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2018-03-29 07:52滕政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5期
关键词: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滕政胜

(百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

国家于2015年颁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制订了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要求。 随后,国家逐步明确了部分本科院校要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而要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双师型” 教师是关键,“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总体数量和整体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 但目前一些地方高职院校“双师型”建设面临的问题仍为突出,严重地制约着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地方高端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高端实用型人才的缺失,造成了地方发展滞后根本原因,这种与日俱增的问题,逐渐引起社会极大的关注,地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缺失成了目前地方转型高校亟须解决问题。

1 地方转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双师型”教师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地方转型高校,院校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质量上,认为院校老师主要将课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让学生在学校中顺利通过考试就行了,没有认真研究和探索如何做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机制和体制,往往使教师站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课本有我就讲,课本没有我就不讲,要讲也讲不出来,形成唯书本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严重脱勾,导致学生成为“理论上的高人行动上的矮子”。

1.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培训机制

部分地方转型高校并没有将工资待遇、培训培养、人才工程建设与“双师型”教师建设联系在一起,同时在职称评聘中没有做好分类评审工作,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双师型”教师的评聘标准和评价机制。在日常管理中,“双师型”教师缺乏系统培训,“双师型”教育培训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一定权威的机构组织进行培训,使得“双师型”教育培训停步不前,甚至有倒退的倾向[1]。

1.3 校企资源共享机制不畅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环境不欠佳

虽然我国于1996年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时至今日,时代变了,法没有变,旧的法理跟不上新的形势,对地方高校与企业的联姻联手打造高质量的职教平台没有硬性的规定,许多企业不愿接受教师到企业定岗实践,法规中也没有明确规定从事职教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参加“双师型”培训,取得专业以外的教师资格,法的空白造成了校企联姻的空白和“双师型”教师培训的空白。

1.4 地方转型高校“双师型”教师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地方转型高校由于经济发展十分落后,经费严重不足,大部分地方转型高校除了能够满足高校的必要投入与开支外,无力投入大量的经费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造成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越没有经费越是裹足不前的“怪圈”。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

地方转型高校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是关键,而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应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研发以及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协同和合作,形成战略联盟,才能共同致力于“双师型”教师能力素质的提升。

2.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协同创新

校企双方就兼职师资到学校任教和专任教师进入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加强沟通协调,在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培训、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新项目研发与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第一,建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搭建更大的校企合作平台。 地方转型高校要根据校企合作需要修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建立与校企对接的专门机构,切实完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为“双师型”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同时在设置专业建设委员会时,委员会应由当地骨干企业、 行业协会、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专业负责人担任,为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社会服务等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指导和监督。搭建新型的校企之间合作平台,将充分发挥校企资源优势,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2]。

第二,推行双职双岗、双向兼职,为“双师型”教师成长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双职双岗主要有两种:一是校企之间双职双岗,即教师到企业担任相关项目负责人或挂职总经理助理,企业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或兼职讲师;二是校内双职双岗,即学校鼓励有创业能力的教师成立技术应用性公司,赋予专业教师双重身份,既是公司负责人又是专业教师。 就双向兼职而言,主要是指地方转型高校一方面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 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企业中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技术专家与管理人员、 能工巧匠、劳动模范等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3]。

2.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项目协同

地方转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与行业企业以项目的形式开展合作。 让“双师型”教师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如校企应该在项目合作研发、课程开发、员工培训、教材编写、基地建设等项目实施中让“双师型”教师参与进来,并安排具体任务,让“双师型”教师在项目协同实施中得到锻炼,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同时,通过项目协同实施也进一步深化项目组成员团结协作精神和情感交流,为校企紧密合作打下地坚实基础[3]。

2.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协同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地方政府、地方转型高校、行业企业等多方社会力量协同参与。

第一,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校企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如地方政府对参与校企协同创新的企业在税收减免、 资金融通等方面出台和完善相关优惠扶持政策,以调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4]。

第二,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在“双师型”教师的评聘和考核上,应由学校、专家、企业家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共同参与,以保证评价过程的公正性[5]。再者,要重视培养教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多对其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鼓励,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成果,又要注重教师培训的实效性。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等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性;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该类教师的工资、福利、 生活和工作条件等来改善目前教师的待遇和福利,增强教师的职业意识。

2.4 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拓宽引进人才渠道

地方转型高校应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适当拓宽教师的引进渠道:从“双师型”师资力量较强的其他院校引进人才;从企业引进一些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技术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管理经验丰富人员来充实和丰富“双师型”教师队伍;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引进学历高、管理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有志从事教师职业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和丰富“双师型”教师队伍。

2.5 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金,确保“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长期有序稳步推进

具体做法是:学校落实“双师型”教师培训经费,二级学院(系)负责拟定本单位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报学校审批执行,学校教学督导组负责监督计划执行情况,并把“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年度完成情况纳入本单位绩效分配考核中,确保“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按量按质完成,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 结语

该文分析了当前转型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即政府、院校、教师、企业四个主体应该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明确各自职责,通过人才协同、项目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等创新合作模式,修订完善职能部门职责,落实教师培训经费,才能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实效和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双师型双师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