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伯,杨丽雪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大政方针、教育改革发展始终贯穿着素质教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2]素质教育始终备受关注,大学生素质教育也引起了诸多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本研究对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进行计量分析,了解其研究现状,揭示其发展规律,为我国素质教育研究提供新思路。
笔者通过查阅我国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发现我国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的研究较少,如侯步云以文本分析方法对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进行了概述,研究发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领域较广,理论水平较深,但相关相近专业的研究缺乏整合,形式单一。[3]王滔、张大均等人主要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找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4]李耀俊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考察了国内大学生科学素质研究的总量与时间分布、作者专业、机构和研究主题,以此了解当前国内大学生科学素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5]章昌平运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厘清我国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规律,归纳出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热点。[6]庞海芍、张毅鑫等人基于文献计量的视角,对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研究成果的主题、关键词、发文作者及院校情况进行分析,揭示大学素质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轨迹。[7]然而已有研究大多是素质教育的某一方向,较少有对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文献数量、期刊、高被引频次、机构、作者、关键词等方面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文献计量分析,以期更好的揭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取向和态势。
本研究的文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将期刊来源限定在“核心期刊”和“CSSCI”上,检索2000至2018年关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相关的文献。为了更加科学地展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特征与热点,本研究以“大学生”和“素质教育”作为主题检索词,采用逻辑词“并含”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1904篇。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与去重,最终获得1547篇有效文献。
本研究主要用文献研究法、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使用的工具主要有UCINET6.0社会网络分析软件、SATI3.2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和SPSS 21.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其中,UCINET6.0主要用于形成作者关键词社群图,分析作者群网络密度与中心性,了解核心作者之间以及关键词之间的联系。SATI3.2用于统计文献的数量、期刊、机构、作者和关键词频数,以及构建作者和关键词共现矩阵。SPSS21.0用于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热点,确定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演进方向。
从某领域论文的年份数量分布能够看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水平,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状态。文献数量越多,表明研究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越高。我国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论文数量有1547篇,平均每年81.42篇。从论文发表年限来看,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至2003年,2000年时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有110篇,相对较多,这与国家所出台的政策有关,1999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使得研究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素质教育,2001至2003年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减趋势;第二阶段是从2003至2007年,文献数量呈增长态势,2007年文献数量达到一个峰值,共有128篇,这一时期,各大学开设了第一课堂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一些高校开始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8]第三阶段是2007年至今,文献数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5到2017年,文献数量急剧下降,从2015年的65篇,下降至2017的32篇,文献数量减少了一半。从整体来看,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较少,研究者的关注度逐渐降低。
图1 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文献年代分布图
分析文献来源可以了解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主要发表与交流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9]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1547篇文献来源于283种文献源,刊载量15篇以上的文献源共有15种(表1)。
表1 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关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刊登最多的期刊是《教育与职业》,共有166篇,占论文总数的10.73%,其次是《中国成人教育》,共有149篇,占论文总数的9.63%,《黑龙江高教研究》和《中国高教研究》期刊刊登的论文数量也相对较多,分别有88篇和51篇,各占论文总数的5.69%和3.3%。从总体来看,15种期刊的文献数量合计为753篇,占文献总量的48.67%,这说明关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文献源较为集中,主要集中于综合性的教育核心刊物上,这些刊物是研究者交流的重要阵地。
发文机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不同机构在该领域研究的成熟度,并找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本次统计了发文数量大于等于8的机构,发文量为8篇及以上的机构有21个。该21个机构的发文量占论文总数的13.25%,这说明大多数机构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较少,有很多机构仅发表了1篇。
表2 发文数量≧8的机构信息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是17篇、15篇。南京工业大学、陕西理工学院发文量也相对较多,仅次于上述两所机构,为12篇和11篇。此外,根据发文机构的地域分析,发现发文机构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区,处于东部地区的发文机构最多,有10所,中部地区的发文机构也相对较多,有8所,而西部地区仅有3所。这也反映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分化特点,不利于该领域研究的均衡发展。
论文的引用频次是反映其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受学者的认可度或关注度越高。截至2018年,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1547篇文献在19年间被引用了1300篇,占发文总量的84.03%;被引用的1300篇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为13928次,篇均被引10.71次。统计显示,被引超过100次的文献仅有5篇,被引用频次最高的是2000年邹志仁的《试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其次是孙建军等人《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和张子沙等人的《对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被引频次均为203次。被引50次以上的文献共有39篇,而被引次数低于10次的有1158篇,是被引次数为50的文献数量的29.69倍。这说明关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论文中具有较高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论文较少。
从被引量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最高篇均被引量出现在2004年,每篇被引次数为13.55次(图2)。2000年、2003年篇均被引次数也相对较高,分别为13.26次和13.52次。2000年至2006年期间,篇均被引次数虽有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状态,篇均被引次数保持在12.88次左右;2006年以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篇均被引次数逐渐下降,2006年至2008年下降速度较快,由12.85次下降至6.75次。论文的引用频次需要时间来考量,但更重要的是由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来考量。从整体来看,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在逐渐下降,这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
图2 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论文篇均被引量
1.作者社群图
社群图是描述社会网络的一种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共词网络的整体特征。[10]社群图由两个要素构成,一个是行动节点,另一个是节点与节点之间关系的连线。关系线数目越多,节点之间的联系越紧密,方向箭头代表关系线的指向。由于作者人数较多,如果对整体网络进行分析将会非常复杂,因此,利用普赖斯定律(M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篇数,Nmax为发文最多作者的发文篇数)筛选出核心作者。经计算,笔者将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作为核心作者,共有100人,构建100*100的共现矩阵,再利用UCINET软件中的NETDRAW绘画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者的社会网络社群图(图3)。
图3 作者社群图
由图3可以看出,整个核心作者群的合作较少,有82位核心作者均为孤立点,与其他核心作者没有联系(限于篇幅,在图中未列出82位核心作者)。从图中可以看到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组成了9个团队,并且每个团队均只有2人。其中,合作次数最多的是荣文婷和董宇艳,共合作了3次。合作次数为2次的团队有7个,路琳和李静仅合作了1次。从上述可以发现,各团队成员较少,并且团队之间互动性较弱。笔者查阅了合作次数较多作者所在机构发现,董宇艳和荣文婷所在机构均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李慧卿和王辉所在机构是河北科技大学,段江丽和李玲所在机构为北京语言大学,王帅和檀江林所在机构为合肥工业大学,其余几个作者群也均在同一所机构。这说明核心作者之间合作往往局限于内部合作,缺乏与外部交流与合作。从总体来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者大多是独立的,与其他成员联系较少甚至没有联系,存在联系的作者也仅在高校内部,缺乏与外部的合作交流,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研究团体仍有待扩展和加强。
2.网络整体属性分析
网络整体属性主要考察网络的整体互动性与连通性,本研究运用网络密度来分析网络整体的特性。网络密度是指社会关系网络中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率、感情强弱以及亲密的程度,密度越大则表明网络节点之间的关系越密切。“对于作者共被引网络而言,网络密度表达了学者之间的联络关系。一个联络密切的学术群体会促进科研的合作和交流,而过于松散的网络则会阻碍研究的进步。”[11]运用Ucinet软件计算该核心作者的网络密度,密度为0.0036,说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之间连通性非常差,交流互动与合作也很少,还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
3.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分析是关于社会网络中行动者中心性位置的测量概念,反映的是行动者在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位置或优势的差异。[12]107常用的中心度包括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点度中心度是测量与某个节点有直接关系的节点数目,度数越大表示该节点的中心位置越强,利用点度中心度指标分析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作者,找出在这个网络中最主要的中心人物,同时该人物也是最具有权力的人。利用中介中心度测量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纽带”作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利用接近中心度测量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作者被控制程度。
表3 作者点度中心性分析统计结果
从点度中心度可以看出,荣文婷和董宇艳的点度中心度同列第一,均为3,说明他们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在该网络中拥有较大的“权力”。由于该网络中,作者均是两两合作,不存在“纽带”作者,所以中介中心度均为0。从接近中心度可以看出,魏海棠、夏金亮、荣文婷、胡小平等18人与其他所有核心作者的距离最近,均为9801,说明他们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不受其他核心作者的控制。
1.关键词社群图
文献的关键词可以反映出某个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13]核心期刊的学术水平较高,并能代表某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因此,笔者筛选出频次≧10的关键词作为高频关键词,共有62个。利用SATI软件生成62*62的共现矩阵,将数据导入UCINET软件,利用NETDRAW生成关键词可视化图(图4)。
图4 关键词社群图
从图4可以看出,大学生和素质教育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均存在联系。信息素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信息素养、高校、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高校图书馆等关键词围绕着大学生素质教育,形成了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热点主题。社群图也可以看到网络边缘的一些关键词,找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如科学素养、通识教育、德育、素质拓展、实践、现状等关键词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联系较少,属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
2.关键词共词聚类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领域加以归类,明确研究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将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SPSS 21.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使用层次聚类方法,类间距离采用组间联接,类内距离用平方欧式距离,所得聚类结果见表4。
表4 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内容的聚类结果
利用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和聚类结果,得到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热点的战略坐标图(图5)。战略坐标图能反映某一领域研究内容的内部联系情况以及相互影响,它主要有两个指标密度和向心度来度量。[14]密度用于反映类团内部联系强度,它可以衡量该主题类团维持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向心度反映某一类团与其他类团的联系程度,向心度值越大,该类团在所属领域中的位置越重要。本文类团密度由类团内所有关键词共现频次总和的均值得来,类团向心度由某个类团与其他类团的关键词共现频次总和的均值得来,将各研究类团的向心度和密度均值作为坐标原点,最终得到各类团的相对向心度和相对密度。
图5 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热点的战略坐标图
结合表4和图5,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主题可聚类成9个类团,对各类团的分析情况如下:
(1)类团B和类团C处于第一象限,第一象限属于核心、成熟区。类团C的密度和向心度与其他类团相比,均为最大,说明高校素质教育研究处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核心地位,与其他研究类团联系较多,内部联系也较为紧密,研究已趋于成熟稳定。如李曼丽等人研究了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主要揭示我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实践状况,找出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15]眭依凡从培养目标、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教学制度和文化环境、教师素质等教育要素,探讨了素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问题。[16]谢涛提出价值观养成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庞海芍等人回顾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即需要在本科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17]
(2)类团B的密度和向心度也相对较大,说明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研究受到学者高度关注,研究也已趋于成熟。如肖自力分析了信息素养的本质,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全面普及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和使命。[18]张晓娟主要从信息素养实现的角度,介绍、分析、比较信息素养的标准、模式以及最佳实践。[19]黄如花和李白杨主要分析了在MOOC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概念与内容的变化,研究发现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呈现出宽泛化、定制化、碎片化的特征,教学方式也有所创新。[20]邢卓媛等人对信息素养微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提出面向细粒度知识结构拆分设计信息素养微课教学平台框架。[21]21世纪以来,信息素养教育研究逐渐多样化,从最开始对信息素养定义的探讨,到信息素养本质的分析,再到信息素养标准和模式的介绍与比较,最后是引入MOOC和微课等新兴模式,分析信息素养的变化与发展。
(3)第二象限中有类团E,即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其向心度相对较小,表明该类团与其他类团的联系较为松散,处于社会网络边缘地带。该类团密度同样较小,但与其他类团相比,其密度相对较大,相对来说该类团内部联系较为密切,侧重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但仍需要加强类团内的联系,使该研究趋于成熟,更要关注与其他类团的联系,逐渐占据核心地位。查阅已有的文献发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较少,主要研究内容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等方面。丁素娇和赵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情况,为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有效的建议。[22]过仕明等人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从教师、教学以及校风建设等方面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23]宋亚飞主要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内外影响因素,提出了培养大学人文精神的具体路径。[24]
第三象限包含了A、D、F、G、H、I六个类团,这六个类团的密度和向心度均相对较低,说明这六个类团与其他类团联系较为松散,且类团内部之间联系也较为松散,尚未形成体系。但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新的热点一般出现在第三象限”,这些研究主体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随着时间的发展可能向第一象限移动。[25]因此,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作用与现状、高校创新能力培养、艺术教育等主题可能成为未来新的热点。瞿振元提出素质教育再出发,要着眼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提高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以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着眼于提高身体心理素质,更加重视体育和美育。[26]这也表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主题将成为未来新的热点。
其中,类团F的向心度高于该象限的其他类团,说明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类团联系较多,所属位置相对重要,再多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则有望成为研究热点与核心。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素质教育内涵介绍、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等。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虽已有所介绍,但仍不够全面,例如强化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与形式等方面仍需要学者持续加大研究力度。类团A的相对密度较大,说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维持和发展自身的能力较强,再完善内部研究体系以及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同样有望成为研究的核心。
通过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文献的数量与年份、期刊来源、机构、论文高被引频次、核心作者和关键词等方面的计量分析,大体上描述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现状,得到以下结论:
1.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3年)文献数量逐年递减,第二阶段(2003-2007年)文献数量呈增长态势,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文献数量急剧下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论文数量总体较少,且关注度较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文献源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综合性的教育核心刊物上。从发文机构来看,发文最多的是兰州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对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关注较高。从发文机构的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主要来自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少,地域分化较为严重,不利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2.从被引频次来看,我国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论文被引量较高,占发文总量的84.03%,但是其被引次数在100次以上的文献数量较少,仅有5篇,最高被引次数为227次。2000年至2006年期间,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论文质量较高,其篇均被引次数保持在12.88次,2006年之后篇均被引频次逐渐降低,尤其在2006至2008年期间,下降速度较快。出现此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论文质量欠佳,不被大多数学者认可,2006年至2008年期间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急剧下降可能主要由此原因导致;二是文献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影响力被学界认识具有一定的延迟效应,通常是在2~4年之后达到被引频次的高峰,新发表的论文需要时间打磨与验证,被引频次无法快速提高。第二个原因符合论文发表的规律,而第一个原因需要研究者注意,学术质量与影响力的降低不利于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发展。
3.核心作者之间合作较少,核心作者大多为孤立点,与其他核心作者联系较少,甚至从未联系,整体呈现连通性差、交流互动少的局面,还未形成该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组成了9个团队,但每个团队只有2人,合作次数最多的是荣文婷和董宇艳,他们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拥有较高的“权力”。从整体来看,核心作者之间合作较少,且主要局限于内部合作,缺乏与外部的沟通与交流,因此,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团队有待加强与扩展。
4.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热点分为9类,分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学校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作用与现状、高校创新能力培养、艺术教育。其中,学校素质教育和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外部联系,有望成为研究的热点与核心,第三象限的类团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中,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近期有望成为研究热点。
1.缩小地域分化,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均衡发展
地域分化在教育中是常见问题,东部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促使其教育迅速发展,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研究也表明东部、中部地区的发文机构较多,而西部地区发文机构较少,如果任由这种差异逐渐扩大,势必会使素质教育研究呈现明显的两极化现象。因此,要缩小地域分化,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均衡发展。缩小地域分化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国家应该从宏观角度出发,在课题设计中,积极引导和增加西部素质教育的课题,促使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素质教育问题;西部高校要努力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并且要大力引进素质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带动西部素质教育研究快速发展,缩小差距,实现素质教育研究均衡发展。
2.提高学术质量,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学术影响力
目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论文被引频次呈下降趋势,其学术质量也日趋下降,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提高学术质量,增强学术影响力,促进素质教育研究更好的发展。首先研究者要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强化质量意识,保障学术质量;其次,科研机构要严把关,强调学术质量;最后,高校要定期举办提升研究者学术能力的讲座,或开设相关课程,为研究者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3.加强研究团队建设,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水平
目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虽已有9个研究团队,但其研究人员相对较少,并且合作往往局限于高校内部,缺乏与外部的交流与互动。因此,要加强研究团队建设,拓宽研究人员的合作范围,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水平。加强研究团队建设,首先要引进该领域优秀的研究人员,使得研究团队形成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其次是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激发研究者的积极性;再次要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互补性越强,则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最后是积极组织与举办学术交流会议,邀请各高校该领域的专家与学者参与会议,拓宽研究人员的交流合作范围,最终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水平。
4.关注研究热点,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体系
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热点大致分为9类,其中只有2个已经趋于成熟,其他7个均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因此,要加大研究力度,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体系。首先研究者要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外部联系,使其逐渐占据核心地位。其次要关注有望成为核心的研究热点,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研究的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使得处于边缘、非成熟的研究热点逐渐趋于成熟,完善各研究体系,促使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体系,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