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余译本宗教语言翻译研究

2018-03-29 00:30
传播与版权 2018年8期
关键词:译本西游记译者

陈 毅

如何成功对外传播构成中华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的儒释道三教文化,促进更深层次的中外文化交流仍然是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也是翻译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文学翻译作为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面,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对儒释道文化对外成功译介的文学作品中,余国藩的《西游记》译本“The Journey to the West”占有重要的地位,堪称翻译儒释道文化的典范之作。在翻译这部古典文学名著过程中,译者更多采用翻译补偿的翻译策略,忠实地对外传播该名著的内涵和思想。本文将对此展开论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关于宗教的概念,中国学者吕大吉认为:“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由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1]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既涵盖宗教意识、观念、体验和一系列系统化的教义思想,也包括我们能够目睹到的宗教崇拜仪式和祭祀活动等各种外在表现形式。

从宗教与文学的关系来看,谈论中国儒释道文化的文献几乎都会涉及与某种特定的文学形式,比如小说之间的关系。例如,只要一谈论中华宗教与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宗教内容讨论都不可回避地占据一席之地。“(《西游记》)宣扬佛的威力,表现出佛教思想的深刻烙印。”[2]类似这样的观点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讨论宗教与古典文学关系的论文或著作当中。

关于宗教与语言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较早翻译《圣经》而久负盛名的理论家尤金·奈达是这样表述的,“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形式的宗教信仰都渗透于各自的语言表达形式当中,导致不同民族之间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3]。因此可以认为,宗教与语言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宗教可以依托语言而生存,语言也因宗教文化的演变并得到发展。

大家普遍认可这样的观点:文化的差异给翻译带来了巨大困难,尤其是不同语言背景导致的“文化缺省”现象,使翻译人员面临巨大的选择困境。

国内首次提出“文化缺省”这一概念的是学者兼翻译家王东风教授。他在《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中写道:“‘文化缺省’是个比较生僻的术语,意指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的文化知识的省略。”[4]这里所说的“文化缺省”存在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与其他概念,如“文化空缺”或“文化缺失”概念相同,最突出地体现在这些国家与民族的语言之上。

翻译补偿是指:“以目的语手段为主,辅之以符合目的语规约或规范的其他语言手段,根据文本类型的翻译目的,对翻译过程中潜在的、或发生的损失进行的修复或弥补。”[4]常用的补偿策略有归化、文内补偿、添加注释和省略删除。本研究借鉴这一理论基础对业界广泛称赞的《西游记》余国藩英译本宗教语言翻译展开研究,同时有意识地对比其他译本,如韦利译本和詹纳尔译本,以便深入理解译者余国藩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思想。

二、余译本翻译研究介绍

学者余国藩(Anthony C.Yu)生前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一直从事世界文学和宗教研究。他以忠实地全译中华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而享誉西方学术界。这部《西游记》英译版共有四册,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出版。修订版除了正文翻译,第一册还包含有序言、简介、缩略词汇,译者也对文中出现的大量生僻词汇在书后进行了详细注释。

西方学者如夏志清、蒲安迪、王靖宇、D.E Pollard、Robert E.Hegel等在西方多家有影响力的刊物上盛赞余译本“忠实原作、语言生动、注解丰富,使西方汉学界、文学界和宗教界受益匪浅。”[6]可以看出,余译本在向西方译介《西游记》文化方面的贡献得到了学者、评论家的广泛认可。余国藩本人在翻译《西游记》过程中,陆续在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History of Religions等杂志上阐述自己的翻译见解。这些文章包括《〈西游记〉英译的问题》和《可读性:宗教和翻译的接受》等。他的这些论述对深入总结余国藩的翻译思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同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余译本对《西游记》各种文学与宗教思想诠释不同,国内学者侧重对余译本语言方面的翻译研究,多集中在译者如何解决语言转换方面的问题,本研究也不例外。通过对余译本翻译研究的相关文献认真梳理分析,国内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以下方面的不足:(1)从研究内容上看,探讨《西游记》余译本“中宗教语言的翻译研究文献还很缺乏,不仅数量少,而且研究层次低(硕士论文居多),涉及译者宗教文化翻译思想的文章极为缺乏;(2)从研究方法上看,大多数的译本研究“都选择用某一种翻译理论来解析文本,多有理论先行,套用理论来裁剪译本的倾向”[7];(3)从研究规模上看,上述研究尚未对余译本中宗教语言进行整体分析和归纳,多是基于一些例子的讨论,没有利用语料库等手段进行广泛研究,也没有产生论著类的重大研究成果。

三、例证分析

在对《西游记》余译本宗教语言翻译文本细读,深入概括总结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余国藩充分利用翻译补偿的策略,达到了忠实翻译《西游记》的目的。本节将摘取典型译例对《西游记》余国藩英译本中儒释道宗教文化的不同翻译补偿策略进行论证。

(一)儒教语言文化翻译补偿策略

儒教的重要概念——“仁”“义”“礼”“智”“信”“孝”等的内涵和外延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多采用文内补偿策略,让目的语读者了解和接受。

例:公主道“记得古书云,五刑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She said,“and I remember what the ancient book said:‘There are three thousand crimes,and the greatest is unfilial behavior.’”

(二)佛教语言文化翻译补偿策略

《西游记》中佛教语言文化大都是音译的梵语,梵语和英语均属于印欧语系。通过译例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基本没有补偿,采用归化处理。这样翻译的目的一方面做到了忠实于原作;另一方面,最大可能地保留了源语的神秘内涵,让感兴趣的读者自己去考证。

例:“请如来高坐七宝灵台”

Tathagata was asked to be seated high on the Spirit Platform of Seven Treasures.

(三)道教语言文化翻译补偿策略

文内注释和文内意译是译者多采用的翻译策略,译者余国藩在以下内容的翻译上也采用了同样的策略。这样做达到了很好地向外国读者甚至是阅读译作的中国读者介绍中国道教文化的目的。

例:“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

My inner light returned,I sat in peace.

As Sun and Moon mated within my body.

(note:Literally,sun and moon copulated as male and female(li,k’an)in my body.According to the lore of internal alchemy,the sun and the moon may represent the heart and the kidneys respectively,which in turn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male and female symbols in the eight trigram lore…)

以上成功译例不但印证了余国藩译本多采用了国内学者所提出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理论,也对翻译其他中国宗教语言文化的翻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通过分析余国藩《西游记》译本中儒释道文化语言的翻译补偿方法,其目的是概括总结余国藩作为翻译者所秉持的翻译思想对其他中华典籍的借鉴意义。同其他译者如韦利、詹纳尔不同,通过翻译补偿策略的运用,余国藩达到了自己所坚持的无限逼近原作——“似真”(verisimilitude)的翻译理念,为忠实传播中华传统儒释道文化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从该译本在国外普通读者中的受众面和有限影响结果来看,坚持忠实原著的文学翻译策略还需要与其他成功“走出去”的艺术传播策略产生互动、共同结合,以便找出更有效的中华典籍对外成功译介模式,逆转中西方文化巨大的对外输出逆差。事实上,从事汉学研究的不少学者开始意识到,既然已有国外译者以目的语读者视角对中国典籍作品进行了出色的翻译,国内译者大可不必再煞费苦心进行翻译,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用英语在国外媒体上对译作进行正面评论和对作品的思想进行普世性的分析上。这些旨在与世界文学互动交流视角下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观点对回答中国典籍文学如何有效走出去的问题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阶段性研究成果受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科项目“《西游记》余国藩译本宗教语言地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16RWYB18)的资助]

猜你喜欢
译本西游记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西游记
西游记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西游记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