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燊 马树辉 郭自辉
【摘 要】模糊语言在公文中大量运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提现出公文本身的语言特点。本文试着阐述了模糊语言运用在公文写作中的原因和作用,并提出了几点在公文写作中运用模糊语言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公文写作;模糊语言;应用
一、在公文写作中使用模糊语言的原因
模糊语言大量的出现在公文中,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一)客观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不精确性
实际生活中,某些事物的出现本身是一个逐渐发展成形的过程,处于一个模糊状态,我们无法对之进行精确的切割,因此使用模糊语言才可以对这些本身处于模糊状态的信息进行准确地描述。比如“5%以内”到底是多少?“相关人员”是哪些人员?“日内”具体是什么时候?这些动态发展的情况无法用准确的数字一一加以陈述,只有用模糊词语来陈述不确定内容。
(二)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存在模糊性
在一段时期内,人无法总是清晰而又准确地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当面临模糊不清的一面时,无法用明确的文字进行描述,只能使用模糊语言。比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更加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2016年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其中的“推动”、“注重”等词语本身存在模糊性,不能做出清楚的断言,只能使用“大力”、“更加”等模糊词语加以修饰。
(三)描述客观事物的词语的模糊性
可以说,模糊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实际存在的语言现象。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许多词语都带有模糊性,无法精准地定义其外延所指。例如“春”、“夏”、“秋”、“冬”这些词语,其外延既有连续性又有一定的交叉性。又如“长”与“短”、“重”与“轻”之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
二、在公文写作中使用模糊语言的作用
(一)公文表述简洁精炼
模糊语言有很强的概况性,可以用最少的文字表述最多的信息。公文中反映的问题大多具有普遍意义,对那些无需详尽阐释的内容可以用模糊语言概括,将文字集中在需要重点说明的地方,一方面可以使得读者更好地了解到公文传递的核心内容,也使得公文行为简洁、一目了然。
(二)公文表述严谨周密
下发的公文是要贯彻执行,因此公文写作需要做到周密严谨,不可以丝毫的纰漏和疏忽。否则,一方面会影响公文作者的威信,影响公文的执行效率,另一方面可能会给人以可乘之机,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的后果必将是不利于公文的贯彻执行,为公务活动工作带来损失。然而仅仅有表意精确的文字并不能完整表现公文的准确性,如果事物本身存在不明朗的地方,过于精确严密的语言在公文写作中反而会显得乏力与无奈,这时,使用模糊语言对一些概括性内容进行必要而又恰当的限制就显得尤其重要。
(三)公文表述灵活避免绝对化
公文在公务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关系着国家大政方针的贯穿实施以及日常公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然而,公文写作的对象多事关未然世界,诸如规划、计划等本身就是对未来发展的预见,需要考虑到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势,公文中不宜说得太绝对。不少下发公文的涉及面广泛,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问题成因以及表现情况千差万别,很难整齐化一地解决。同时也为了便于下级机构能够因地制宜处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公文就不仅需要表现出原则性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借助模糊语言,能更好地达到这个效果。
(四)公文含蓄委婉行文得体
大致说来,含蓄的语言在日常口语交流中应用更加广泛,而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则受到很大限制。公文语言要直截了当,将公文精神清楚、明确地传达给读者。但是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下,或者是考虑到行文对象的特殊性,因而不宜直言。又或是出于保密的需要,需要适当使用模糊语言,这样使得公文的表述委婉含蓄,从而取得更好地效果。在礼仪性、公关性较强的文体中,尤其是涉外文书,这类模糊语言出现得比较多。因为涉外活动错综复杂,不仅需要讲究原则,又要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和策略性,有时候需要直言不讳,而有的时候又需要旁敲侧击、委婉含蓄。
三、公文写作中模糊语言使用的注意事项
公文写作中大量运用模糊语言,能发挥其积极作用,但是模糊语言本身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公文写作中运用模糊语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模糊语言不能与语言模糊混淆
模糊语言是专指那些反映客观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具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与词汇本身的内涵、外延的模糊相对应是模糊语言的最大特点,这一特点使得模糊语言能够准确表述事物。而语言模糊并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主要指对客观事物的陈述含混不清。语言模糊的主要特点是没有形成客观事物模糊与词汇模糊的相对应,而只是形成了一种错位对应,要么是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但表述的语言是模糊的;要么是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但用来表述的语言却是精确的。
(二)追求委婉含蓄但不得一味模糊
由于某些原因,公文在陈述上有时需讲求一定的策略性,用模糊语言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但若是为了追求委婉含蓄而一味地使用模糊语言,就会造成读者因不能领悟公文的潜在含义而错误地理解公文意图的后果。
(三)模糊语言的使用要适度,不得脱离语境
在公文写作中使用模糊语言需要综合考虑到具体的语境、作者的身份地位、行文关系及发文意图等多种要素,并且不能因为模糊语言的无可替代以及妙不可言的作用,就滥用模糊词语,从而损害公文内容,降低公文的实际操作性。
总之,模糊语言是一种简单的常用语言,有其特殊性,若能正确恰当地使用在公文写作中,能够使公文更加地简洁、精确、灵活,对于写好公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兰英.浅议公文写作中准确语言与模糊语言的运用[J].办公室业务,2016(24):5-5.
[2]唐曉娜.模糊更见准确——论模糊语言在公文中的作用[J].中文信息,2017(2).
[3]王子海.模糊语言对公文写作禁忌的消解[J].应用写作,2015(12):18-19.
[4]彭丽萍.论党政公文中表性状模糊词语的运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85-86.
[5]李梅,柳琳.谈谈公文中的模糊语言[J].赤子:上中旬,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