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妈妈睡了》一课的教学为例,呈现了跟唱歌曲,揭题导入;自由读文,整体感知;抓关键字,指导朗读;由词入手,读重点句;同伴互助,读好短语;妙用微课,突破难点;观察想象,情感迁移;阅读拓展,升华情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邱毅敏,湖北省宜昌金东方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3-0098-02
《妈妈睡了》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
为达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教学目标,在统编教材培训的研讨课中,呈现了抓关键字——读准短语——读好长句子——借助插图想象——读出感情这样一个详细的朗读指导过程,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跟唱歌曲,揭题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利用歌曲导入,激活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思考两个问题:文中的妈妈什么时候睡着的?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提出朗读要求: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起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让学生在朗读中建立起与文本的联系。
三、抓关键字,指导朗读
1.妈妈什么时候睡着的?引出“哄、先”。
(1)在文中圈出这两个字。
(2)再读一读,相机呈现:
哄 妈妈哄我 午睡的时候 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
先 自己先睡着了
2.妈妈睡的怎么样?引出“熟、香”。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1)文中圈出“熟”和“香”。
(2)再讀一读,相机呈现:
熟 好熟 睡得好熟,好香
3.指名读,齐读。
过渡: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谁能看着黑板上的关键字,(哄、先、熟、香)用自己的话来重复刚才的内容呢?
【设计意图】这里呈现了两个语文要素:圈关键字的学习习惯和口语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这样一种语文能力:在朗读课文和口头表达时注意抓住关键字来进行。
四、由词入手,读重点句
教师提问: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看一看,谁能像刚才一样在文中圈出来?
1.学生边读边圈。
2.汇报交流“真美丽” “好温柔” “好累”。
屏幕相机出示:
真美丽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好温柔 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好累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3.指名读:先读短语再读句子,比比谁读得更好。
4.体会读:女生读前面的词语,男生读后面的句子,再男女生交换读。
【设计意图】朗读与积累语言有机融合,阅读与表达有机联系,围绕语文要素开展教学。
五、同伴互助,读好短语
教师提问:妈妈的美丽和温柔从哪儿能看出来?在书中找一找,再和同桌读一读。
1.很美丽。
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可以看出。
板书: (明亮的)眼睛 (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
指导孩子读短语,理解短语。带着动作读出妈妈的美丽。
2. 好温柔(板书:温柔)。
“温柔”一词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是一个难点。教师抓住重点语句: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睡梦中想要讲故事给孩子,指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从而理解“温柔”一词的含义。
【设计意图】词语的积累需要在课文中理解,在巩固中归类,在运用中内化,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递进的。通过动作体验,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六、妙用微课,突破难点
过渡:美丽温柔的妈妈可累坏了,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个觉,这一段该怎样读?
1.学生充分发言。
2.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3.指名朗读。
相机出示:“呼吸那么沉”“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
4.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朗读(微课呈现:如何读好长句子)。
第一步:先找核心词 (头发、粘在、额头上),再找难读的词(微微、渗出),指导读准字音,读好轻声。
第二步:将词语变成短语,指导学生读好短语。
(她的)头发 (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第三步:出示完整的长句子(她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5.学生按要求读好本段。
先读流利,读通顺,再读出停顿和语气。
【设计意图】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播放微课视频,由提炼核心词入手,再把短语看作一个整体,有助于学生理清句子的主干,分解长句子,降低理解的难度,这样层层剥离,读好字词、短语和句子,突破长句子朗读时的停顿难点。如此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长句练读,将朗读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也真正体现了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服务的宗旨。
七、观察想象,情感迁移
教师出示插图“母子午睡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一想,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