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泰国电影《天才枪手》透视网络语境中校园题材电影的多元融合

2018-03-25 09:31
电影评介 2018年20期
关键词:警匪片天才青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大众文化的喧嚣为代表的网络文化、视觉文化迅速崛起,新的媒体传播格局逐渐形成。互联网语境下的当代电影从传统的单一艺术形式,逐渐融合传统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等新媒体,形成以网络电影、手机电影、IP电影等为代表的融合媒介形态。互联网时代所独具的大众化、虚拟化、图像化以及多元化,成为最突显的文化特征。兼顾媒介身份的电影,作为一种蕴含深厚民族精神、社会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艺术门类,受到了互联网时代各种文化风潮的影响。电影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文化观和道德观不断受到冲击,电影消费主体的文化品味、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为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电影创作呈现出了多元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其影像风格更独特、时空建构更复杂、叙事更碎片化、题材和类型更多元化。电影创作在迎合着观众的同时,引领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在多元融合的互联网语境下,中国电影市场日益蓬勃发展。

电影《天才枪手》剧照

一、当前国产校园青春题材电影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自2011年底《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电影的大热,各类校园青春题材的影片就纷至沓来。2013年的国内电影市场更是刮起一股强劲的“校园青春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高达7亿。同年,《中国合伙人》《小时代》《青春派》等电影集体亮相,而后经2014年《大宅男》《同桌的你》《匆匆那年》、2015年《我的青春期》《左耳》《既然青春留不住》《何以笙箫默》《夏洛特烦恼》《少年班》《万物生长》、2016年《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谁的青春不迷茫》《七月与安生》、2017年《小情书》《青春逗》等电影的上映,这股 “校园青春风”一直持续不断。究其原因,还是受众的需求。当下网络消费的主体正是从十几岁到三十几岁这一青年化的受众群体,他们正在经历或刚刚经历过校园生活和青春时期的美好与阵痛,对校园、青春的这些字眼有着鲜活的记忆,期望在影像消费中找到共同话题,集体凭吊自己曾拥有的青春。受众的需求自然带来了校园青春题材电影市场的繁荣。但这样催生出的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校园青春题材电影的扎堆出现,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粗制滥造、价值观畸形,如《何以笙箫默》的扑街、《小时代》的拜金主义。曾有人戏说国产校园青春电影很是重口味,要么是泡妞、要么是打架、要么就是堕胎。导演张一白曾说,中国的青春片总以一种强烈的成年人视角来表达,以成人化的趣味来迎合观众心理。这些错位,失去了“校园青春”这一题材本有的纯净和清澈,以致当下这类国产电影的市场低靡,电影的创作存在严重问题。

目前,我国“校园青春”题材的电影创作,因过度追求市场票房,极力追求影片的“娱乐性”,最终致使大部分影片出现“类型高度同质模式化、人物形象扁平单薄符号化、叙事内容虚假浅薄化、主题思想主观偏激薄弱化、视听语言简单生涩板式化的问题”。像《我的青春期》《同桌的你》《左耳》《匆匆那年》《小时代》系列、《何以笙箫默》等影片,讲述的是单一、相同的校园恋情或步入社会的爱情故事,而没有去书写校园恋情以外的更为丰富多彩的青春生活;像《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小时代》等影片,是由四个人物来架构封闭的程式化的线性叙事,而没有去编织更为丰富、开放的非线性叙事;像《我的青春期》这类影片的“青春怀旧”、《左耳》这类影片的“青春疼痛”、《中国合伙人》这类影片的“青春奋斗”等主题的陈旧延续,而没有去拓展原本就属于青春更多维度的新主题。并且大多数这类题材的影片借以青春期的抽烟、喝酒、背叛、暴力、堕胎等这些肤浅的不良行为来诠释“多彩”不羁的青春,而没有去探寻、捕捉、揭示处在青春期这一群体的心理、情感、思想等深刻且值得反思的深海地带。

此外,这类题材电影的创作还存在着“传递的价值观不够清晰、不够正能量”的问题。美国电影批评家沙兹曾这样描述电影:“不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电影的主要魅力和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电影实际上在协助公众去界定那迅速演变的社会现实并找到它的意义。”众所周知,互联网语境下的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形式,具有强大的传播思想的影响力,一部好的影片小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品行、思想,大到可以凝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力量;相反,一部充斥着负能量的影片可以诱发人步入歧途甚至走向死亡。特别是“校园青春”题材电影,这类电影的受众群体大多数是处在成长时期的学生,这一群体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时期。因此,“校园青春”题材电影传递清晰、正确、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校园青春题材类电影在价值观传播上大都存在着模糊、偏差和不足。比如在《我的青春期》这部电影中,表现赵闪闪和李春霞之间懵懂而痛苦的青春时光之后,没有清晰地传达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缺少对“青春”这一主题的深度思考;在《万物生长》《大宅男》等电影中,在表现男女“性”和“欲望”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在电影《年少轻狂》中,从开始就抛出了“青春不是用来回忆的,而是用来挥霍的”这样的宣传语,并且用“我们都曾年少轻狂过,也都正在经历着年少轻狂”来与影迷进行对话;在电影《匆匆那年》中,出现了“我学会了抽烟喝酒,却学不会天长地久”“恕我年少荒唐,还你似水年华”这样消极的台词。如何使我国的“校园青春”题材电影,在保持电影商业本性的前提下,提升影片的艺术性、思想性;如何在这个追求“娱乐至上”、求新求异的互联网时代,创作出优质的电影作品,是当前我国电影创作者共同面临的考验。

二、电影《天才枪手》的类型多元融合及策略分析

泰国影片《天才枪手》堪称近年来校园青春题材类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成功范例。影片由2014年SAT亚洲考场作弊案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位天才女高中生帮他人作弊而谋取暴利,最终选择主动投案自首、改过自新的故事。该片无论从编剧、表演、镜头设计,还是从声音、剪辑等方面来评价,都能体现出团队精湛的艺术水准。自2017年上映以来,影片赢得了极好的观众口碑和巨大的票房成功,是泰国年度票房冠军,在香港和台湾上映也创下了泰片记录,在内地(大陆)仅仅上映10天票房就突破2亿元。影片最出彩之处是在创作中将犯罪片、谍战片、冒险片、警匪片、武侠片等多种类型的元素,创造性地巧妙融合于“校园青春”这一题材中;把考试作弊这一校园事件,制作出了横跨两大洲作案的谍战片质感;更难得的是,在青春成长主题中,融入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复杂、尖锐、深刻、值得世人反思的社会话题,比如单亲家庭、贫富差距、教育体制、社会制度甚至人性善恶等诸多问题,最终把“成功没有捷径”“知错就改”的正确价值观传达给观众。影片的成功正得益于这种在题材和类型上多重元素融合的创作思路,契合了互联网语境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天才枪手》这种多重元素融合的创作思路,可以为正处于创作瓶颈期的国内同类影片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电影中多重类型元素的有机融入

影片《天才枪手》在“校园青春”这一种题材中融入了犯罪片、冒险片、谍战片和警匪片等多种类型元素,不仅使所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叙事更加形象生动,还打破了该类型电影已存在的程式化刻板印象,更好地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观影审美需求。比如,影片中把四个主人公的出场以犯罪片的方式表现,把作弊前的行为状态以冒险片的方式表现,把女主人公在考场手指敲击桌面传递答案的场景以谍战片的方式表现,把STIC考试的负责人在悉尼地铁追逐逃跑的女主的段落以警匪片的方式表现,把女主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记忆答案的片断拍出了武侠片中高手在意念中较量的“超然”的境界。此外,影片中演员的许多面部表情、眼神及动作的特写镜头,都融入了犯罪片、冒险片、谍战片和警匪片的表现手法,再配以考究的声音,使得这种多重类型元素的融合更为完美。

犯罪片元素的融入,影片开始几个主角的出场方式酷似犯罪片里的罪犯入狱登记时的场景。比如,几个主角的自我申诉和在答题卡上写下他们各自的姓名。冒险片元素的融入,在女主第一次帮同学作弊的那一段落中,人物的面部、笔、橡皮擦、答题卡、试题、鞋子、黑板擦等这些镜头的特写在令人紧张的钟表声和富有节奏感的音效中快速切换,极其有力地突出了“冒险”的情形,使得很小的一个作弊过程产生出了极强的戏剧张力。这种多个特写镜头在令人紧张的音效下的快速衔接,也是冒险类型影片的惯用手法。谍战片元素的融入,在全年级一起统考那一场戏中,女主被示意有同学在抄她的答案以及女主和同学之间通过彼此的“手语”来进行对话的镜头,把考场上那种“无声谍战”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女主用右手敲击桌面以此给同学传递答案时,特别采用了谍战片中常见的电报机发出嘀嘀声的音效,更加凸显出那种令人紧迫、窒息的氛围,也创造性地塑造出女主天才般的“编码”作弊才能。此外,还有一处经典的谍战片桥段,就是在影片最后女主去看已被抓住的同学那一幕,没有任何台词,没有任何声音,两个人只是四目相对,这一幕像极了谍战片中两个地下党人临危时分彼此无声的嘱托。警匪片元素的融入,两个天才在悉尼STIC考场的那张戏,警匪片的影子呼之欲出。女主手握铅笔和橡皮擦的特写镜头配以子弹上膛的音效,简直就是一个手执“重武器”的杀手登场。而考试负责人一开始的出镜,就被塑造成了“警探”的形象。比如他在一开始讲话时,他的头后面酷似警徽的标志,还有对他的身材、面容、着装、腔调等的表现,都在刻意塑造一个警察的形象。考试负责人敲厕所门的情景更像是警察在敲嫌疑犯的家门。特别是考试负责人和女主在地铁里追逐的那一场戏,更像是迈克尔·曼执导的《盗火线》中阿尔·帕西诺饰演的警察追杀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匪徒的翻版,最终把“猫捉老鼠”的惊险、紧张的情形完美地表现了出来。武侠片元素的融入,女主角在悉尼考场上的最后片刻,为了表现她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记忆答案的“超然”境界创造出一个新的时空,此时相信观众会有中国武侠片中武林高手意念决斗的既视感,比如电影《英雄》中长空与无名的棋亭对决的场面。《天才枪手》将犯罪片、谍战片、冒险片、警匪片、武侠片等多重类型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将一个考场作弊的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悬念迭起,更将影片升华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赋予这部校园青春题材的影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多重类型元素有机融入电影中的策略分析

首先,剧本自身要潜藏多种类型的因子。《天才枪手》是一部关于高中生跨国考试作弊的校园青春片,其自身潜藏着犯罪片、冒险片、警匪片等类型片的因子。跨国作弊本身就蕴含着冒险、犯罪、追捕的可能。只有剧本自身潜藏着多种类型因子,才可能把多种类型元素很好地融入进去,否则即使硬性融入,也很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才枪手》剧本自身所潜藏的多种类型元素的这一性体,就为创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因此,剧本的遴选和改编是导演能否成功融合多种类型片元素的关键所在。

其次,深入挖掘剧本中可以进行融合的“潜藏地带”。影片《天才枪手》中“把女主通过右手敲击桌面以此给同学传递答案”和“影片最后当女主去看已被抓住的同学”这两处融入了谍战片的类型元素,第一处可以轻易地想到谍战元素,但是第二处就需要通过深入地思考和用心地体会当时环境下男女主人公的危险情景,才能把谍战片中“无声的对视”这一元素引用过来。“女主去看已被抓住的同学那一幕”以谍战片的方式表现,很好地体现出了创作者的艺术造诣,较之第一处也更能打动观众。

第三,声音是影片多种类型元素得以有机融合的最佳着手点。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声音和画面在电影中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声音有时比画面更能使观众为之动容。许多导演常常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画面上,故而怠慢了对声音的研究。创作者给予声音足够的重视,是影片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石,这也是值得同类影片学习和借鉴的。《天才枪手》中,声音的使用是类型片元素得以完美融合的关键所在。影片一开始几个主人公各自的出场方式在“嘭”的一声之下巧妙地转移到犯罪片的既视感上,为后面的剧情奠定了很好的基调。女主用右手敲击桌面以此给同学传递答案时,音效直接采用了谍战片中常见的电报机发出的嘀嘀声,把传递答案的紧张氛围顺理成章地转移到地下党向外发秘密代码的谍战片的既视感上。女主在上STIC考场前手握铅笔和橡皮擦的特写镜头加之子弹上膛的音效,巧夺天工地转移到了警匪片的既视感上。除了以上三个例子外,片中还有多处都是通过声音使得多种类型元素融合得天衣无缝。如果说《天才枪手》将犯罪片、谍战片、冒险片、警匪片、武侠片等类型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其大获成功,那么声音的创造性使用是这种多元融合成功的幕后推手。

结语

互联网语境下,浸淫于网络文化、视觉文化的受众对媒介的消费更加多元化,电影观众对于影像消费也趋于复杂多变,这也给电影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我国电影的创作支撑日益蓬勃发展中国电影市场,如何避免电影创作过度注重娱乐、缺乏思想深度、缺少原创精神等弊病。泰国导演纳塔吾·彭皮里亚的《天才枪手》为我国的影片创作打开了一道门,在一部影片中类型元素多元融合的创作手法值得学习和借鉴,导演纳塔吾·彭皮里亚所具有的创新精神更值得标榜。当下的电影创作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与大众需求、社会发展同步,电影创作者只有以追求高质量的影片为目标,不断开拓创新,以满足观众多元化审美需求,才能在互联网语境下社会文化融合的大潮中乘风破浪。

猜你喜欢
警匪片天才青春
天才or怪咖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拆弹专家》逆袭五一档,这是香港警匪片复兴的开始么?
青春献礼
从电影《窃听风云》看香港电影新模式
青春不打烊
《东方电影报道》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