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研究*
——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8-03-30 11:30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院互联网+社区

谢 尧

一、研究背景

十九大报告中8次提到互联网,明确指出,运用互联网技术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教育发展提出了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新思路,开拓了教育发展新局面,在宏观上为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指导。

目前,“互联网+”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以“互联网+”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可找到416,879条结果。学者就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阐发了一定见解,但与“互联网+”思维的有效对接却鲜有研究。以“互联网+”和“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相关检索记录为零。如何与时俱进,让“互联网+”成为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的新引擎,如何借助其优势促进相关研究任重道远。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高职教育蓬勃发展,但是仍没有被普遍认可,生源质量较差,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依然存在。同时,高职教育是正规教育机构,具有固定教学场所及教材、稳定的师资队伍,而社区教育的生源、教学场所不固定,教学模式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获得政府有效稳定的扶持不足,尤其教育资源配置较差,这使得高职教育参与社区教育积极性不高。二者合作机制有待完善、专业结构有待整合、合作人才培养层次有待提升。“互联网+”优势没有被充分利用、管理体制不健全、资源分散影响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合力的形成,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阻碍“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二者发展不同步,社区教育对职业教育院校所提供的服务激励不足、领导不够重视、社会关注不足等。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的意义

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共赢。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推广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非学历教育,对社区教育和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综观国外发达国家社区教育繁荣发展,主要是准确把握定位,提升社区居民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投入,使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竞争活力,在师资、教育设施、图书馆藏、实验设备等方面相关资源丰富,社区教育与高职院校互动密切、交往频繁,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师资互通,最大化利用资源,这是共赢的大事。

共建学习型社会需要。社区教育是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教育,是提升社区居民素质以及促进社区发展的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都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专门技能人才的使命,都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在科教兴国以及教育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对劳动者受教育要求与日俱增,学习型社区构建迫在眉睫。在当前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终身制的大背景下,社区群众感同身受、时不我待,积极投入社区教育,亟需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通过“互联网+”和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提升社区劳动者素质、共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的对策

1.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社区学院。按照《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文件精神,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高职院校可以与地方政府共建社区学院。发挥高职院校一流师资队伍的作用,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创业创新教育,在社区学院定时开展知名学者的讲座,创建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教育模式,使得社区居民投身创业创新。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互联网+”创新社区教育模式,根据大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充分利用两校区办学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与普湾校区的石河街道、夏家河子校区的革镇堡街道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2个社区学院,达到教育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并以社区学院为平台,在师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失业劳动力技能培训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做足做好文章。

2.优化课程体系设计。针对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合作“难走”的现象,深入探索有效合作模式,明确新时代为服务社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按照社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核心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相匹配,注重职业性、教育性和人本性相融合,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和课程标准建设。

开展特色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人文特色、地域特色、民俗特色结合,网络课程与面授课程相结合,注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技能培训中融合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在帮助社区居民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提升现代公民意识。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使用新媒介,如拍摄“微课”,实施翻转课堂等。创新专业设置结构和课程标准,与社区教育合作过程中,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按照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和课程标准建设。以“灵活性”为原则选择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的设置有足够的伸缩性。根据社区居民现实需求,灵活配置教学资源,设置相对应的教学体系。

3.与职业技能证书有效衔接。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模式,举办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点及培训基地,与职业技能证书有效衔接开展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合作。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设有职业技能鉴定处,与社区教育合作做好附近社区闲杂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以及未就业学生等社区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建立固定的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点及培训基地,与职业技能证书有效衔接。

4.构建社区教育智库。利用“互联网+”高职院校可以与社区教育合作建立社区教育智库。在社区教育教学大纲制定、教材或网络资源、课题研究、教学指导、编写国际水准的社区人才培养方案、社区教育示范区、学习型社区评估验收、实验区评估指标体系制定以及社区教育发展规划研究等方面发挥咨询建议、理论指导等智力支撑作用。构建社区教育师资库,鼓励高职院校教授、中青年教师到社区学院兼职,建立教授和优秀教师到社区任教的良性机制。高职院校全面负责师资库的建设、管理及评价,定期开展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课程开发质量调查等,及时反馈,并进行考核、评价及奖励。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鼓励各二级学院及教辅部门服务社区教育,鼓励教授、中青年教师到附近社区学院兼职,为社区教育提供咨询建议、理论指导等智力支撑。2017年11月23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库和文库同时开通,特色库展现的是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各专业相关教学参考书目;文库内收录并展现了学校所有教职员工以学校名称为作者单位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图书等成果,除了本校师生可以查阅外,利用“互联网+”功能,可以与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5.打造国际化社区教育网络课堂。创建面向“一带一路”的社区教育国际化网络课堂,构建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学习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成熟经验。创建社区网络教育国际交流论坛,利用“互联网+”功能召开国际社区网络教育交流会,拓展社区居民国际化视野,提升居民职业技能。组织留学生进社区送教,促进社区教育向国际化发展。加强高职院校网络社区教育国际信息资源库建设,汇聚发达国家社区教育各类信息,方便社区居民在线阅览、查询、咨询、研究,使网络社区教育国际信息资源库成为社区居民博览世界的窗口。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借鉴发达国家优秀网络课堂资源,结合当地社区居民实际需求,利用“互联网+”搭建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平台,促进网络教学与职业技能培养对接,打造国际化社区教育网络课堂。旅游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老年服务专业等都借鉴发达国家优秀网络课堂资源,搭建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平台,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充满活力、蓬勃发展,形成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国家倡导创新创业的政策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主动找寻契合点,利用“互联网+”加强互动机制建设,以此为二者合作的契机,精准把握市场人才需求,充分利用网络,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真正融合互动发展。

[1]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

[2]刘立新,李进.治理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治理结构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

猜你喜欢
学院互联网+社区
初等教育学院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西行学院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