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兰兰
(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贵州 安顺)
初中九年级人教版教材中化学实验综合复习,是学生学习完教学内容后初步掌握的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学会基本的实验知识复习与归纳,实验过程的理解与基本探究方法,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综合复习中,重点解决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的实验方法掌握,并会用基本的实验知识与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习这门学科基本的研究手段和方法。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有效进行的基础,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原理和基本方法是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能力,特别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与学生一道分析清楚实验操作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基本原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并在实验复习过程中融会贯通,正确应用于实验知识的复习与掌握中。
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正确的实验方法、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本节课因为是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采用的教法主要有案例分析法、讨论教学法、实验演示法。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通过知识的再现,学会归类复习法、分组实验法和合作探究法,以达到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会实验知识的分类和不同类知识的复习方法。
准备6组(每组6人)常见实验仪器:(1)酒精灯、试管、烧杯、集气瓶、量筒、漏斗、试管夹;(2)蒸发皿、燃烧匙、锥形瓶、天平、长颈漏斗、铁架台、坩埚钳。
(附:匹配试管的单孔带导管橡皮塞,匹配锥形瓶的带导管的双孔橡皮塞。)
教材中常见的仪器主要有试管、烧杯、量筒、酒精灯、集气瓶、滴瓶和胶头滴管、铁架台、漏斗、试管夹、玻璃棒等几种,在复习中,要通过相关的案例和实验,让学生知识这些仪器的基本用途和注意事项,并掌握这些实验仪器的基本应用。
方法: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采取对不同容器的加热方法和固体、液体的取用,对仪器的性能和使用原理进行归类,并让学生通过分析和归类进行总结,最后对常见的仪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达到正确认识和使用的目的。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不同的图表(图案)和药品的使用安全规定,这是复习化学实验知识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学生感觉到比较烦琐的内容,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总结规律,注意方法,使操作规范安全,符合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方法:在指导学生复习化学实验安全常识的时候,采用归类比较法,对化学药品的取用要注意“三不”原则,对用剩余化学药品“三不”原则;对强酸强碱的使用要注意的相关原则,对安全标识结合生活实际的记忆理解等。
针对九年级化学实验代表性的三个基本实验(氧气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氢气还原氧化铜),通过不同的装置让学生比较药品的取用和装置的区别,并提出在实验中的不同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装置组装和不同气体的收集方法,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分类方法,分析相似性和不同性,对不同的装置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原理,正确使用装置。
方法:学生讨论气体收集方法分类,看图归纳,自主分类复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空间,及时反馈效果。
实验探究主要探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在化学实验探究问题中,主要体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1)与元素化合物部分知识有密切关系(掌握化学用语);(2)往往起点高,落脚点低(克服心理障碍);(3)注重实验设计创新(节能、减排、除杂等)。这些问题均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
方法:通过中考相关题型和案例,让学生知道题目设置的知识点是什么,考查的内容是什么,起点是什么,落点在哪里,调用已经复习过的实验基本原理和知识进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效解决问题。
(1)实验仪器(核心点)。
(2)实验操作(共性点)。
(3)实验探究(突破点)。
采用小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从基本实验仪器→典型基本操作,由学生亲自动手→再上升到实验探究的难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实验操作步骤采用视频播放形式,既节约时间又能突出重点,还能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复习课上“短平快”的复习方法。
教学设计主要思路是针对复习方法的探索,使实践性的意义更大。所以虽然各种实验题型,知识结构上尚不能做到精益求精,面面俱到,但如果能够通过新课型的尝试,让学生领悟到化学实验的高效复习方法,并触类旁通加以灵活运用,这就是我在复习课上想要达到的目的。
开始→提出问题,寻找实验复习切入点→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掌握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化学实验安全常识的理解和记忆→展示图表,通过网络了解最新实验安全常识→学生分组实验→交流讨论→中考实验探究性问题分析→点评学生对实验分类复习→教学总结及反思→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