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03-28 10:24陈芳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研组课程标准教研

陈芳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实现交流协作、资源共享、校本研究的重要场所,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关系到學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而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管理层更多的以教学质量来衡量教研活动的成效,衡量学校管理的成败,忽视了教研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长远意义,特别是对教师专业成长和新课程改革起阻碍作用。以下是对山区学校教研活动开展的现状和对教研组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山区学校教研组的现状分析

(一)教研制度够完善,落实不到位。

山区学校教研组每学期都有教研组工作计划,但相应的配套制度不健全,每星期虽有教研活动,但缺乏具体落实措施,如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奖励机制,教研组许多的工作由学校领导直接组织布置,没有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教研组的作用。

(二)教研活动得不到充分的开展,活动形同虚设。

山区学校的教师都是按级组来办公,致使教研活动得不到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势,再加上教研组长都以年轻的居多,经验不足,且组织协调能力不够强,导致研讨会开展不够全面,活动开展的效率不高;其次,教研活动时间有限,教研内容多流于形式,内容单调,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实效性不高。

(三)教师专业成长意识淡薄,参与不到位。

由于山区学校相对偏僻与落后,教师培训的机会有限,教研组活动是教师教学信息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学校管理的中心以“质量为上”,教学质量成为教师的重要工作业绩,所以部分的教师面对大班条件下的“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自身的专业成长搁置一旁,教研活动反而成为他们的负担。另外,一部分教师没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进来,只是想当然的按照“考什么、教什么”的思路,很少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与行为,教研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

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使得学校的教研活动未能真正成为老师继续学习与进行科研的重要基地,教研组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无从谈起。

二、对教研组工作有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加强教研组建设,选好用好教研组长。

⑴教研组长一般来说是组内业务的“权威”,在本学科领域内是本校乃至片区“首席”,是业内的灵魂。教研组教学研究的开展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科学引领,教研组的民主、合作、竞争、和谐的教研活动离不开教研组长的精心打造。因此教研组长的业务水平、组织才能、合作精神、思想境界、人格魅力等会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教研组内能否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团结协作;关系到全组教师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⑵作为教研组长要想把本职工作做好,只能靠扎实的专业水平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感召人,在教学中要带头学习《课程标准》、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积极承担公开课和示范课以及教学论文的撰写,大胆创新和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才能使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工作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二)把教研组建设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学习型的集体。

新课标改革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教师的光荣使命,新课程理念的产生,对我们每位教师固有的教学观念是一种冲击,是一个挑战,要不负时代使命,不落后时代要求,我们只能靠认真、努力地学习。

⑴加强《课程标准》及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新的《课程标准》是我们广大教师教学的依据,每个学期开始,教研组都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学科老师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对年级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新课程的把握越来越有信心,通过平时与教师的交流与沟通,通过一些研讨课和展示课等反馈的信息,教师的教育观念会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新的课程理念不仅被老师们接受,而且还转化为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

⑵加强教学问题的研究,积极推动课后反思成果。

教研组的核心工作是一个“研”字,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我探索、我发现”活动,大家从教学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如小学教师们发现孩子们不会听课,课堂教学效率低,于是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改变目前的学习状况,所以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教师们各抒已见,每位老师就本班学生的表现谈自己的看法。

⑶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培养青年教师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优秀的有特色的教师,人人都喜爱,尤其学生都有“追星”、“崇拜”的情感,一旦获知我们的教师是一位优秀的或者有特色,他们从内心就会萌发出尊敬与喜悦,庆幸自己有了一位优秀的或者有特色的老师,会从内心发出认真学习、专心听讲的愿望,教研组应抓住学生这一美好愿望,适当宣传各教研组的优秀的有特色的教师,这也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而被宣传的老师也会大大地提高信心与责任感,并能自觉投入时间与精力,促进教学相长,增强爱岗敬业氛围。

⑷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其评价作用。

教研组在各学期的统一测试之后,必须对各班的成绩进行评价,还要通过教研组加强对教师的评价,通过评价达到对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因为教师的具体工作都是在教研组所开展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在对教师的考评中,学校教研组要制定有详细的考评方案、奖惩有据,公正、合理、透明、扬优抑劣,奖勤罚懒,使教风、学风、校风得到根本的改变,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为来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确立教学的工作目标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总出发点和归宿,而提高教学质量则是教学工作目标实现好坏的根本标志,也是衡量教研组工作优劣的基本尺度,教研组的工作目标应该根据学校的总体工作目标及教导处工作目标来确定。目标一旦确定,作为教研组长在学年或学期初充分酝酿计划,因为计划本身就意味着管理和控制,工作计划要执行的也是要受检查的,因此,计划最好尽量具体,使每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教研形式也要多样化。

总之,加强教研组的建设,首先要选好作为教研组工作的引领人,制定好实施目标的各项计划,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制度,深化学科教研组活动的各层面,有利于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有利于学校内涵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创设深厚的教研学术氛围,为教研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科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吸取教学精华,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织,以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组课程标准教研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