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短小精悍,但教好寓言却不容易,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小故事,体会蕴含其间的大道理,是教师需要探索的一门学问。
关键词:语文教学;寓言;途径;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6-05
課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润语文主张下的朗润乐学课堂建构的研究”(GS〔2016〕GHB045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玉花(1973—),女,甘肃兰州人,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最近,在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组织的反刍式教研活动中,我们低段教研组所有成员对《坐井观天》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则寓言,借助形象有趣的对话展开情节,给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寓意颇深的故事。本文围绕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深刻的道理。文章寓意对于七八岁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课前我了解到:二年级学生,已经阅读过一些寓言故事。但是,相对于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阅读寓言中寓意的初步理解,即“可笑之处?错在何处?何为正确?道理何在?”学生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常担任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我来说——简单背后不简单啊!
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教材解读须深入,团队互助智慧多,教学预设要充分,课堂生成有惊喜。整堂课,我教给学生读懂对话的学习策略:练读—质疑—讨论—分角色读,让学生自助、互助,他们读、画、议、读,我适时补助、续助,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学习效果良好。
作为虚构的寓言故事,其情节推进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按顺序叙写式和角色对话式等。如《守株待兔》《狐狸和乌鸦》《亡羊补牢》等篇目。《坐井观天》这篇寓言,就是角色对话式。学生已经知道一问一答为一次对话。在备课中,我发现,本课三次对话很有意思。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三次对话,第一次“哪儿来”“天上来” 是即问即答式。又隐含“你为什么要从天上飞下来,落在井沿上?”的疑问,而小鸟的回答“ 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很好的回应了这个问题,又自然引发了下一次对话,聚焦“天有多大”的争论。第二次对话青蛙和小鸟摆出观点,双方截然不同,形成对比。摆观点时双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和肯定自信的语态跃然纸上。第三次对话继续深入,各自说明理由。指导朗读时,我正是引导学生抓住两个意味不同的“笑”,紧扣“坐在井里,不会弄错”“ 是弄错了,跳出井口”回应开头,找到原因,判断谁对谁错。这种对课文对话层层递进的解读和朗读指导,抓住了重点,读出了言外之意,为理解寓意做好了铺垫,也为分角色朗读打好了基础。
在朗读课文过程中,为更好地理解寓意,并进行全面看问题的思维训练,我针对主干问题“青蛙与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看法?”,做了如下处理:用书本卷成纸筒看黑板,看到的黑板有多大?实际的黑板有多大?当堂体验因视线被遮的局限,不能看清事物真实的面目。再回读第一自然段 ,用上“因为……所以……”,句式练说,思维梳理,初步体会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有限的寓意。读完课文,抓住时机补白续编第四次对话: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带上了不同的语气,或兴奋,或大吃一惊,或不好意思,创造性地练习对话,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我们(青蛙)要学会全面看问题,不能盲目自信、自以为是,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本课有8个生字,我重点指导了“信、沿、答”3个字的书写,尤其对“信”,增加了字理识字的内容,了解字形演变,知道它是会意字“人言为信”,《说文解字》中讲:信,诚也。诚实,不欺骗。结合我校校训“崇文、尚德”,我对“信”的文化内涵做了简要阐释——诚信为本,自信豁达。从课上学生的反应来看,识字写字效果非常好,祖国汉字的传统文化深深吸引了学生,在文化浸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从低年级就夯实我校“立人”文化的根基,在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点点滴滴积累。
作为教师,解读文本应有新眼光,力求有新发现。引申来讲,题目中的“坐”还有坚守、常驻不动、长期停留的意思。我对成语“坐井观天”进行了发散、开放练习,积累了它的近义词“井底之蛙、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等,和反义词“见多识广、纵览全局、高瞻远瞩”等。在结课时,用我外出学习,不做保守的井底之蛙的体会和收获举例,风趣幽默。最后,我拓展延伸,出示成语出处:“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韩愈《原道》)布置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准备与同学交流的任务。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激发全体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
的确,小小寓言,就是一道看不完的风景,就是一篇读不尽的故事,蕴含哲思,学问多多,意味深长。
参考文献:
[1]李瑛华.小故事里的逻辑大学问[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8):14.
[2]朱昌元.用新眼光读老课文[J].语文知识,2017(1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