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星 乔丽 吴闯
摘 要:学校从“崇文尚武,立德树人”的核心办学理念中凝练课程理念,以全面普及、专项提高和个性需求满足三方面为出发点构建了“ABC+1+X”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规范化、大课间活动常态化、班级联赛草根化、社团活动专项化、文化活动综合化“五化”来实施课程内容,制定了全面细致的课堂教学分级评价标准和X课程评价标准,从环境营造和师资培养一硬一软两方面入手完善课程实施保障机制。实践结果表明,开发的校本课程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体质健康,还让足球活动在校园内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
关键词:小学;足球校本课程;校园足球;普及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09-0063-02
一、凝练校本课程理念
以“崇文尚武,立德树人”为核心办学理念,培养以德为先、文武兼修、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儿童。根据“一文一武”的办学思想,学校形成了“文”“武”两大校本课程体系。“文课程”是德育、智育、美育的整合,涵盖道德、知识、科学、艺术、礼仪教育,以“文明其精神”为课程目标;“武课程”主要以体育运动来强身健体,重点以足球课程为代表,以“野蛮其体魄”为课程目标,结合本校地理、传统及多年倡导的“山鹰”精神文化,强调培养强悍健壮的体格和顽强拼搏的品质,推崇勇武精神,关注身心健康。
二、建构足球校本课程体系
总结实践经验,建构“ABC+1+X”校园足球课程结构(图1):“ABC”基础课程指每周一节足球课,按照年段水平一、二、三分别体现“玩足球”“练足球”“赛足球”的课程目标;“1”指足球拓展课程,每周一次“快乐活动日”,以社团活动方式分设男女足和守门员课程;“X”是探究课程,指一切与足球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足球啦啦操、足球文化渗透、足球小课题研究、足球大课间活动、班级足球联赛、足球文化艺术节等。“ABC+1+X”足球课程体现了全面普及、专项提高和满足个性需求三大特点,不仅有效提升了活动参与度,更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三、实施足球校本课程内容
(一)足球课堂教学规范化
“三有三实”,“三有”即“有课时、有教材、有监测”,每周一节足球課列入课表,自编教材《小山鹰校园足球》为授课内容,每学期对教学进度、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质量监测,监测数据记入课题档案数据库和学生成绩库;“三实”即“教案真实、教学落实、研讨扎实”,教案月月查,课堂周周听,研讨周周做的规范化要求。
(二)足球大课间活动常态化
将大课间活动纳入课程管理,形成“一操二练三分区”三环活动常态:第一环即循环练习三套操,分别为学生律动操、足球课间操、足球啦啦操;第二环为身体素质及足球技能训练,在值周体育教师指挥下,全员进行踩球、拉球、颠球、传接球、速度、力量、柔韧拉伸、平衡等素质和技能训练;第三环为分班分区分项目活动,定期轮换场地和项目。将大课间活动情况纳入年级班级评比及体育教师个人值周考核成为工作常态。
(三)班级足球联赛草根化
借鉴国内先进经验,创新班级联赛机制,改革以往精英对抗为主的传统,为更多学生搭建竞赛体验参与平台。
1.班级足球联赛
与原比赛规则相比,新赛制中一二节球员须整体换人,再加上没有参加5人制比赛的学生均需参加笼式足球的比赛,从赛制上为更多学生提供比赛机会,实现了班级中几乎全部学生参与比赛。据统计2016-2017年度全校共组织班级联赛200多场次,学生实际参与率达到90%以上。第一、二节不设守门员和第四节的点球大战,大大提高了进球率,进球的成功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
2.笼式足球擂台赛
平时课间,按年级划分时段,各班推选出学生参加本年级笼式足球1对1擂台赛,以先进三球获胜者即为临时擂主,年级内学生可以轮流攻擂争当擂主。各年级擂主也可相互打擂。笼式足球擂台赛选手自主轮流推选,确保人人机会均等,个个都需面临身体对抗和技术对决的挑战,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四)足球社团活动专项化
每周定期开展半天社团活动,学生走班选课,全校分高中低段开设男、女足球和守门员专项训练课程,每个专项课程又分为精品课程和一般课程,以供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选修。据统计,2017~2018学年共开设足球专项训练课程18个组,选课学生达到1100多名,占本校学生总数的83%左右。
(五)足球文化艺术节综合化
每年秋季为期一周的校足球文化艺术节是足球“X”课程实施成果的展示环节,内容包括班级足球啦啦操展评,以足球为主题的语言、书法、绘画、音乐、摄影、摄像等现场展示或艺术作品展览,足球科技活动作品展示,趣味足球活动竞赛等,足球文化艺术节打破学科界限,在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科学、艺术、信息、影像等多学科中渗透足球文化,开创了“足球搭台,各科唱戏”的良好局面。
四、确立足球课程评价标准
(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根据“ABC”足球校本教材,配套拟定了相应年段的校本足球课程标准(表1),每学期对照标准,对足球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测,由教导处随机抽取学生名单进行足球技术水平监测,监测结果纳入教师教学考核。
(二)“X”课程评价标准
成立由学生、教师及部分家长组成的“X”课程考核组,根据相应评价标准,对足球大课间活动、班级足球联赛及足球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课程进行评价,按照20%、30%、50%的比例评出一、二、三等奖,学期末将班级所有“X”课程的各项获得奖项折算成相应分值,按照积分高低评选“活力班级”及“创活力班级”,其结果计入班级考核。
五、完善课程实施保障机制
(一)打造硬件:营造优良的足球课程实施环境
学校建有标准的7人制灯光足球场一块,并可兼做两块5人制场地使用;操场内配置一套德国进口的笼式足球,教学楼楼道和教室内设立专门的足球搁架及球柜,按各班人数等额配置足球;有可实现多机位、多角度、直播、转播足球实况赛事的全套采编、录制和实时传送的设备及技术人员;操场四周有特色鲜明的足球文化墙,本校的足球小明星榜、班级联赛冠军风采榜、班级啦啦队风采榜、足球知识长廊等,营造出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与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融为一体。
(二)打造软件:培养专业的足球课程师资队伍
现有专兼职体育教师8名,其中6名为近五年引进的专业体育教师,平均年龄28.2岁。学校推行“请进来、送出去”的教师培训策略,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足球专家邓世俊、魏新、贾劲及荷兰籍教练迈克来校上示范课和指导训练,聘请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市教科院的专家教授及重庆市著名足球专家担任学术顾问,指导学校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同步外派学习,2015~2018年派往英国、美国等国家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培训41人次,人均超5次,教师们拓宽了视野,成长迅速,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经过足球校本课程实践,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监测数据显示,跳短绳人均增加16个/分钟,肺活量平均增加203毫升,50米短跑成绩平均提高0.3秒,坐位体前屈平均正增长1.43厘米。校园足球活动更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经调查,对足球活动感兴趣学生的比率新增了45%,足球活动参与率提升了53%,其中女生的转化尤为明显。学校连续两年被教育部授予“活力校园”全国前30强和100强。在科研课题引领下开发、实施的校本足球课程对学校足球活动的普及与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ALA150010)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子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