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体化防控体系的智慧警务平台设计

2018-03-30 07:10李艳
微型电脑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警种立体化警务

李艳

(商洛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商洛 726000)

0 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建设平安中国这一目标,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子,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提高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商洛市巡特警支队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1]及陕西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商洛市公安局公安机关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省厅、市局党委提出的“6+5+X”升级版和创意警务的安排,结合商洛实际提出“商洛市立体化防控体系智慧警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建设规划。

本文以商洛学院根植地方政策为契机,与商洛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进行深度合作,并针对“平台”提出建设思路和设计实现方案,从而可以更好的将社会治安防控信息纳入智慧城市建设中,充分运用新一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社会治安防控新理念和新模式。

1 基本术语

1.1 立体化防控体系

立体化防控体系[2]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它动用了社会各种有效资源,包括人民群众、公共设施、政府机关等人力、物力资源,以公安为主导,社会为辅助,以建立社会治安防范网络为手段,实现防范、控制、管理、打击、建设等治安管理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是基层基础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宫志刚、李小波在文献[3]中指出,立体化的防控是防控主体的社会化、防控手段的多元化和防控对象的多维化,同时还包括防控体系运行机制的立体化。

1.2 智慧警务

“智慧警务”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和定义,笔者认为智慧警务是对金盾工程中产生的海量信息进行梳理的过程,利用互联网、智能引擎、知识管理、视频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作为支撑,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以人为核心,对物、屋、车、路等周边信息进行动态的轨迹管控,使公安系统各部门信息高度共享,警力高度联合,从而达到公安办案效率最高化、工作模式最优化,信心处理智慧化。

2 商洛市立体化防控体系智慧警务平台设计

2.1 平台总体设计

平台包括了中心指挥端、警用APP端、民用APP端3部分,以警用GIS(地理信息系统)为载体,集群众求助、报警,出警、处置和城区、乡、镇网格化防控,四色预警、信息统计、发布,重点地区信息管理,日常巡逻管理,打击犯罪,多警种合成作战以及各警钟业务运作等功能于一体,运用大数据引导公安工作,真正实现警务实战扁平化,提高了工作效能,进而推动商洛市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

该平台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设计[4],这种设计模式,能够更好的与其它在建系统保持信息的顺畅交互,而且接口扩展更加方便,从而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技术延伸性,方便今后的各项功能应用和推广工作,该平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商洛市立体化防控体系智慧警务平台总体结构图

2.2 平台中心指挥端

2.2.1 立体化防控三级网

立体化防控三级网是根据《陕西省公安机关创新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5],结合巡特警工作中的“打、防、控、管、建”的工作思路,创新“6+5+X”升级版中的“X”功能。根据这一需求通过警用GIS (地理信息系统)[6]和北斗系统,结合警用APP端的GPS定位及数据传输功能,对商洛市区所有城区、乡镇、街道、小区等进行了网格划分,可通过平台中心指挥端直观显示辖区内的资源分布状态和公安管控人员、车辆等信息的状态,示例,如图2所示。

图2 立体化防控三级网示例

其中,一级防控网是城市主干路形成的网格,主要包括了巡逻车辆、警务站、屯警点、天眼等资源,二级防控网是城市次干路(区级干道)形成的网格,主要包括了巡逻警察、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保安等资源,三级防空网是街坊道路形成的网络,包括了社区民警,小区摄像头等资源。

这种防控三级网的设计可以更好的集巡逻警察、车辆、警务站、屯警点、无人机、视频探头、案(事)件查处情况等信息,将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纳入网格管理范畴,做到信息管理到位、治安防范到位、便民服务到位,还可以对所有在岗民警的上岗区域分布情况,人员的动态调度,武器装备配置,警务站驻警以及社会治安全方位情况进行查询,真正做到人员调度扁平化、接警处警快速化。

2.2.2 四色预警

四色预警是平台对辖区内报警情况及已发案件数量及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后,以三级网格为单位,通过不同颜色标注显示辖区社会综合治安形式的预警手段,如图3所示。

平台中心指挥端,通过对单位时间内案件基数以及案件类型进行汇总分析,分别以红橙黄绿四种颜色直观的显示辖区内易发案区域及易发案类型,进而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调度防控力量和打击目标。

执勤民警通过警用APP端,可实时掌握辖区内治安防控重点区域,提高了勤务工作的主动性。普通民众通过民用APP端,可以实时掌握活动区域内的治安情况,提高群众的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拓展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渠道,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设权、监管权,建立健全群防群治互助机制。

图3 四色预警示例

2.3 APP应用端

APP是基于手机的一种应用程序服务[7],APP应用端的开发以及应用可以更加方便民警出警时的信息处理,而民用APP端的开发可以让普通民众真正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治安情况,以及提供更便捷的报警操作,APP应用端包括以下基本功能,具体见表1所示。

表1 APP应用端功能

对于民用APP端,用户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实名制注册并审核,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虚假报案频率。

2.4 数据层

数据信息支撑是整个平台智慧化的核心[8],目前各警种纷纷架设数据库,随着数据信息的飞速发展,数据之间共享性较差,无法实现高效的信息比对,对于实战不能提供有效可用的信息,并且数据库的容灾、备份、恢复及管理难度加大,本平台通过云数据库的方式进行平台整合,将基础数据综合管理,实现各警种数据整合,进而打通各警种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共享、节约成本,“智慧警务平台”不仅仅实现了数据的高度共享,更重要的在于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综合协调各警种、各部门信息的共享,做出最优决策,提高公安整体战斗力,真正实现“智慧”。

3 基本功能

利用平台,健全对资源的高度共享,以专业、灵活、高效、完善情报为目标,牵住扩大一体化作战这个“牛鼻子”,通过案件分析、线索来源、证据确认、统一指挥、警务督察、推送信息、考核考评等手段,引导警务合成实践化,牵动警务运行机制[9]。

本平台通过数据推送、端口合并等技术手段可经中心指挥端向人口数据库、警员数据库、车辆管理数据库、案件管理数据库等调用数据并进行比对,然后分别推送至各具有管辖权的警种、系统。同时可直接对一线办案民警现场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并发布指令,真正做到信息化、扁平化、可视化指挥,增强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和协调作战能力。

3.1 案件受理及推送

案件受理及推送功能[10],是将传统报警方式(如面对面报警、电话报警、短信报警等)和本系统的一键报警结合起来,自动将报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送至中心指挥端和辖区内执勤的警用APP端,并实时显示报警人的基本信息(姓名、职业、报警地点等)。执勤民警接警后可以使用警用APP端进行导航,在第一时间到达案发地点,将案件实时情况上报至中心指挥端,中心指挥端根据案件类型,自动将案件信息推送至相关警种,由相关警种进行案件的进一步处置。

3.2 多警种联合抓捕

多警种联合抓捕,是在合成警务的机制上,通过平台的智能推送功能,将案件的类型及基本信息推送至相关警种,各警种在案件的处置中,将案件的处置情况实时传送至该平台,平台负责多部门信息的整合、共享及调配[11]。在遇到重、特大案件时,该平台可以快速、准确的发布任务指令,相关警种实时共享案件进展情况,由平台统一调度,对犯罪分子实施抓捕,提高了公安机关整体战斗力。

3.3 车辆信息查询及追踪

车辆信息查询及追踪功能,是在机动车/驾驶员信息库的基础上,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和视频探头信息检索,通过对车牌或车辆特征的分析[12],自动查询机动车/驾驶员信息库数据,调用案发时间段的视频监控数据,查询嫌疑车辆运行轨迹,根据车辆通过案发现场视频探头的时间、车辆运行方向、速度和道路路口数据等,智能捕捉嫌疑车辆可能通过的视频探头画面。相关警种可根据嫌疑车辆逃逸方向部署警力设卡进行堵截,抓捕犯罪嫌疑人。

4 总结

该平台是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能力的一项重要创新,平台融打、防、管、控、建于一体,充分调动各警种合成作战的积极性,将警力推向街面、推进基层,通过网格化防控手段,逐步实现巡逻由“警种化”[13]向“勤务化”转变[14],警力部署由静态向动态转变,巡逻接警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街面防控由单一巡逻向组合、专业化转变,形成“多警联动、网格布警、全时巡逻”[15]立体化治安防控网络,确保街面防控严密有序,接警处警及时高效,充分发挥其在辅助民警开展社会治安巡逻控制方面的作用,消除防范空隙。

同时,通过民用APP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和治安互助机制,激发社会各方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解决目前防控体系合力不强、效率不高、活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提高防控体系建设的法制化、社会化、信息化水平,以立体化防控网打造一个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公安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打防管控建相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1]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J]. 中国安防,2015(9):9.

[2] 张兆端. “智慧警务”:大数据时代的警务模式[J]. 公安研究,2014(6):19-26.

[3] 宫志刚,李小波.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4(2):112-120.

[4] 宋福荣. 基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17(11):206-207.

[5] 胡继明. 大数据时代下的移动警务思考[J]. 中国新通信,2017,19(6):65.

[6] 王伟. 呼和浩特市社会治安防控问题研究[D].呼尔浩特:内蒙古大学,2017.

[7] 兰向亭. 金昌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7.

[8] 武胜伟. 转型期中国社会治安治理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6.

[9] 王伟. 治安防控不能就事论事[J]. 人民公安,2014(13):27-28.

[10] 张小兵,戴锐. 论实名制的治安防控功能[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120-128.

[11] 李广松. 大连市西岗区智慧警务平台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12] 金卫. 民意导向下的平安示范小区建设——以广州市天河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例[J]. 政法学刊,2014,31(3):109-112.

[13] 李勇霖. 梅河口打造“智慧公安”[J]. 现代世界警察,2017(8):43.

[14] 李君. 论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取向与实践路径[J]. 广东公安科技,2017,25(2):5-7.

[15] 曹雪龙. 打造县域智慧安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以嘉善县公安局为例[J]. 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7(3):101-104.

猜你喜欢
警种立体化警务
“曲曲通”立体化声乐教材建设实践探索
建构班级立体化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立体化监控在广东省路网监控中的应用
十二星座各适合哪个警种(下)
环球警务专访
微博主:
关于地方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我国行业警种发展的模型构想及其结构解析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