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旭 陈思维
摘 要: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在思想特点和行为逻辑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话语权角度分析,他们更加注重主体性、独立性和娱乐性的表达,形成了新兴的话语模式。这种变化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尤其明显,表情包的使用是其代表。这就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受到挑战。高校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要进一步掌握网络话语主动权,适应青年学生的话语模式,通过规划表情包在思政教育中的使用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吸引力。
关键词:青年新兴话语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 表情包 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b)-0236-02
在各种社会思潮与网络文化价值更为多元的背景下,以高校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在思想特点和行为逻辑方面较以往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话语权角度分析,他们更加注重主体性和独立性的表达,更加愿意追求话语的“娱乐性”,同时乐于对传统话语叙事权力主体进行温和的反抗,在青年群体中形成了新兴的话语模式。然而,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作用,与青年新兴的话语模式产生了冲突,迎来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
1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话语困境
1.1 “口号式”说教,“工具性”记忆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历史及社会现实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常常充斥着政治话语、官方话语和宏大叙事式的说教式口号,又由于受“工具理性”及传统考试形式的影响,使得学生们从进入课堂开始,就自动自发成为了记忆各种时间节点、重大事件的“复读机”式考试机器。“宏大叙事性”“过度理想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让学生没有办法从更加感性的层面去理解周遭的事件及社会现实,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脱轨,与学生真实生活脱节。
1.2 教师“一言堂”,学生“不发声”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是以教师“一言堂”的形式开展的。教师作为“绝对真理”“正确思想政治理论”的唯一传授者,通过“说理、分析、认证等”“独白式说教”,达到知识输入的目的。学生们无需也不想“发声”,话语诉求相对削弱,教师与学生是支配与服从的关系。不过现今,随着市场经济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物质流、信息流、文化流在全球范围内交汇,给传统的价值引导与沟通模式带来极大的挑战,表达个性成为年轻人彰显自我价值的诉求之一。青年诉求发生变化,而对话方式却没有变化,就会造成话语体系与客观情景的不匹配,造成思想政治课堂课程内容话语传授方式与学生实际思维方式割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被极大削弱。
1.3 授课形式单一,缺乏个性与创造性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授课形式较为单一。教师按照书中给出的目录及主要内容,制作PPT,照本宣科的形式多流行于大学课堂。对于社会热点的追踪明显不足。同时,共性教育多,个性教育少,缺乏对受教育主体个性特点的关注。传统的理论灌输,难以使升华至学生的内心及行动上来,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差。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思政话语困境,是历史及现实双重作用的结果,因此,也只能通过逐渐适应现实中正在崛起的新兴话语体系来解决。
青年作为网络亚文化群体的生力军,热衷于通过时尚前卫的方式,寻找自己的情感共鸣,表达自己的喜好厌恶。网络表情包的出現,极大满足了广大青年的种种情感诉求。通过“解构”“拼贴”“戏仿”等方式,颠覆了传统话语体系,促进了整个社会话语体系的更新。
网络表情包的兴起,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
2 从话语权角度分析网络表情包兴起原因
网络表情的流行,是年轻一代在网络中争夺话语,表达自我和反抗现实的过程。少年在使用网络表情时运用“拼贴”“同构”“戏仿”等话语规则,在话语层面上积极的争取社会地位和权利,同时网络表情也成为了青少年获得自我认同和构建自我身份的方式之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表情的创作和传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话语语境,因此网络表情也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中,日渐成为青少年亚文化争夺话语权的重要因素。
2.1 青少年对话语“平等权”的追求
网络上流行的表情包,多来源于社会知名人士采访、综艺节目、国内外影视剧片段等,这些网络表情包的使用可以是多频次多场景的,且贯穿到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达到的“狂欢化”的结果。在这场“狂欢中”,没有人高人一等,没有人可以完全指挥别人,人人都是参与者,是戏谑的对象,同时也是被戏谑的对象。人们通过“戏仿”“拼接”“重构”等方式,将卡通形象与人物表情进行拼接,将“公众人物”与“夸张形象”进行叠加,揶揄和讽刺常规意义上严肃事物,暂时消解社会等级和权力结构,打破阶级壁垒,否定身份差异,寻求身份平等的认同感。青少年通过这样的话语表达方式,用一种乐观的方式表达了对平等的诉求,和对固有权力及社会等级制度的否定。
2.2 青少年对话语“娱乐性”的追求
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必须承认,网络表情包在网络空间中比文字更具有娱乐性,同使用文字符号相比,以图像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网络表情包能够让使用者及观看者第一时间获得视觉上的理解和感悟。面对公共事件,青少年更加倾向于用戏谑性的方式(如表情包),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图像式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够提高事件的传播效果。由于网络表情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快速的传播能力,如果得以妥善利用,将大大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2.3 青少年对传统话语叙事权力主体的反抗
网络表情包文化的走红,不但在公共事件中通过娱乐化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在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夺得一席之地,其爆炸式的生产和传播能力,使其能抢先于主流媒体发声和表态,也在逐渐取代主流媒体的主导地位。相应地,面对社会事件或社会热点问题,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与及时性,青少年往往能够早于传统的权威机构发声,通过制作表情包表达对事件的态度,有时,制作而成的表情包本身就可以单独形成事件从而引起广泛关注。由此,主流与边界的区分进一步弱化。在此种趋势下,是否能够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表情包,将青少年蓬勃而出的创造力,为“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将一定程度影响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
网络表情包有其“创新创造”“勇于打破权威”“寻求个性解放与社会平等”等积极一面,但同时也存在“泛娱乐化”“重个体轻整体”“道德意识微弱,过度戏谑与反讽”等负面因素,如何在适应青少年中崛起的新型话语体系的同时,又保持住思想政治教育在主流价值引导方面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号召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语体系更新的诉求,正面迎来以网络表情包的出现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新型话语体系,二者的有机结合,也许会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3 合理规划网络表情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路径
3.1 了解高校學生话语特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
当代青年群体,追求个性、愿于表达,无法认同传统的“口号式”说教及“宏大叙事性”话语,热衷新颖及标新立异的词汇表达。在话语方面,有独特的个性追求。这就需要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能够抓准学生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纪念伟大思想家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宣传教育活动,可以结合马克思的生平,制作出一些列以马克思生平事例为主题的表情包,用马克思曾经说过的名言警句进行再创造,使广大青年在使用“马克思专属表情包”的同时,寓教于乐,更好地体会马克思的可爱与可敬之处,领会共产主义伟大思想的精髓。
3.2 把握高校学生发声需求,充分倾听学生声音
高校大学生群体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们不仅有对个性需求的表达,同时也热衷于网络文化作品的自主创作、使用和传播。通过对图像、视频、文字的“拼接”“解构”与“重构”,他们所创造出的网络表情包拥有强烈的群体色彩,充分表达了对社会事件话语权的渴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学生们对话语表达的渴望,带到课堂中来。可以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利用制作表情包的形式,将对社会及历史事件的看法融入其中,并在课堂上或者利用网络公众号的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大家的交流及教师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社会历史与现实事件产生更加浓郁的使命感与参与感。
3.3 明确群体话语引导方向,做好价值引领工作
网络表情包的运用,其最大的变数在于话语方向的引导。由于青年学生年龄较小、阅历及社会经验也并不十分丰富,其对社会事件及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把握还存在不成熟的地方,在网络表情包的制作及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跑偏”的风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尊重、宽容青年群体话语表达权的同时,做好价值引领工作,努力增进青年群体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价值共识,在主流意识形态和青年话语创作之间保持平衡。
正如人们所说,网络语言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既存在机遇,又面临挑战。网络表情包作为网络语言的特殊形式,也如是。将网络表情包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努力将其消极作用控制在最底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时俱进的的教育,讲究的是对新形势的探索以及新问题的解决。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育理论,更要对时代背景、教育环境、教育载体及受教育者具体实际展开分析。网络时代,青年话语体系的崛起,无疑为我们当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路径,而我们也理应抓住这一变化,“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吸引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 徐慧,文琳.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J].文教资料,2017(12):114-115.
[2] 郭履腾.网络人际传播场景中的表情图像研究[D].山东大学,2017.
[3] 高二坡.娱乐还是审美——谈文化的“泛娱乐化”[J].宿州学院学报,2006(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