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晨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红郡小学,广东 广州 511400)
班级管理是一项十分繁琐复杂的工作,对于一个班级是否能够积极向上、团结进取、充满凝聚力的发展,和对于班内学生的综合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钟启泉教授认为提高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水平,关键在于要加强儿童个体的发展与管理[1]。白铭欣认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但并不是一味的管制,而是引导与培养学生形成自我管理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2]。陈红燕认为在班级管理中,要能够使学生了解班级中行为规范,并由此产生自觉地行为[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提出管理好班集体的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核心是教师的引领,把师生关系比作是袖带,认为基础是班级风气,保障在于加强培训[4]。吴康宁在“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中把班集体比作是具有特殊性的社会集体[5]。除此之外,国外也有着较为系统的研究。杜威提倡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反对教师的“独裁与专制”,主张学生要有纪律的同时也要有自由。美国大部分的中小学中,通过“顾问”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管理,认为课堂管理能力是教师所必备的,从走进教室就要从事的管理活动[6]。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内或国外都十分注重班级管理,现有管理的方式也很多样,但目前班级管理方法中管理的主动权依旧是局限在教师的手中,没有一种较为综合性的,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班级管理方式。基于此现象,本文提出在小学班级管理中,使用班级评分板的形式进行量化管理,在管理的同时能够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自我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同时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使用班级评分板来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的方式与方法,对于现行的小学中高年级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拍手式
在上课环节,教师采用的课堂管理方法有很多,例如有节奏的拍手式。拍手式的课堂管理方式在低年级的学生身上作用明显,学生如果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不好时,教师适当的采用拍手式的管理方式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通过训练,学生形成一定的刺激反应,当教师拍手的“刺激”发出时,学生便会形成相应的“反应”。但并不适用于中高年级的学生。
2.口令式
当教师给予事先确立好的口令时,学生给予相应的语言回应,除了具有拍手式的管理效果之外,还可以起到让学生全身心运动的效果。在小组讨论学习时,给予口令式管理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给与全身心的回应,可以作为一个课堂教学的结点。因此作为一种全身心的管理方式,更适合于中高年级,而不适用于还在牙牙学语的小学低年级。
3.竞赛式
竞赛式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通过画五角星、贴纸等方式,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相应的奖惩。竞赛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调动中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评价的方式。但一节课下来,课堂内容尚未讲完,下课时间已经到了,竞赛未结束,已经出现了本堂课的结果,若是下节课在讲本节课的内容时,需要相对应的竞赛分数,分数已经不存在了,使得课堂的竞赛没有相对的连贯性。不同学科的教师采用的竞赛方式、加分形式、对结果的评判、教学评价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学生也需要去不断的适应不同老师的课堂管理方式。
在我国中小学中,德育教育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来进行,同时主张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进行教育。在日常中基本上采取的方式为:说服教育,榜样教育等。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难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实践,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结束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在他律阶段,思想品德的教育还没有进行内化。
日常活动主要是包括了学生的值日,参与班级活动等内容,在管理中小学教师采取的方式一般为进行加分制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但是弊端也十分明显。一方面:学生在加分制的模式下时间久了,如果没有一定的分数高低的差异,学生便会产生一定的倦怠期。另一方面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自我认知,加分制并不能够积极的调动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有的学生并不在乎自己是否需要加分,教师面对着一个班级的学生,并不能够督促着每一个学生参加班级的日常活动,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相互的督促,只顾自己加分等,容易使得部分学生“忽视”加分制的同时也不利于班集体凝聚力的发展。
班级管理主要为课堂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日常活动管理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现当代使用的班级管理方法大多数存在一定的弊端,其不足之处较为明显,归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当前的班级管理制度中,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虽然明显的向着民主化趋势转变,但若是把班级比作是金字塔,则班主任是出于金字塔顶端的位置,第二层则是选拔过的优秀学生和班干部,第三层便是小组长,小队长,第四层就是大多数的学生。这样的班级格局,致使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要事事抓,时时管,把班主任变成了一个“全面的管理者”。由于班主任的工作繁多和大班额教育制度,使得班级管理中的重点往往不突出。而在新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了三大基本理念: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师的成长、同时重视以学定教。在以学定教中,要能够从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评价思想,这就要求在课堂中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不断的对传统的课堂中的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促进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认为班集体是简单的依靠着内部联系形成的,避开了和外部的联系,在这个共同体之下没有反思,批判或者是实验的动力[7]。班集体的组成是一个普通又特殊的组合,班级群体里有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根据一定的兴趣由于爱好,由学生自发组成的团体。可分为积极的非正式群体和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大部分教师在管理中会对班级中的正式群体较为重视,希望以这样的集体来带动班集体更好的发展,而往往忽视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非正式群体起到的是不好的作用,带来的是不好的影响。积极的非正式群体对于班级来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形成一定的榜样力量,而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对于班级来说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非正式群体都需要有老师的引导。
班级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种,主要的管理有班级常规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班级民主管理等,而在班级中最基本的就是班级常规的管理,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制定与执行班级中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等方式进行。在传统的教育中,制定者往往是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学生渐渐成为了班级管理中的一份子,从执行者的身份变为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双重身份。我们可以看出班级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仅起到了维持班级纪律的显性作用,它更是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家长从小就让学生开始参加各类的补习班,担心输在了起跑线上。在班级中也是以抓成绩为主,渐渐的忽视了班级管理中的隐性文化。而班级中缺失了班级管理制度则会使得学生没有一定的纪律约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下,时间久了便会形成了习惯,日后即便是有了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学生也很难会自觉遵守。
班级评分板是教师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形成分组,评价的内容融入了学生在校一天的基本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起到规范学生行为、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课上课下与教师共同参与班级管理的作用,并能够记录学生一天在校各项情况,以量化的形式促使班级的管理更加的透明化、民主化,教师的教学评价统一化、连贯化。
评分板包含了对班级小组的分组编号、课堂、早读、练字、课前、作业、两操、午管、课间、仪表、值日、阅读等学生一天的所有在校情况。同时在统计每天的积分的基础上,进行每周的积分,较为全面地对学生的一天的在校情况的在校情况进行了量化的统计。并且通过积分后的反馈机制,让学生与家长有着明确的了解,更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与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日评累积:将各小组的当天内各项内容分数进行汇总累计;周评累积:将各小组周一至周五每天的分数进行汇总累计)。
表1 四年级(4)班自主管理评分板
在学生方面:首先教师将学生按照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四至六人的分组。并且由班主任和小组成员共同选出一至两名的小组长形成一个小组集体。班级内有着各项目的负责人,只有负责人可以在评分板上做出每组情况的加减分。
在教师方面:首先要统一各教师之间的使用方法,使各任课老师充分了解该如何使用。教师可以在上课以及课间时对班级内学生的表现进行加减分。个人的加减分代表了整个小组的加减分。
评价反馈方面:使用班级评分表前分发属于学生个人的“雏鹰争章本”每天进行日评,小组分数累计前三名进行盖章,章数达到一定数量或每周累计分数最高小组可以进行阶段性的累积,在学期中和期末的时候颁发各小组的相应奖项,计入成长记录册中。阶段性的评价反馈,在激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学会自主管理的同时,能够让学生有着一定的热情度。同时可以形成一个量化的评价结果,使得教师、家长、学生能够三位一体地对学生的一个阶段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有针对性的对于学生下阶段的学习进行培养。
评分板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界限,教师使用适用于小学的一年级至六年级,而师生共同管理时,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还不具备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因此更适用于中年级(三、四年级)以及高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班级评分板对于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小组合作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而中年级的学生则是培养各项能力的关键时期。
班级评分板的使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在继承传统班级管理的优点的同时,弥补了其弊端。
案例:在2016年10月19日星期三的上午第一节语文课,在上课的前1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保持良好,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给予反馈,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展示学习成果时,笔者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有意愿举手,成员同时举手的小组才可以有机会进行展示。由于班级的分组是同组异质的,小组中不免有着腼腆的学生。笔者看到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督促上去展示。腼腆的学生会被想要展示的学生“拉一把”。展示完毕后由学生很据事先的评判标准,对该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后,笔者进行总结,并对该小组的表现在评分板中进行加分。
在这这个案例中,授课老师在学生展示的环节中使用了班级评分板,明显的看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对老师和部分同学的访问,以及亲身的体验,对班级评分板对班级管理产生的影响总结如下: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上好课的基础与关键,相较于传统班级中课堂管理方式,班级评分板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于上课的良好表现,才可以进行加分,得到奖励,短暂的看这是一个近景的外部动机,但是长期坚持后,学生会慢慢将这种外部动机不断内化,形成内部动机来不断促进自己的发展。班集体是学生所经历的第一个“小社会”,在这里学习知识,体会情感,是一个能够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小舞台”。因此班级评分板的使用保留了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同时,改进了相关弊端。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同时,也是班级民主管理的集中体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在学生逐步走向自律的同时加强了教师的监管能力,在对教师减压的同时学生进行了减负,在轻松地,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不断进步。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会集中地对部分学生进行提问,并且这些学生往往都是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因为一方面可以使课堂计划能够顺利的完成,另一方面教师因为缺乏经验较为紧张,不能够全面关注学生,此种现象在新教师阶段最容易产生。而简单的提问也有着很大的作用,班级评分板被统一在黑板的一侧,在上课中教师进行提问后,便会对该小组进行相应的加分,在此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哪个小组回答问题次数多,哪个小组还没有回答问题,对没有回答或少回答问题的小组给予更多的机会,使得教师提问能够真正关注全班学生,使回答问题的机会平均化。
对于教师来说,使用班级评分板对于班集体进行管理,能够使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更加的公平、公正、透明化。对不同学科的教师来说,评分板的使用使得这节课的评分可以累计到下一节课,打破了学科间的评分方式。加深了教师课堂之间的教学评价的连贯性和延申性。本文中论述的使用班级评分板,增加课堂延续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此节课的分数可以累积到下一节课中使用,同时适用于跨学科的累积(数学课可以在语文课的基础上进行加分)。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评分结果在课堂结束后就停止,下一节课又会重新积分。评分板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各学科老师的管理方式,逐渐可以在班级中形成一套规范的、透明的班级管理制度。
评分板使用适用范围广,打破了传统班级管理中的对学生学龄的限制,同时涵盖了学生在校的一整天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捆绑,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相互促进,在学生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约束,时刻提醒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并且积极主动为集体挣得荣誉,在合作学习中加强了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并且学生按照小组进行活动,充分发挥了小组中每个成员的作用,也形成了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与合作。小组若想在班级评分板中进行加分,取决于每个小组中的每个同学的行为影响,长期下来,形成了学生对自我的教育,将教育的权限从老师放手给学生和学生之间,无论是在上课时,还是在德育教育与日常活动教育,都起到了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
以中高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师生共同使用班级评分板时,除了各任课老师在评分板上以加减分的形式来反应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表现之外,还有少部分的对应各内容的负责小组长可以对其进行加减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在加减分时,班级管理权限只对作为小组长的学生下移,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不公平心理现象,导致出现个别学生自主的对数据进行修改的现象。
班级管理评分板使用的范围很广,但是形式主要是以加减分和写“正”字进行的,较为单一,同时各个学科教师加减分的标准不一,使得学生更加倾向于喜欢加分多的课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产生主观性的偏科。
通过对不同班级管理方式的探析,分析利弊以及综合对比后,得出班级评分板的使用,在班级管理中无论是对班主任、任课老师、以及学生都起到了不仅仅是维持纪律的作用,它能够渗透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规范行为的不断内化,做到以生为本。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是需要改进的,例如,过多的将管理权限对部分学生下移,会使得大部分学生感到不公平的现象出现。如何进一步的对此进行改进,是仍需要探究的问题。
[1]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5-10.
[2]白铭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巧津教育出版社,2000:107-132.
[3]陈红燕.班级管理研巧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4(11):25-28.
[4]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3-4.
[5]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5.
[6]原亮.美国的中小学班级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5(11):79.
[7]龚海.论利维斯的共同体文化思想[J].南开哲学,2010(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