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
摘要:一直以来,文言文教学让语文老师感到棘手,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压得师生喘不过气来,文言文教学在起步之初就已经让学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本文就文言文教学做了反思,并从教学策略、目标设定、教学方法和内容选择四个方面阐述了让文言文教学灵动起来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方法;灵动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53-2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学鲁迅文。教师有“三怨”:一怨文言教学要求太模糊;二怨学生懒惰;三怨学生没兴趣。事实上在文言文教学中确实也存在着教师一味灌输;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压抑等问题。为了实现“教得灵动,学得轻松”,让师生对文言文的教学“不怕、不怨”,笔者以为可以考虑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一、追求教学策略的灵动
思想决定行动,理念决定策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教学策略上作出准确定位,那就是教学中要追求“文”与“言”的结合。“言”是“文”的载体,“文”是“言”的归属。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积累“言”的知识,更要引导其对“文”的理解,教学中应该是“文”与“言”的统一,两者不能割裂,比如在文言教学中的先翻译课文再理解课文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将“文”与“言”割裂的做法。
二、追求教学目标设置的灵动
文言文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单一,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特点上,还应从诵读、语言、形象、思想、情感等多方面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多层面的能力的培养和熏陶。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文言文的教学目标仅仅设置为“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体会文章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的目标设定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
三、追求教学方法的灵动
任何教学方法都应该是千变万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才有灵性,才能让学生始终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兴趣,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在教学中随意胡来,文言文教学还是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文本的特点注意以下原则:一是导与学的结合,二是诵与悟的结合,三是读与赏的结合,四是学与练的结合。
1.导与学的结合
这里的“导”是指教师的主导,这里的“学”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不是教师掌握主动权的“满堂灌”,教师的指导是一种适时的恰到好处的点拨。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不能剥夺学生自主学习与体验的机会,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性体验。
2.诵与悟的结合
文言文教学中为什么要注重“诵”?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的,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我国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书面语言的特点是严谨规范,对于离我们比较久远的文言文而言,加强“诵读”则能把握其语言习惯和特点,积累语感,便于理解文意。而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都道出了“诵读”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由口入心、琢磨和体验的过程,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对于理解文意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可以施行多种朗读训练。教师的范读、学生组与组的竞读,生与生的比读,甚至是同一个同学的前后比读,或者分角色朗读或者是在老师带领下的跟读、或者是采用一个学生读一个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朗读时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學的、有针对性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读准字音、读清句子,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在读中粗知大意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这样学生在朗读时就会增加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
诵读的过程离不开“悟”。诵读不是开口一味的乱嚷,这样的嚷是聒噪,于理解文章内涵意义不大。诵读要与会意密切结合就更容易在深层次上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如《陈太丘与友期》中对于“诵”与“悟”的灵活处理。元方与友人的对话就可以让学生同桌分角色朗读,并要求学生边诵读、边意会,力求使自己沉浸在文中所创设的意境中,读人物语言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这样读与悟的结合,学生的学习会轻松很多。
3.读与赏的结合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文言文教学是一中文学教学的观念。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作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文言作品的整体美感,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理应成为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文言文教学中离不开“赏”。
比如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在“读和赏”这个原则的指导下,笔者是这样处理这个问题时的。学生在朗读第三语段时“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这一句时,可提问:“一般情况下,‘负者背着东西走累了,需要歇一下;‘行者在走的时候被美景感染,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来,那么把原文‘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改成‘负者休于树,行者歌于途行不行?”
通过师生的双向交流,学生的互相讨论,可以明确:负者之所以能“歌”,行者之所以要“休”,是因为他们被醉翁亭的美景所感染了,于是负者忘记了劳累,行者要坐下来赏景。像如此的语言品味法一定能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充分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做到了有“言”也有“文”。
4.学与练的结合
对于文言文学习而言,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常见句式是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重点是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掌握,更是促使知识的类化,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通过归纳整理,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最终达到自学课外浅易文言文的目标。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的理,学了知识不梳理,知识间就建立不起某种联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的过程应该是只是梳理的过程,是举一反三的过程。
光学不练,达不到巩固的目的。“熟能生巧”的道理谁都知道,卖油翁的“熟”也只是相对于在某一个方面而已,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实在是太多,学生又有多少时间去训练呢,去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呢?显然在有限的时间里,蛮干肯定是不行的,因此所谓的“练”一定是巧练。遵循学与练的统一,而且需要由浅入深地科学地练。选择练的内容,学什么,练什么,练习要有针对性,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练,结果适得其反。
四、追求教学内容上的灵动
文言文教学的灵动还体现在对文言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一篇文言文而言,可以选择学习的角度很多。教学中一般遵循由主到次,由此及彼的原则。选择的角度可以多样,可以同类迁移,也可以逆向迁移。以《杞人忧天》为例,在教学内容的灵活处理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
一是从“杞人忧天”作为一则寓言故事的角度,再选一则寓言故事,体会寓言这种文体的特点。二是从这个寓言故事表现的主题的角度,谈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杞人?三是从“忧天”的行为上看,古往今来,人们身上“忧”的情绪从没有间断,忧己,忧人,忧国,忧民,忧世界、忧人类……你觉得这样的“忧”与杞人的“忧”有什么不同?四是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必要的担忧,而生活中很多的成语或谚语都告诉我们人要有忧患意识,找出几句来,并说说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任何一个角度的选择都能将对文本的学习引向深入。
总之,追求文言文教学的灵动,首先需要教师在理念策略上先行,其次在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中讲究灵动的方法,讲究内容的灵动选择,有了这样的策略和行动,也许离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灵动这一目标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