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洪珂 郝晶晶
摘要:凝聚力是体育游戏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力要素,通过对班级群体凝聚力在体育游戏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如何提高体育游戏在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为进一步加强班级凝聚力提供启示。
关键词:体育游戏;凝聚力;参与感;集体感
玩耍(play)→游戏(game)→竞技体育(sport)这一相互关联又连续演进的概念群,一般在研究竞技体育文化形态时,很容易就能够被发现。玩耍具有自发性、无目的性、无预测性、自由性、非生产性、存有章法和扮演性;游戏是个体或集体参与的,由身体机能、战术或机会来决定结果的娱乐性的比赛。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将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结合起来,赋予一般游戏所不具有的生命力,创造出快乐氛围和明确教育意义的一种游戏方式。
一、凝聚力的相关理论
勒温(Lewin)在20世纪30年代,就他开创群体动力学领域中认为,凝聚力是提高团队成员的集体心理力量,并促使团队人员专项群体内的力量。费斯廷格(Festinger,1950)等人在《非正式群体中的社会交往压力》(social pressure in infor-mal group)文中认为,构成凝聚力的3个要素有:(1)群体成员自身的吸引力;(2)目标与任务对群体的吸引力;(3)加入群体的动机和价值。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还认为学生在班集体中相互吸引与运动极限有直接关系,这一理论为后者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启发。弗瑞德(Fredler,1952)对小学生拔河比赛集体队伍,存在的“人际间的激情”开展了研究,队伍的价值感和力量感与个人的爱好定向不同,凝聚力的认同感与任务定向分配更容易合作。也可以说,知、情、意三方面是群体凝聚力的集中体现。价值感是对自我的认知以及给予信息与知识支柱;力量感是给个人的动力源泉;认同感是群体成员间之上的情感认知依据。高度凝聚团队力量对班级群体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信息沟通与交流、规范群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以及营造良好的群体情感气氛、增强群体心理素质、提高整体活动效率、对实现整体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有关群体凝聚力高低的研究,心理学家彼德罗(前苏联)从人际关系提出层次理论。认为群体凝聚力方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以人际情感的直接关系为主,构成群体结构外部层面,是一种人类间最浅薄的情感认知,也可以说是最出群体凝聚力外部表现。随着对目标的培养,就深入到了第二层次,是一种较为深刻的构成,就“价值——统一——统一价值”来表示。在统一共同价值目标之上又以群体成员活动为中介,凝聚每个人对共同活动中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群体之间的关系不在是建立在最初的情感基础,个人与其他成员在价值目标上选择达成一致,并以此基础对待群体成员进而会把群体生活关系发展更加密切。群体凝聚第三个层面就是最高层次,对成员参加群体活动的规律更为重要,积极主动分担群体活动,并内化和提高自我意识,从二使群体凝聚力通过成员内部自我关系表现出来,相互依赖、相互吸引的人机关系,促使成员价值观与群体看待世界观达成一致的态度。
二、体育游戏与班级的关系
(一)教育性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便于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参与紧张激烈的运动中,可以在快乐的分为中发展竞争心理能力和技能。在快乐的游戏中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轻松对待胜负观,明白是非。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对游戏规则的认识,真正把握规则与纪律性,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关心群体的优秀行为。可培养学生的感官系统,学会观察、判断、协作等思维的活跃性,提高身体的灵敏度与大脑支配体力的能力。
(二)规则性
游戏规则是对参与者的约束与行为规范,没有规则的限制就不存在游戏的价值,游戏规则是对学生在群体凝聚力的激励,以激发学生的目标与理想。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价值观,规则的制定限制着满足的心理。虽然體育游戏不属于竞技运动竞赛项目,但是他存在一种对个人的制约性,公平、公正的比赛促使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游戏活动在某个层面上不产生物质财富,成功与生理是可直接创造精神财富。因此规则的限制促使班级在文化活动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游戏教育、运动器材直接产生影响,这层精神财富的价值甚至比直接产生物质价值更有社会效用。
(三)社会性
体育游戏属于个人运动又归于集体项目,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团队参与的,参与者即呈现出自由的个体价值又集中于群体的共同目标。游戏通常来源于生活,在群体活动中有要求每个人扮演起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与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形象、生动的参与其中,体验社会带给的各种情景,如;竞争、拼搏、失败、成功、合作、包容、分享、惩罚等角色的转换,充实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一个临时目标共同的“利益”促使参与者达成共识,并将个人技术、技能融入大群体力量之中。这样利于学生认识人际之间的交往,体验社会生活促进自我社会化发展。
三、小结
通过文献了解到发达国家对青少年的基础教育主要是从体育游戏入手。以体育游戏提高基础教育的交往能力与写作精神,如;新西兰课程大纲指出,学生应严格审视在教室、学校、社会中,应该从社团活动、群体游戏和体育运动等集体活动中,思考自己的人际交往以及他人的健康观和自身对他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的影响值。在群体活动中不但提高集体意识、社会意识,主要丰富社会知识与情感交流技能,方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学会评价社会与文化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影响,更主要的是会评价文化信仰、种族、生活背景与能力等。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传统体育课进行了改革,改变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的体育课程,按照国际体育教育课程发展趋势、三维健康观以及体育自身的特点,提出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把总的体育课程分为5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就社会适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其中就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涉及心理学学科,社会适应方面要提高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高玉祥,王仁欣.人际交往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2]熊茂湘.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社会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4):22
作者简介:1.钟洪珂(1990.09-),男,河南商丘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郝晶晶(1992.05-),女,河南商丘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