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

2018-03-28 06:05叶建成
时代经贸 2018年4期
关键词:样本投资者效率

叶建成

国际战略投资者,目前来说,对于它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只是对其中的“战略投资”做了解释。大意为国际上的一些投资机构,为了实现自己控制其他企业或者持有其他企业股份的目的,通过公认的兼并购等形式,进行的合法的利益追逐。目前在国际社会中,还是以并购这种控股方式作为战略投资的主要方式。效率,就银行业务来说,具体是指银行在自己的业务中,所获得的收益和成本,或者在投入与产出两者之间的差率。它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银行在其资源配置中是否有效及其合理的程度。银行效率在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资金的流通上,所起的积极作用中,能体现出市场的综合竞争优势、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以及在投入和产出过程中承担风险的能力等。金融是国际间经济利益相互流通的价值手段。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服务的一个种类,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由于银行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交换功能,更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中,大部分引进了国际战略投资者。然而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是否真的能够提高银行业经营绩效,学术界一直是意见不一,难以达成一致的定论。因此,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有其一定的必要性。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们对于引入外资投资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认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李石凯(2006)站在宏观的角度,就东欧八国的银行在其过渡转型以及发展中,采用战略引资给其带来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它的示范效应在引资的多种作用中,是最应该得到关注的。胡海岩(2005)通过对实证的大量研究,得出了战略引资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转化的结论。其具体的内容是:引入外资,不见得会引导国内银行的改革,但是,如果外部投资环境的改变,由战略性的合作转变为战略性的冲突,对于国际战略的投资者,也将向财务投资者转化。余云辉(2005)为此有着自己很独到的观点,他认为国内银行想要建立起完善的法制机制,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这个结果的实现,不是单单依靠引进一些国际战略投资者就能改变或者提前的。这需要在银行内部对机构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完善,因为有些作为核心的东西,需要自己的独立创新。

二、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一)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制度背景和发展历程

2003年7月24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推动公司治理结构、建设制定重组改制方案的通知》一文,在通知中反复且明确强调,引进国际投资者,就犹如引进了有关财务管理,产品开发、信息的发展以及公司治理各方面的先进经验。2003年,我国为了促进国有体制股份制改革,启动了“战略引资”策略,这时,国内的银行的外资拥有量迅速增加。2006年1月12日,银监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七条第四项规定: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起人股东中应当包括合格的国际战略投资者”。2006年4月18日,银监会发布《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其中提到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五项标准,第四条是:“国际战略投资者应当具备良好的金融管理经验,并有着很强的金融业背景,在技术和合作意愿上,有着良好的出发点和目的。”在2006年12月11日,我国在对人民币在业务上的地域性和客户的范围做了调整,取消了这些限制的同时,对外资银行与本国银行给予了同样的待遇,银行业进入了全面开放的新时期。

(二)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效果理论分析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作为银行业,目标定得更高。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引进技术和引进灵活的管理机制为国际资本引入的目标。同时兼顾安全可控性,循序渐进,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吸纳着国际投资者的投入。

(三)研究假设提出

根据理论分析,我们可以预计中资银行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应该对于提升中资银行的经营绩效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在这里,我们细分一下中资银行的绩效指标,分为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资产安全性三个方面。我们假设中资银行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对以上三个方面都有正面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在进行样本的选择时,尽可能地根据银行业整体概况,选取大容量的样本。也考虑到从银行引进外资到取得一定的效果可能需要的时间跨度,时间太短相对比来说就没有可比性价值。另外,鉴于前面文字中已经对国内的一些银行就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现在通过实证,这里选取了包括了国内四大国家控股银行以及中信、民生、兴业、华夏等共十家银行作为实证样本,其中有六家股份制银行。

在时间跨度的选择上,选择了从2006至2016的十一年时间。其中,数据的来源,出自各个银行的年度报表以及经济经营摘要,色诺芬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等。

(二)模型建立

1.规模报酬不变的CCR模型。在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可以通过CCR模型求解出最优权重。

以此构成了下面方程中分式规划的问题:

在这里利用(1)的对偶性特点,从中计算出有关这个问题的等价形式。

θ作为标量,是第j家银行产生的效率值,它首先必须满足0小于等于θ小于等于1。

如果θ等于1,说明了这个银行效率一般。在各个样本中所有银行的效率值,都可以通过公式三而求得。由于银行的规模以及给员工的酬劳不变,这个结果就作为了银行效率值中技术层面的效率。表示出银行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其投入的比例也是相当的。

如果,在这个样本中,把θ作为效率值,那么1-θ就是针对此家银行的浪费比例。

2.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从上面的公式我们推算出,如果银行在规模以及报酬不变的情形下,它所取得的经营效率并不发生任何的变化。一些规模小的银行,就会通过增加投入的方式,来增加其产出。

但是,很多的情况是,这些条件不会被全部满足,如果此银行处于在一种还不完全安全的竞争模式中,由于受到多方面条件以及政策的限制,银行就缺乏理想的运行机制。

这种情况下,如果把银行的规模和收益作为一种变量,Banker,Charnes和Cooper对BCC模型进行了修改,如果增加权重则结合凸性约束,可以将其按照原来的BBC重新转化,得出模型如下:

这里的技术的纯效率值是通过可变模型计算出来的,其中σ值,就是我们所要的纯效率值。

3.超效率模型。运用DEA方式,对效率进行分析,规模报酬的可变与不变模型,在银行存在效率的时候,就不能通过直接对比的方式,进行比较效率的多少。因此,在1993年,由Andersen和Petersen提出了超效率比较模型,它规避了很多的缺陷,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三)构建银行公司经营效率评价指数——基于m a lm quis t模型的效率测算结果

1.从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笔者选择包括四家国家控股银行在内的共十家银行,其基本的效率情况为:在技术,纯技术,规模效率中,其效率比值为1的很多。拥有决策单元的也很多清楚地说明了在银行之间效率很接近,而且差别小,所以,不能就这样拿来进行对比。因此,本文将在后面运用其他模型来予以分析。

2.银行间许多的样本在不同的年份,其纯技术的效率值都为1,这样的情况说明,我们假设一种条件,我们运用DEA的方法选定的指标和获得的数据,所以,我们要明确,是在规模以及报酬都不变化的前提下最终得出所参与研究的样本银行,在纯技术上效率一样这个结论。假设纯技术效率一样,作为银行,同样可以利用规模报酬来获得效率的提高。

综合所有对样本的实例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在引入国际投资者后,作为银行在技术上的变化,总体上是上升的。即使的2005至2006的两年中,由于整合国际投资者的资金,所需的时间中,会使得技术率的变化降低以外,整体上看,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银行技术的改革,并且通过这种改革,提升了国内银行技术效率。

(四)利用宏观财务数据检验

通过银行经营绩效财务指标、引资前后绩效指标变化研究,我们发现,选择的样本银行在资本与资产的利用率上,在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后经济效率的明显提升。成本收入比明显降低,表明银行获利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分析引资前不良贷款率变化,我们明显看到除了深圳的发展银行,所有样本银行在这几年中不良贷款额度明显下降,基本上都能够维持在5%之下,资产的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通过引资前后审慎经营类指标变化,大体上来说,对于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使得国内银行的资本拥有率得到了提升。增强了我国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成本收入比明显降低,表明银行获利能力明显提高。

四、我国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建议

(一)优化银行股权结构,明确退出机制

作为商业银行,利益就成为了其主要追求的目标,作为能够独立运作的经济经营机构,避免了来自于政府的干预以及约束。同时,由于管理机制的完善,有着丰富银行管理经验的国际战略投资者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派出一些董事来参与银行的管理与监督,在参与决策上,会有效行使自己的权利,从而形成有效的控制机制。作为国际战略投资者处于对其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会协助我们建立科学的管理,在财务制度以及信息度的透明上,也会帮助国内的企业建立起现代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和框架,通过改善机构,来提高国内银行的经营效率。

(二)加强沟通合作,重视文化融合

作为引资的双方,必须要加强交流,彼此协调。在之前对银行样本的研究与分析中,我们知道银行实行的战略引资之后,它的效率并不能马上得到提高,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整合和融合,我们才能看到某种改善。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是因为双方不同的文化理念以及管理模式造成,由最初的冲突到后来的磨合,只有双方最后的文化以及理念的融合才会形成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协同效应中,完成单个个体即使累加后也不能达到的高度,我国银行也就完成了引资的目的。

(三)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监管水平

目前,我国还没有具有权威性的法规来对外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外资金融管理条例》等具有知识性的法规,并不具备强行性。因此,对一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已经迫在眉睫。但在目前这方面的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作为金融的监管部门,要提高对外资银行的监管、监督,时刻关注其动态,提前规避可能带来的风险。如果的确存在着风险的可能或者已有风险扩大的趋势,作为监管部门,首先要关闭其在华业务,并对一些违法乱纪的机构或者行为坚决予以打击,来确保国内银行业以及金融的健康发展。引入国际投资者,可以在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提高银行的效率上起到促进作用,但是,我国银行在进行改革体制,完善机制上出现的问题,并不能因此而得到解决。这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卓绝的使命。

因此,我们必须正面面对在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的过程中的一些积极和消极的作用,通力合作,互惠双赢。

五、结论

通过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样本银行的资产利用率、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在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前后变化情况,印证了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即中资银行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对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和资产安全性三个方面都有正面影响。鉴于来国内投资的外资战略投资者,都是具备相当实力的财团以及组织,他们在财务上,管理上的经验以及管理模式都是很先进的。由于相近的这些指标,会给我们在对投资者的经营能力,资产的安全性以及抗风险能力上,会产生不直观的影响。

因此,实施战略性引资计划时,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与提高,对一些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以及好的管理模式,要学会整合运用,来提高国内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由于任何事物都具备的两面性特征,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同时在注意引资中好的一面的时候,也不要忽视了不良一面的存在。

(中囯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淳安支行,浙江 杭州 311700)

[1]陈玉罡,孙振东,刘静攀.国际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研究[J].理论研究,2010(10).

[2]陆勇,兰舒琳.基于财务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战略引资后果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1(06).

[3]占硕.我国银行业引进战略投资者风险研究—控制权租金引发的股权转移和效率损失[J].财经研究,2005(01).

[4]尹继红.外资参股对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6(13).

[5]刘艺萌,张凡.我国服务业企业FD I发展的案例分析——以餐饮业和房地产业投资为例[J].时代经贸,2017(34).

[6]王晓红;李耀辉.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战略的转变与深化[J].时代经贸,2009(03).

猜你喜欢
样本投资者效率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纠纷调解知多少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规划·样本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跟踪导练(一)2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