作品遍地开花,水平良莠不齐,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往往将它们视为乡土历史,甚至将某些“戏说”历史的影视片段当成正史看待。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必须及时纠偏,防止学生的思维误入歧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5.

[2]王德民,赵玉洁.新课程历史怎么教[M].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5

[3]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1卷)[S].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326.

[4]梁启超.新史学[M].商务印书馆,2014:85.

[5]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36-438.

[6]乔德秀.东北方志序跋辑录·南金乡土志序[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77.

[7]於以传.乡土历史教学的新前景[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6(3).

[8]班固.汉书·元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5.

[9]李军,郑天毅,任荣会.开滦煤矿与唐山市的兴起和发展[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猜你喜欢
唐山乡土家乡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唐山香酥饹馇圈
乡土中国
王大根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读《乡土中国》后感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