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了抵触。或者数学老师眼中只关注到了优等生,也大大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本文就将从培养兴趣的重要性和培养策略来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培养兴趣;主要策略;设计活动;联系生活;利用媒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光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置学生的学习热情于不顾,学生在学习上,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一点积极主动性的体现,可谓是兴趣尽失。还有的课堂,老师光把目光放在优等生的发展上,在他们身上投注巨大的精力,而对于后等生却关注太少,导致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机会不均等,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充满了抵触情绪,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不高。
该怎么改变这种不良状态?笔者认为:首先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入手是关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上,有了兴趣的指引,学生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学习任务上,而且精力集中,兴致盎然,自然收效会提升不少。所以笔者认为:要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不妨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
一、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兴趣的重要性
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内心渴望接触某种事物,想了解和掌握这种事物的规律、方法的心理强烈倾向,它可以促进人对这种事物产生强烈的愿望,表现在学习数学上,就是让小学生从内心深处爱上数学,并鼓起全部的激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数学学科的严谨性、系统性,决定了它的教学不同于语文的包罗万象,放飞自我,它需要解决的是数学计算和空间的基础知识,在学习中,如果遇到困难止步不前时,就需要强烈的数学兴趣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地向前探索和深入,所以只有培养好学习的兴趣,才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兴趣的几大策略
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数学兴趣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活动指引,激发兴趣
首先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对本堂课充满期待和信心,兴奋地投入进来这个活动场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跟随老师一起来完成教学活动。
例如我们在教学一年级的“认识物体”时,先带领同学们把从家里带来的积木动手拼装摆搭,把它组织成各种不同的立体图形,在活动中初步树立立体图形的概念,然后在仔细观察中得出不同图形的特征,接着导入新课,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着摆拼的积木观察总结,得到结论,最后学习给图形归类,分类整理,体会归纳总结的过程,在自己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大增,学习效果也非常好。
2. 联系生活,培养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的乐趣,让他们不知不觉间进入数学的奇妙王国,自己主动要去学习,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浓厚的乐趣。
同时苏教版的教材例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研讨的,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老师在教学时,把数学题目和生活的乐事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例如我们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均分”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联系学生最近和同学游玩的情景:小明和同学们结伴去游玩,小明带了三个苹果,六个橘子,十二块糖果,三个小朋友非常友好,在一起分享食物,你能給他们提供一个分享方案吗?争取做到公平和公正哦!同学们听到这儿,都积极举手,帮小明出谋划策,告诉老师自己的分享方案,公平合理的分享方案就是每个小朋友分得一个苹果,两个橘子,四块糖果。紧接着,老师从这个生活事例出发,告诉学生这样的分东西的方法就叫做平均分,也就是说把东西每份分得同样多,紧接着又提供了几个不同的生活例题,让学生帮忙去提供解决方案,同学们想到自己要做公平公正的决断者,都积极投身于这样的题目训练中,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教学效果提高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3. 利用媒介,发展兴趣
现在的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为各类学校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当在教学中遇到抽象难解的教学内容时,我们不妨请进多媒体这个帮手,把抽象的东西演变成形象直观的教学材料,让小学生容易明白和接受。
例如我们在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时,因为学生对于距离的远近很模糊,让学生建立一千米的概念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结合课件给学生演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千米”,首先让学生自己估计一下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在推算的基础上演示“一千米”的路程是较长的距离,通过拍摄在操场上的测量结果,告诉学生学校的操场跑道一圈就是400米,那么一千米就是围绕着学校操场跑两圈半的距离。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上体育课上围着操场跑圈的经历,得出了一千米是多远这个实际概念,然后通过回放学校的各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直观感受距离的远近,提问:从这幢教学楼到那一座教学楼需要来回走几次是一千米呢?这样多媒体的展示环节,给学生创设了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把教学时讲解不清、学生体会不明的知识,通过声像同步的方法,突破了难点,激发了兴趣。
三、 结语
兴趣可以推动一个人去自觉主动地完成任务,从而获取新知识,增加新体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数学意义非凡,我们首先要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同时更要兼顾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源头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那么提高教学效果会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罗文琼.如何激发小学生学数学的兴趣[J].青海教育,2008,5.
[2]高商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交流[J].教学与管理,2009,11.
[3]张敏境.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探索[J].云南教育,2004,3.
作者简介:
李向忠,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李口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