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餐具设计中“天人合一”的意蕴

2018-03-21 02:56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餐具材质

潘 俊 李 臻

(1.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镇江212011;2.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1134)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古代哲学基本精神和审美观念产生的思想基础。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广泛存在于书法、绘画、建筑、宗教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国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之一。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中,餐具文化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承载了太多优秀的精神和优质的文化,在餐具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吸收、传承和弘扬。我国的餐具制作虽然起步很早,但对餐具设计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对于印刻在餐具上的文化“年轮”和“指纹”这一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缺乏系统的、具体的探索。本文从选材、造型、功能、意境等几个方面,对“天人合一”思想在餐具设计中的体现进行研究分析,意在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餐饮文化各领域的传承。

1 选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元素

餐具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一项伟大的进步。我国餐具的材质选材广泛、种类繁多;在材质的演变过程中又互相交织、精彩纷呈;不同材质餐具的使用在蓬勃兴盛的发展中意义深刻。

陶器的使用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水岭,其实最早期的陶器就是餐具,所以,陶器的出现翻开了中国餐具设计的第一页,标志着中国饮食文化的真正开始。[1]夏、商、西周、春秋时期,青铜器得以广泛使用,餐具的材质进入了青铜器时代,这也是人类开始用金属材料造物的标志。

战国、秦汉时期,除陶制、青铜器餐具依然使用之外,由于漆器材质轻便、防腐防潮、光泽美观而深受上流社会的欢迎;同时,以玻璃为材质的餐具首次出现,标志了中国餐具设计在选材上的突破。瓷质餐具从六朝时期开始在上流社会异军突起,到了宋代,因为瓷窑遍地开花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经久不衰一直至今。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贵族喜金银、好奢华,金、银餐具成为代表身份地位的奢侈品。玉器用品在中国出现较早,元代开始流行,在明清时达到顶峰,成为皇室餐具的主要材质之一。近现代社会,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纸质、塑料等新材质餐具不断出现。各类不同材质的餐具争芳斗艳,都不同程度反应了中国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华夏民族的精神特质,成为渗透着“天人合一”思想元素的重要物质载体。

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意为整个物质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各事物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生相依,促进了自然界的整合以达到平衡、统一,从而不断产生新的事物。[2]老子的这一理论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根据这一理论,人与自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合作、携手并进,最终达到“环球同此凉热”的理想境界。从餐具材质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中国早期的餐具,天然材质占尽优势,因为取自于自然,这些天然材质的餐具与大自然浑然一体。陶器的出现是我们的祖先第一次利用天然的物质按照自己的意图创造出来的器物,是人类在餐具设计上利用自然、与自然共生的开山之作。我们的祖先认为,这些天然的材质本身就具备了非凡的表现力,例如木制、竹制餐具是在不改变其化学属性的条件下就可以为我所用。即使青铜、玻璃、瓷器等合成餐具在制作中也是就地取材,保留了大自然的信息。所以,早期的餐具不仅是人类肢体的延伸,更是大自然在相互作用中以一种自然激发另一种自然的进步和进化。正是这样,人类才得以一代又一代地生存下去。《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命”不是消极地等待天的安排。所以,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充分发挥人类的能动性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又一内涵。餐具制作的取材从天然到人工合成的发展,正是人类认识自然、完善自我的过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现代科技发展下,餐具的材质已越来越多元化,这是人类从亲昵自然、顺应自然、认识自然朝向保护自然、回归自然、美化自然的迈进,是“天人合一”思想在餐具材质开发上的实践。

2 造型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元素

所谓“造型”,是指以人的意志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状。因为人的意志是受文化精神支配的,所以在对餐具造型时的线条处理和设计中同样可以映照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元素。从设计学角度可将餐具的形态分为三类:几何的形、仿生的形和纹饰的形。

所谓几何的形,就是在餐具设计中,将对自然、人类社会的理解通过线条的组合而图案化。中国餐具几何的形以圆形最具代表性。西方餐具几何的形虽然也是以圆形为主,但仅是美学、几何学、数学在线条组合中的符号化;而中国餐具中的圆与月圆、人圆、事圆、家圆等为同一“母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认为:“圆方者,天地之形;方属地,圆属天。”《史记》里这种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体现在中国人从古至今的造物观中,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圆形思维方式”,认为圆象征着完美、充实、流畅、活泼、生气等,正所谓“天圆地方,其国乃昌”。所以,中国餐具的圆形态的本质是用器物来寄托对大自然的情感,是对“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圆形思维方式”的表达,寄托了中国人对国富民强的美好愿景。

所谓仿生的形,是指模仿生物的外形而设计制造出的餐具,如鱼形、蝴蝶形、花瓣形、贝壳形等。中国最早期的餐具的形都是以自然生物的形为蓝本的。[3]《庄子· 齐物论》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仿生的形,形式上是一种美学的思考,内涵上则是将天地万物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动的、协调的整体。餐具的仿生设计的主旨是“师法自然”,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提炼,“诚实地”还原出大自然的真实形态,意在餐桌上形成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良好沟通。仿生餐具不仅在造型上轻松自然、别具情趣,而且蕴含着怡然自得、超出物外,从而与天地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比如中国早期的罐、碗等圆形餐具就是对大自然水坑的仿生。所以,仿生餐具的使用,往往有利于在餐桌上形成亲水、亲风、亲林、亲自然的健康消费氛围。

中国餐具上的纹饰起始于原始陶器,经过了漫长的发展,目前可归纳为动物、植物、自然景物、神话传说、几何图案、社会生活等几大类,具体的纹样有原始陶器上的鱼纹、蛙纹、涡纹,青铜餐具上的饕餮纹、双夔纹,漆器餐具上的云气纹、蟠螭纹,瓷器餐具上的龙纹、凤纹等等,豁达自在、精彩纷呈。[4]在表现手法上有比喻、象征、拼贴、夸张、抽象、联想等,形式多样、寓意丰富。无论在类别、纹样、手法、寓意上有何不同,从本质上纹饰的形传达的都是大自然的信息,是通过对自然形象的模拟转化来实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古人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下,以纹饰的形表达了对天地的敬畏,同时自然万物又不断为餐具设计注入灵感。如中国古代餐具上常见到的由太极阴阳图演变而成的阴阳纹饰,表达的就是先人希望看到的阴阳和谐相交,天地互相依存,万物茁壮成长的景象。

3 功能上的“天人合一”思想元素

有学者从设计学和经济学角度思考,认为我国的餐具设计偏重实用功能,从而设计语言单调、文化内涵贫乏,与今天人们追求的“非物质”和“高附加值”的时尚节奏不相吻合。[5]餐具的发明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人、物、环境的共生成为可能,所以实用功能的突出,恰恰是“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国的餐具设计进程中的精彩演绎。

从历史上人类的各项发明来看,促进发明的根本动力是需求。我国最早期的餐具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求而产生,所以才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例如陶罐的产生就是为了储水。[6]使用价值在前,欣赏价值在后,这是中国餐具设计的一大特色。“天人合一”思想,究其根本是强调的对“人”的关照,比如儒家认为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人可以通过对自然的改造而超越自然,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正所谓“天地之间人为贵”——也就是今天所倡导的人本主义观念,中国餐具的实用性特点,正是人本主义观念的体现。当下在设计中,在对餐具的使用价值的关注已上升为“关爱设计”,如针对幼儿、老人等群体而设计的餐具。这种设计依然是以需求为动力的创新,将以人为本思想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道家认为自然的本身已处于完美的状态,无须再改造,主张人类在生活中要回归自然。中国传统造物观也沿袭了道家的思想。道家思想历来反对在产品设计中过多的修饰,而偏重产品的实用性。所以在餐具设计中以实用角度出发,注重其功能性,正是顺其自然的“绿色设计”与审美设计的完美融合,是用“写实”的手法在表达设计者的情感。中国餐具中的筷子的首方足圆的设计,除含有对“天圆地方”宇宙观的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筷子的功能。

综上所述,中国餐具偏重实用功能的设计,是因为同时受到了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同时也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辩证统一。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餐具的实用性应努力与美观性、时尚性相结合,但这同样是对顺应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更深层面的理解。

4 意境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元素

意境是指在产品设计中通过艺术创造所达到的一种令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中国的餐具设计作为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将相关的思维和想象形象地糅合在一起,成为表现不同生活态度的载体,从而展示出了不同的意境。中国餐具产生于新石器时期,在那个原始农业的年代里,先民们逐渐养成了对自然的依赖,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出“天人合一”的情怀,促进了餐具设计中意境美的设计与发展。

餐具设计发展到了今天,已成为一门艺术,在很多设计中都体现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其中不乏由人与自然合一思想所产生的艺术表现。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人与自然虽然是一体的,但因人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内心世界会变得愈来愈浩瀚,情感也会随之愈来愈丰富。[7]当餐具设计发展到今天,自然往往成为情感表达的媒介,设计者用创造性的手法以有限来表现无限。2016年杭州G20峰会所用的取名为“西湖盛宴”的国宴餐具,所有图案设计均取自西湖实景。如茶和咖啡用具系列,设计灵感来源于西湖的荷花和莲蓬的造型,就连壶盖上的提揪也酷似水滴。通过这样的设计,将西湖美景搬到了餐桌上,餐具上所描绘出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朵小花都可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深情,使就餐者感觉到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意境,暗合了中华民族崇尚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之道。《兰亭集序》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此时此刻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道家认为世界是“有”与“无”的统一,也就是“虚”与“实”的统一。《老子》第五章中言:“天地之向,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意即天地就像风箱一样,中间充满了虚空,使得万物流动、运化,生生不息。如果说这段话只是解释了何为“虚实”,那么《老子》第十一章中的话便道出了虚实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虚实结合,事物才能具有其本质及发挥作用。这种虚实结合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的审美思想影响很大,同时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也成为中国餐具设计中所讲究的意境之一。所谓“实”是感官所能知觉到的餐具艺术形象,所谓“虚”是指具体的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趣。这种以形为实,以神为虚的意境在不同的设计中或以景写实,以情为虚;或以境为实,以意为虚。中国古代餐桌上常见的“盖碗茶”茶具的设计,便是虚实结合的典型一例。“实”处是“盖碗茶”茶具中的茶盖、茶碗、茶托;“虚”处是这副茶具所寄寓的天、地、人,蕴含了古代哲人所形容的“天盖之,地载之,人托之”的“神”“情”“意”。虚实相生之下,“形具而神生”的“盖碗茶”茶具一直流传至今,成为高档宴会餐具中的必需品。

当人处于一种意境中时,意境中的某个方面一定会与在场的人的心灵发生契合,从而产生共鸣。在这种状态下,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地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中,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美食配美器”是中国餐具设计中必然要追求的理想效果,所谓“理想”应该就是在餐具设计中所能达到的珠联璧合的和谐意境。《老子》第二十二章中认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的通俗表达就是物极必反、以和为贵。尽管美食与美器的搭配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无基本的标准,但纵观中国的餐具设计史,“天人合一”“以和为美”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阐释,即阴与阳两种状态的和谐统一、外观形态与内涵精神的和谐统一、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不同材质餐具同台并存的和谐统一等。山东曲阜孔府中收藏了一套完整的清代满汉全席的餐具,共404件,全套餐具在材质上以银器和瓷器为主,在造型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仿古餐具,即模仿青铜时代的鼎、簋等,另一类是仿生餐具,大都是模仿自然界动、植物的形而制作;从组合上采取的是“四四制”,即404件餐具一共分成四大类,其中每四件又为一组。整套餐具虽然件数较多,但在功能、尺寸、意蕴、材质、造型、色彩上搭配得体、组合有序,在琳琅满目中充满了和谐之美。“天人合一”不是“合”的简单叠加,各类事物和谐相处才是意境的最高境界。

在人类所进行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中,是将自然界作为“客体”来对待的,因此往往具有明显的功利性,而意境的创造和欣赏是一种心灵感应和情感体验的精神活动,不企求直接的现实利益,从而超越了功利性。庄子认为“万物皆一”,他崇尚人与自然的相处要“无己”“无功”“无名”,以达到“心斋”和“坐忘”的要求。中国文人历来追求淡泊宁静、恬雅休闲的生活方式,对器物的追求也是崇尚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中所言的“器完而不饰”。体现在餐具设计中便形成了早期的提倡简约、朴素、纯洁的审美思想,排斥功利,一切顺应自然功能主义的造物观和无功利性的审美观的结合形成了中国餐具设计中的“天人合一,物我不分”的意境,在这种意境中人处于物我两忘、浑然为一的悠然状态,想象力得以有效发挥,这正是意境审美的至高境界。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餐具材质
衣服材质大揭秘
看餐具,识鸟喙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wasara纸餐具——环保不简单
Graft: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
不用自带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