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香伟
摘 要 赏识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性,在音乐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體地位,教师对学生应公平相待,真诚地鼓励和赞扬。本人依据在音乐课堂实践中的认识和经验,提出了运用赏识教育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赏识教育;音乐教学;必要性;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DF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2-0118-01
赏识是指对人的才华和能力予以认可,加以重视和赞扬。赏识教育就是施教者通过对受教育对象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等充分肯定和心理暗示,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认可。我们形象化地称之为“点赞教育”。赏识音乐教育就是将赏识教育手段运用于音乐教学当中。
一、赏识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在其才能教育中谈到“教育是一个伟大的词,它包括‘教和‘育两个方面”。教师不但要做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更重要的在于“育人”,达到教学相长。在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主体性的最大程度的发挥,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公平相待、真诚鼓励和赞扬。在考虑教学内容和结果的同时,要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基源出发,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就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而言,赏识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也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国家教委师范司的马立先生在《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的报告中,把教育概括为“是一个能让学生领悟到一些东西的过程;是一个能让学生潜能开发的过程;是把固化的文化激活的过程”。怎样“激活”如何挖掘“潜能”,音乐教学过程中更应贯穿赏识教学方法。教学主体观的位置“转变”,从偏向少数优秀学生转向全体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学生为主体参与为中心的模式转变。赏识教育在这种教育方式的转变中起着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在褒奖中获得自信,减少了学习过程中压力和自卑感,增加了教师的亲和力,融洽了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也会变得更加轻松默契。
二、运用赏识音乐教育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赏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也是一门教学艺术,还是一种教学理念。要在教学实践中真正使其发挥作用、获得成效,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依据笔者在古筝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运用赏识音乐教育主要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爱心原则
罗丹曾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赏识音乐教育就是要用善于发现优点和潜能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美。音乐赏识教育使得受教育者愉快主动的接受知识,使得教师更有效施教。音乐的“快乐”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和爱心去感化激励学生;教师则抱着对生活、对职业的热爱,融入音乐教学。著名教育家铃木说过:“所有的孩子都能培养到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高度,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的音乐家,我们必须给他们创造一流的音乐环境,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从这一原则出发,赏识教育在师生和谐的环境下得以生根发芽。
(二)适度原则
本人通过各种形式的问卷调查了解到,家长对于赏识教育的作用持有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家长担忧“表扬”会孩子骄傲自满的不良心理,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增加依赖心理;缺乏主观判断,变得脆弱不堪,难以承受失败的打击。
当然赏识并不等于过分褒奖,过分表扬会使学生中间产生不公平的落差感,使“差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降低学习兴趣,产生对的抵触和逆反情绪,同时,也容易助长“好学生”的自负心理,引发一系列负面问题。
我也就此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曾经对学生做过一次测试,让所有的学生三周弹三首难度基本一致的作品,每周对学生进行不同程度地表扬。结果显示:利用适度褒奖方式对受教育者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内部动机变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学习模式。因此,适度的褒奖是在音乐教学中使用赏识教育的关键。
(三)复合性原则
音乐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不是反对学生在练习作品时不接受挫折训练,否定惩罚,忽略错误。教育者应该认清赏识什么,怎样赏识,如何在批评教育过程中贯通赏识的理念。施教者在批评教育中讲求艺术性,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指出缺点和错误。教育不是要改造人而是要唤醒一个人的意识,惩罚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惩罚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以虐待、打击为目的的,将惩罚扭曲的理解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类带有暴力色彩的惩罚方式,使得孩子的内心埋下挥之不去的阴影,甚至会激起孩子们的反感乃至反抗。这样非但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还使得矛盾更加激化,甚至酿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作为一位音乐教育者,我认为对待学生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会他们从零开始学习走路,教会他们呀呀学语。教师要给学生一点阳光,让他们灿烂无比。学生在感受和欣赏音乐美的同时,让音乐的美陶冶感化他们的心灵,伴随他们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2]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