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学校“基因”的特色课程

2018-03-28 10:24臧文良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特色课程学生发展课程建设

【摘 要】课程建设是当前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和热点,是学校对现有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整合重组,是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高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的过程。在课程建设中,构建一门具有本校显著特征的“特色课程”更为重要,学校的特色课程来自哪里? 基于学校“基因”成长起来的特色课程更接地气。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在特色课程建设中,构建了“公益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建设;学生发展;特色课程

一、公益课程缘于学校“基因”

1.缘于历史积淀。首先,我校坐落于原常州城北的“德泽乡”,“德泽”二字为公益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厚重的地缘文化基础。其次,学校前身是原武进县塘桥小学,已故台胞朱元琮先生童年时就在塘桥小学读书,后移居台湾。他心系故乡,凭着对母校的挚爱,1997年捐资100多万元,用于学校的异地新建。朱老先生的义举,为我校构建公益课程提供了最好依据。再次,国英小学钱恂老师于2012年6月创建了常州市新北区益点心程爱心协会,协会先后组织了黔东南公益行、甘孜公益行、国英小学“萌娃成长营”、给孩子一杯干净饮用水、关爱外来工子女成长等活动,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公益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实践基础。

2.践行学校理念。我校公益课程起名“爱心益点行”,依据学校“德澤生命 绿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借助益点心程爱心协会公益平台,着眼于学校“会学习,有担当、爱生活”的培养目标,从公益活动的类型,学生核心素养,学校现有资源,学生的生活区域(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国际)和儿童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等方面出发,开发了以“感恩家人、关爱集体、服务社区、珍爱环境、国际理解”为主题的特色课程,贯彻整个小学阶段。

二、公益课程服务学生生活

1.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首先,对于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小学生而言,由于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还比较弱,公益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指导学生形成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从而正确审视自己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其次,通过参与公益实践活动,感受来自家庭、班级和社区等团体的关怀、爱护和理解,有利于满足儿童成长对归属与爱的需要。再次,公益课程的开展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实践平台,通过向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有利于满足儿童自我实现的需要。

2.公益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是强调将课堂公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课外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社会服务是公益课程的基本特征,其主要目标在于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服务,而且要通过社会服务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通过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技能;二是强化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公益实践活动,学校必须争取家庭、社区、社会(公益组织)的支持,与其建立合作关系;三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公益课程中的学习偏向于经验学习,强调“做中学”,学生在参与公益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反思深化所学习的公益知识,拓展对公益活动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公益课程适应时代要求

1.践行学校教育理论的需要。我校公益课程的开发强调公益知识学习与公益实践活动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这与杜威的教育思想是相一致的。杜威认为“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做中学的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国英学子的德泽意蕴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公益课程”提出要重视儿童个体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掌握公益知识,投身公益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与品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2.主动适应教育的改革发展。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指明了当代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六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责任担当”强调当代学生通过培养社会责任感,以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由此可见,公益课程的开发与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的政策要求是相契合的,同时,公益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也将借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要点。

综上所述,基于学校“基因”、服务学生生活、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为我校特色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公益课程”将公益知识学习与公益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主张在掌握公益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关注社会需求,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在公益实践活动结束后,学生必须对其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领会课程的真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公民意识。

作者简介:臧文良(1973-),男,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工会主席,行政办主任,中小学高级教师,常州市新北区语文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特色课程学生发展课程建设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