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阶段性原点 正确认识“三审制”
——解读《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

2018-03-29 00:30蒋劲柏孔庆勇孔庆合
传播与版权 2018年8期
关键词:三审书稿原点

蒋劲柏 孔庆勇 孔庆合

一、目前出版单位和管理部门对“三审制”的理解与实践

“三审制”是保障图书质量最重要的制度之一,这是所有出版人的共识,但在实际执行中大家的理解却各不相同。

通过对流行的三种出版ERP系统(平章、云因、南强)的分析,目前绝大多数出版社实行的出版流程为:来稿→初审/编辑加工→复审→终审→排版→校对→付印。可见,出版社对于“三审制”的理解就是编审合一的三审。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上的文件中的一段话代表了管理部门和出版单位对于“三审制”的认识:

总体上看,各出版社对“三审”工作比较重视,在实际中坚持了书稿的“三审”责任制度。具体表现为:一是审读任务明确。……二是审读程序完整。……三是总编辑终审意见较详细,起到了很好的导向把关作用。四是审读室作用突出。……五是把“三审”和“三校”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了图书的质量。

这段文字对三审的理解和上面的流程是一致的,也同样将编辑审读与编辑加工混淆了起来。

二、“三审制”真正的含义

笔者对于上面的流程和表述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笔者认为“三审制”的真正含义在于:三审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提高质量、消除差错的方法,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审稿制度。其实在编辑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三审”,比如:“选题的三级论证制度”“书稿的三级审稿制度”“编辑加工的三级审稿制度”“三次校对制度”等等。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对“三审制”的理解只是“书稿的三级审稿制度”或称为“编辑审读”而已。

中国古代就有“三人为众,三次为多”的说法,出版人在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后认识到,三次审读是一种既能有效提高图书质量,又比较节省资源,且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另外,从保障质量角度来说,多一次审稿或多一个阶段的审稿,对于提升质量都是意义重大的。比如,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六西格玛理论,达到六西格玛的程度,就意味着在一百万个机会里,只找得出3.4个误差;而如果只达到四西格玛的程度,则每一百万个机会里,有6210次误差。

如何证明这一论点呢?还是让我们回到原点去看一下吧。

三、回到阶段性原点,正确解读《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

当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出现分歧的时候,回到原点重新审视,可以使我们正本清源。因为从原点出发,更容易找到正确的方向;而从遥远的分支出发,则可能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原点”之外总有“原点”,本文以目前正在执行的1998年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为原点来正确认识“三审制”。

《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图书编辑的操作指南,也是出版管理的操作细则。

《规程》指出,编辑工作是由信息→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发稿→校对→质量检查→图书的宣传→评介→编务工作等环节组成的。

可以看出各个环节是有次序的,“审稿”其实是对作者来稿的审读,并非对编辑加工的审读,审稿结束后才进入编辑加工环节。这分了两个层次,一是来稿质量是否达到出版要求,二是编辑加工是否符合出版规范。而从上面所述知道,管理部门和出版部门是将加工环节提前或者说是融合到了审稿环节。当然这样处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还是有悖于现行《规程》的,也是图书出版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1)《规程》里对“审稿”是这样表述的:

①“……审稿与加工整理相互联系又各有分工,一般应先审稿,经确认采用后再加工整理。”

这段话明确了审稿和加工是两个环节。其实老一辈的编辑都应该听过“前三审”和“后三审”的说法。“前三审”主要是审查选题质量、作者学术水平及著述能力,审查作者提供的编写意图、编写提纲和样稿。“后三审”则是具体审查书稿的内容质量和是否体现既定的编写意图,全书的体例结构、逻辑修辞、文字表达等是否符合出版要求。

②“审稿坚持三级审稿制度……”

这句话应该就是人们对“三审制”做出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的根源吧。

③“……涉及内容的重要修改由作者动手,有问题尽量提请作者解决,避免编辑在加工整理时大动。……”

这一条说明审稿和加工分开既避免了编辑加工时的负担,也可以使审稿更加专业和有效。

(2)《规程》里对“加工整理”和“发稿”是这样表述的:

①“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书稿,在内容、体例、引用材料、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加工整理……”

指出加工整理是审稿后不可缺少的环节。

②“加工整理过程中发现和改正的问题要载入记录表,一是送复审、终审、作者审核认可……”

这里提到一个概念,就是加工整理也是“三审制”。

③“填写发稿单……分别由责任编辑和复审、终审者签字。”

再一次强调了加工整理的“三审制”。

(3)我们在整体设计、校对和质量检查环节,也往往是采用“三审制”或“多审制”。

所以,三审确实是一种方法,而不只是一种制度。在编辑工作中“三审制”应主要包括“前三审”和“后三审”,也即“书稿三审”和“加工三审”,甚至别的什么三审。

四、是什么原因导致“三审制”认识上的混乱

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三审制”认识的混乱,将编辑审读与编辑加工混淆起来,将本该是两个环节的工作合为一个环节的工作,从而影响了图书出版的质量呢?

(1)管理部门人员、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很多都是从其他行业转过来的,对编辑出版的传统不了解,对编辑出版的程序和规范不了解。

(2)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追求经济效益成为一些出版社的焦点,一哄而起的“事业部制”的理念淡化了编辑的精品策划意识。

(3)出版业的迅速发展,造成了编辑的超负荷运转,而缩减流程就成为许多出版社和编辑节省时间的一种选择。

(4)合作出版和变相买卖书号,削弱了出版社对书稿编辑过程的管理。

(5)重复出版和跟风克隆,使编辑审读过程只注重形式而不强调内容。

(6)松散的编辑管理制度,使编辑的审稿意识淡薄。

(7)对审稿资质标准的认定不够严格,不利于“三审制”的执行。

(8)由于专业编辑和审稿人员的匮乏,“前三审”和“后三审”往往由同样的人员承担,这也是出现审稿合二为一的重要原因。

五、如何真正使“三审制”成为图书质量的保障

只有以《规程》作为编辑工作的指南和原点,才能正确认识“三审制”;只有正确认识“三审制”,才能保障图书的出版质量。

编辑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坚持无数优秀的出版人积累和总结的方法和经验,再结合现实找出最适合的和最高效的工作方法和制度。

对于“三审制”,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它是一种方法和手段,适用在各个环节。我们要坚持和完善责编初审、主编复审、总编终审的来稿和编辑加工三级审查制度。

(1)明确岗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实施三审制的基本保证。

(2)重视对来稿的“前三审”,是保证书稿质量的前提。

(3)编辑加工的“后三审”,是保证书稿质量的重要环节。

(4)加强对相关编辑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保证“三审制”实施的关键。

作为出版人应该真正理解图书质量才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规模连续扩大了这么多年之后,应该回归到对质量的追求,在精品图书中寻找利润的增长点。我们应从其他行业的发展中得到启示,实现图书出版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编辑活动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不同的书稿,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学科,应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坚持“三审制”,还要发展“三审制”,以适应新的出版环境。

猜你喜欢
三审书稿原点
Book Pilot 飞行选书师,让书重新回到原点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重返历史“原点”的旅程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三审物业条例:让群众住得舒心
在原点震荡的扰动Schrödinger-Poisson系统的无穷多个解
抓“三审”、重“一书”,提高物资采购标准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广告法修改进入三审 代言虚假广告将有三年“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