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幼儿园 俞建英
一次午餐时间,孩子们看到香喷喷的菜上撒着葱花,有的皱起了眉头,有的很不情愿地将葱花一粒一粒挑出来,“我最讨厌吃葱了!”“葱真臭啊,为什么菜里要放上葱啊,真麻烦!”这时候,甜甜对小朋友们说:“你们都错了,其实葱是好东西,我妈妈会做葱油饼,可好吃了,而且很有营养呢。”听了甜甜的话,小小也附和着:“是的,我喜欢吃葱的。”听了孩子们的议论,我问大家是否知道“葱长什么样”“制作食物时为什么要放葱花”“小朋友吃了有什么好处”,孩子们纷纷摇头。
于是,在孩子们一脸疑惑中,我们来到幼儿园的小菜园观察葱。孩子们发现葱是空心的,像吸管一样。接下来,我们自然而然开始用葱制作点心。孩子们轻轻掐下一根根葱,学着老师的样子把发黄的部份摘掉,冲洗干净,再把它拧断,变成一粒粒小葱花,夹到两张饺子皮中间用水粘牢,就可以下锅煎葱油饼了。最后,孩子们品尝着自己制作的葱油饼,别提有多开心了。以后午餐,再也看不到孩子将葱花一粒一粒挑出来了。
一粒葱花、一根萝卜、一颗鸡蛋都与孩子们的生活相关。我们应该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坚持儿童的视角,和他们一起走进田间地头,了解各种植物的特征及生长变化,享受着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美好。
糕点铺里那些造型各异的饼干、诱人的披萨常令孩子们迈不动腿。幼儿园为小厨房配备了烤箱、微波炉、榨汁机、面条机等厨具,让各种美食走进幼儿园成为可能。反思这些“高大上”食品的制作过程,我们发现,准备的食材很多是半成品,有的制作工序、材料配比要求比较高,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动手需要。
在选择何种食材时,我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符合幼儿园卫生保健要求,严格消毒制度,不做生冷凉菜;2.制作工序简单,所用时间适中;3.制作材料获取方便,幼儿易于操作;4.结合季节、节日等选择美食;5.注意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选择食材。
因此,我们更多地选择那些孩子在自家厨房就能见到、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菜市场选购的食品。这样的食品更“接地气”,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要做到这一点,光靠幼儿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常常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因此,我们除了定期开展亲子美食制作活动,还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设更多的感知、实践的机会,并做好孩子的榜样。
比如,小婕是个非常挑食的小女孩,特别瘦小,每到吃饭时间小婕就愁眉苦脸,尤其是面对蔬菜。于是,我们决定从选购蔬菜入手。首先,带领孩子们来到小区菜市场,挑选各种蔬菜,鼓励孩子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再让他们帮忙择菜、洗菜,孩子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接下来,老师要变魔术了:将萝卜、香菇、芹菜切成小丁状,和肉末搅拌在一起,原来是要包饺子呀。孩子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包起来,最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别提有多美!小婕看了看小伙伴,再看看自己碗里的水饺,开始埋头吃起来,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放学时间,小婕开心地告诉外婆:“我今天吃水饺了,里面有萝卜、香菇,还有芹菜,可香了。”
有了这次成功的体验以后,外婆常常带小婕去市场买菜,做饭时就请小婕去厨房帮忙。小婕的爸爸也改变了很多,日常购买的食材品种越来越丰富,吃饭不再是小婕全家头疼的问题。
一般,幼儿园都会制定一张活动安排表,班级轮流去小厨房活动,相对固定时间,便于班级老师根据需要提前做准备。可是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厨房体验活动与班级课程开展不能同步。于是,我们尝试让老师们根据班级需要相互协商,灵活机动安排时间。
为了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活动时间,小厨房活动一般安排在上午。但是,很多时候,孩子们吃过自己动手做的美食,在接下来的午餐时间就没有了胃口。因此,需要班级老师提前思考,统筹安排。比如,如果制作的点心量比较大,就可以将活动安排在下午。这样,孩子们既可以在放学时间邀请家长和自己一起分享,也可以带回家和家人分享。如果制作的美食可以让孩子当早点吃,那就可以将活动安排在早晨来园后。只要是服务于孩子的需要,一切调整都是可行的。
小班孩子动手能力相对较弱,需要班级老师更多的指导,开展一些“大带小”活动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让中大班孩子带着弟弟妹妹去洗手,仔细检查弟弟妹妹的小手有没有洗干净,带着弟弟妹妹搓汤圆、剥豆子、择菜等等。
开展小厨房课程不应该只停留在让孩子动手操作层面,更应让孩子懂得分享、感恩。每次制作美食,我们都鼓励孩子们多制作几份,然后带领他们来到幼儿园每个角落,为辛苦工作的园长妈妈、保健阿姨、厨师叔叔、门卫爷爷送上我们亲手制作的美食。
总之,什么样的课程才是有价值的呢?需要我们本着“材料简单、操作方便、重在创新”的宗旨,着眼于儿童整体发展,立足于儿童立场,开展以儿童为中心的真实践课程,为帮助儿童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与文明生活方式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