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018-03-22 12:06林丽贞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习主体问题解决小学数学

林丽贞

[摘 要] “问题解决”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转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问题应用能力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主体;学习应用

新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对“解决问题”这一内容进行编写时,以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为背景内容,选取范围更加广泛,表现形式更加生动形象,信息资源更为丰富。这为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运用课本所提供的丰富信息内容,将生动形象的实际情形给学生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培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呢?

一、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要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必须保证存在可以“解决”的问题,问题的来源类型繁多,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去发现。那么,怎样的问题才算得上是好问题呢?在笔者看来“好问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具有实际意义,能够对学习和教学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吸引学生探索;比较容易理解,问题较为简单明了,所创设的情境是学生熟知的;具有针对性,提出问题的时机合适,难易程度适中。要保证学生能够发现好问题,必须要具备提出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学生所要具备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中,笔者教会学生两个方法:找问题和提问题的方法。找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点:从知识的“源头”上去找:比例的性质与商不变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的性质有什么区别等问题;从知识的“怎么样”中去找。如果学生对某一知识点不清楚,讲不出来或无法表述完整的,笔者就鼓励学生提问,如:“比的基本性质”,就得有意提出“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关系是怎么样的”等问题。提问题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点:反问法,根据课本内容或笔者所讲的内容,从对立的方面提出问题,其表达的形式通常为“难道……?”如:6∶10和9∶15,难道6∶10和9∶1的比完全相同吗?联系实际法,借助某一知识点,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现象的发现和探索提出问题。如:笔者向学生给出一个应用题:“小明看一本连环画,已看的页码跟总页码的比例为3∶5,这本连环画一共有120页,小明到底看了多少页?”最终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根据题意列出式子:120÷(3+5)×3=45。

二、积极参与,促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

既然“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自身对课本知识的创新过程,那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得让学生热情、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将课堂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解决。首先,教师要向学生展示知识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过去“应试教育”中教师把知识的教授作为主要目标,把学生掌握课本知识作为目的,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必须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积极地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给学生,将展示给学生的性质、定理、公式、法则等教学理论“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展示画有小正方形的几个三角形,向学生提问哪一位能够算出这些三角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数小正方形的方法很快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接着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几个空白的三角形,让学生算出这几个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们都无从下手,感到困惑。笔者抓住这一时机,告知学生接下来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让学生拿出上课之前所准备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试着拼出以前所学任何一个平面图形。学生都纷纷摆出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正方形这三个图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从而得出所摆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相等,两者的高相等,而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1/2的结论。最后笔者让学生试着推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其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重教法、轻学法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加强指导和启发。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生动的、典型的、比较全面的感性材料,有计划地创设学生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演示公式的推导: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试验;接着由笔者验证学生所推导公式的准确性;最后让学生运用笔者所验证过的公式进行列式计算。

三、结合实际,促使学生形成应用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现实生活着手,把课本内容与“数学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与小学生的认知特征相一致,可以逐步地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所产生的畏惧感,同时也让学生学习到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因此,教师应当善于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之后,可以让学生留心生活中什么地方运用了这一知识;在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之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出发说明为什么车轮要设计成圆的,设计成三角形的可以吗?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家动手找出锅盖、盆的圓心位置,等等。通过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使学生养成善于用数学的角度看问题,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然而,学生要想将课堂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通常会被错综复杂的实际生活所迷惑。这就要求教师要强化实际操作,提升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认识比例尺》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组织所有学生到操场上,让学生试着测量和计算操场上白杨树的高度。这棵白杨树是一颗参天大树,怎么进行测量?绝大部分学生摇头,而一小部分学生窃窃私语,建议爬到树上去测量,但是双手抱着树没有办法测量。还有的学生提议用绳子进行测量,先用绳子测量树,然后下来再测量绳子的长度。这时艳阳高照,立马照出了笔者之前所准备的竹竿的影子,笔者鼓励学生测量这一竹竿的影子,最终测得影子长度为1米。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请大家想一想竿长2米,竿长是影子长度的2倍,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想出测量白杨树的办法呢?一位学生提出:在同一时间内,树的高度也是影子长度的2倍。笔者肯定了这一想法,在这一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迅速地通过测量树的影子计算出了树的高度。接着,笔者向学生提议:“大家能不能用比例写出一个计算树的高度的公式呢?”于是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竿长∶树高=竿影高∶树影高。

四、小结

“以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数学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和“问题解决是各年级学科的重要标准”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口号。“问题解决”的重要意义,一定能使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庄秋玲.简论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3).

[2]黄辉.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课程(教研),2011(9).

[3]刘春红.刍议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4).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学习主体问题解决小学数学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让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