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本土化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英译策略研究

2018-03-29 11:00陈艳华
关键词:译介本土化英译

陈艳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的学术概念,最初源于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从确立之初几经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接受和拥护,对于濒危和受到严重破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从2001年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的申报开始得到广泛关注。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共有39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一批批省级、市级非遗项目不断涌现,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全球化与本土化本应属于相互对立的视角,但却处于矛盾共生当中,翻译活动在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同时又肩负着维护文化本土身份的职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土的,更是全球的。明确非遗的性质和特点是进行有效译介的基础。

一、全球本土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化的多样性、共享性与全球本土化

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成为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因此,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全球化文化与各种本土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冲突。然而,冲击和碰撞并不是两种占不同地位的文化形式的全部存在方式。事实上,文化间的影响和作用也是相互的,很多全球化的文化因素被内化到本土文化中,成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以美式快餐文化为例,在中国,以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为代表的美国连锁快餐厅在各地受到普遍欢迎。这些“洋快餐”保留了美国文化的大部分基本特质,如整体的装潢设计、音乐和灯光等,但为了更好地迎合我国消费者的需求,赢得更多的顾客,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做出了相应调整,如在整体装修以外加入一些包含中国元素的装饰,使用包含中国元素的广告宣传,甚至调整食物配方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喜好。多年来,这些中国特色的美国快餐厅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为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这些本土化的调整无疑为他们带来了巨大成功。

与此同时,全球化的冲击必然使各种土著文化产生文化上的焦虑。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土著文化也在不断进行着斗争,以重构其文化身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当今与“全球化”过程同样值得人们关注的社会文化实践。两种实践是共存的、互动的。有些弱势文化或地方文化的激烈复兴运动,正是由于强势文化和多种外来文化的咄咄逼人造成的[1]。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开始接受咖啡并慢慢喜欢上这种饮品。到现在,各种不同的咖啡品种和咖啡烹煮技艺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熟知。随着咖啡文化的冲击,中国的传统茶文化逐渐感受到危机,开始注重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茶文化自身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巩固和进一步的升华,增加了全球化背景赋予它的新的文化元素,从而推动其继续发展。由此可见,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可能会表现出一段时期的萎靡不振。但在优胜劣汰规则的指引下,本土文化要想获得自身的文化空间,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轨迹,在新的背景下不断探索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从这个角度来看,全球化对本土化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或者可以说本土化是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人类学家瑞泽尔认为,本土文化未受全球化影响的地方少之又少。因而,我们视为本土的实际上大多是全球本土的,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未被全球化影响的本土正渐渐被推挤到本土社会的边缘和缝隙之处[2]。文化为同一文化群体的成员间所共享,那么全球本土化下的文化就将被更广泛的文化群体所共同接受和分享。地方性文化要想得到传承和发展,那就必须在以西方强势文化为主导的全球文化中确立自己的文化地位,接受全球本土化的过程,让本土文化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得到理解和接纳。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避免边缘化的处境,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工作就需要放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背景下来加以思考。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类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和种群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也就形成了世界上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文化遗产。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民族创造力和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使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特征之一。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是在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3]87。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与结晶,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独特的文化与智慧,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协作与努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世界舞台上彰显其应有的地位,使世界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就需要对外进行介绍和推广,在这个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译介工作的作用不言而喻。

普遍认为,全球化是对本土文化的巨大冲击。在全球化迅速向前推进的时代,本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全球化将会导致文化遭受同质化的倾向,同质化将使本土文化异质化的特征难以得到延续,从而导致全球文化的单一性,而这正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宗旨相违背。作为被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普遍接受的语言,英语无疑对全球化的形成起到了助推作用。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会不会使其独特的魅力淹没于全球化浪潮中,这成为译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关注和担忧的问题之一。

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以人类学的眼光来审视什么是“全球化”。就文化而言,人类学所指的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文化的互动和交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地区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各地区、各种族的人们之间以空前的速度与规模进行着文化交流,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现象与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固然有着多样性、本土性和民族化的特质,那么反观全球化过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这些特点消失了吗?从现状上来看,这些特点非但没有消失,而且似乎增加了一些新的特质。因此,人类学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没有也不会导致文化的同质化和单一性。

二、全球本土化背景下中国非遗译介的新契机

如果说全球化改造国家,那么本土化则改造世界,二者均以国际合作的形式进行,使本土和全球互为关联、相得益彰[4]。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国际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对于非遗关键词的翻译,最根本的目的是互通有无。

(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的意义

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由各种不同存在形态的文化相互关联而构成的。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重要的内容[3]14。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处于相互关联、交融的各种文化中,而全球化则打破了不同国别和地域之间的文化壁垒,把各种文化带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内,产生更加宽泛、复杂的联系和交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这一过程中,通过研究和比较,很多以前一直被人们所忽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得到广泛关注,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它的独特价值。在这个多种文化共存的世界中,每种文化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帮助人们识别不同的国家、民族和群体,在此基础上,各个国家的人们通过交流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尊重,促进相互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进步,从而达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目标。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影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对文化多样性保护的诸多实践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不应该被埋没、被“边缘化”,而应该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尊重和保护。要让世界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包括人类学家、民俗学者和译者在内的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二)全球本土化背景下非遗英译应把握的尺度和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想要得到充分保护,那么首先就要将我国浩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使其得到世界人民的了解与认可。在如今全球本土化的语境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以实现既能够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他者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又使其作为他者的文化内涵保持基本不变的目标,从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不同文化的共生与共享,这是译者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译介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和交流,而传播和交流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客观上要求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本土化和民族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也应该充分考虑以上各方面的要求。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怎样才能在尽可能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达到最大限度地为译入语读者所了解和接受的要求,需要译者对翻译原则的把握和对翻译策略与方法的谨慎选择。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操作指南把非遗读者群界定为“对遗产一无所知或未曾接触过该遗产的人”。这样的界定客观上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站在目的语读者的角度来思考,不能根据主观看法加以臆断。“一无所知”和“未曾接触过”说明之前读者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就像一张白纸,任何不当的翻译都可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歪曲,造成读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误解。

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应向目的语本土文化靠拢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具体的时代背景下,是本土文化的一种载体。对于非遗关键词的英译工作来说,不仅要考虑到目的语读者对非遗知识的一无所知,还要考虑到其对我国文化和传统知之甚少。在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把蕴含在遗产中的文化信息进行准确的传递和表达,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与源语读者产生同样或尽可能相似的感受。比如,青花瓷是我国瓷器的典型代表之一,用氧化钴在白色胎体上作画,经过上釉和高温烧制便成了青花瓷。在对青花瓷这一名词进行翻译时,若按字面意思翻译就是有青色花纹的瓷器,直译可能会使读者产生误解:凡是有青色花纹的瓷器都属于青花瓷。对我国读者是显而易见的,但可能会使英文读者产生困惑。将其译成 “blue-and-white porcelain”则能够更加直观地描述其最本质的特征——蓝白相间的瓷器。此外,蓝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沉、静谧的寓意,英语文化中的蓝色则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蓝色”常常与低沉的情绪相联系,形容某个人闷闷不乐叫作“in the blue”;另一方面,这个颜色在英语文化中又有高贵的含义,如“blue blood”(贵族血统)。“白色”的意义在中国文化与英语文化中都有着“纯洁”这一含义,“blueand-white”的翻译贴近目的语的表述特征和文化特点,便于读者理解与接受,能够使译入语读者与源语读者产生共鸣。

2.本土化背景下非遗翻译要注意把握尺度,避免过度倾向

非遗英译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凝聚更大的力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此目的作为出发点,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翻译实践中既需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特征,使译入语读者能够真实地了解其独特的内涵,同时又要把握好翻译分寸,避免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和障碍。

可以说,全球化的过程使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文化元素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了解,一批中文词汇成为英语舶来词(如Confucious,Taoism)。这也可以说是英语接受本土化改造的一个体现。但文化从译介到被译入语读者熟悉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英译时不应采取直接音译的方法,否则会导致读者理解的障碍,这样的翻译是无效的翻译。比如,对京剧行当名称的翻译。京剧各种行当名称错综复杂,如果直接采用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可能会让译入语读者摸不着头脑,从而无法真正理解与接受。兼顾读者的可接受性和翻译的传播目的,此种类型的翻译采用音译加注的方式比较适宜。如将行当名称“青衣”译为“Qingyi:Virtuous Lady”比较恰当,既能让读者了解这一行当在传统京剧当中的称谓,又能让读者基本理解这一角色的主要特征。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翻译中,译者应该时刻注意翻译工作的传播和推介功能。任何导致目的语读者产生误解和困惑的译文都不能算作是成功的译文。

三、结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的译介,其主旨在于交流和推广,从而达到共同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全球本土化的语境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文化的全球化给本土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全球化语境下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逐渐被人们发现和了解。全球化改变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状态,我国非遗的向外译介也同样改变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格局。在此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肩负着传播文化和促进沟通与合作的使命,对译者来说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既不能因为全球化而对本土文化进行刻意改造和再创作,也不能固执地坚持本土文化的原汁原味而影响译文的质量。正如孙艺风所说的,“过于专注翻译的目的而导致了译者的道德过失,使得一些译作缺乏真实感”;与此同时,“以消除异质和陌生的文化特性为使命的明目张胆的本土化,是一种带有明显本土特性的极端形式,与促进或改善跨文化交流的使命背道而驰”[4]。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首先明确自己的使命和翻译工作的最终目的,并把翻译活动放入具体的时代背景下,顺应时代变迁的规律。译者要把握好翻译的尺度,灵活处理在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创造有别于“西方化”的“全球本土化”理论话语和文化实践,与西方文化展开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以达到文化输入和输出的平衡[5]。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同类遗产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一批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在不断被人们发现,将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全球本土化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在压力下前行。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种压力,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译介本土化英译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