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锋
陕北汉关外走西口
商业繁华的关中大平原,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秦汉以来,大关中的西边是羌族,北边是戎族,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畜牧业异常繁荣,自古就是国家重要的皮毛商品的原料产地,人们把那些从事皮毛商品的商人称为“毛毛客”。
到了明清时期,陕西周边的平凉府、静宁州、甘州、肃州以及宁夏、青海、西藏等地,仍然是全国最主要的牛马羊等畜牧业主产地,畜牧经济和皮毛商品仍然是闻名天下的天字号营生。据记载,清朝仅青海一地的牛、马、羊总量就超过了500万头。作为明清秦商一大主打产业的皮货生意,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明成化十九年陕西巡抚阮勤写的奏章里,就叙述了陕西每年都向京城国库供应大量的皮张,而国库则向陕西供应大量鞋子、服装配发给边境军队一事。这说明,陕西是当时官用皮革的最主要的原料供应地,“毛毛客”成为明清秦商的重要力量来源。政府在陕西、山西和河北的北部均设置了关口,旨在从商人贸易中收取关税。
相对于富饶的关中地区,陕北的商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陕北人常年吃的是洋芋(学名马铃薯,别名土豆),当地人将单一的洋芋做成烤洋芋、蒸洋芋、炒洋芋、洋芋丸子、洋芋擦擦、洋芋馒馒等等诸多花样。陕北人爱吃洋芋的习俗,盖因道光年间一个叫杨名飚的云南人倡导。杨名飚是云南云龙县石门镇人,35岁考中举人,先后在陕西的凤县、沔县、褒城、略阳、西乡、安康、山阳、镇安、汉中、西安等地任职。1831年授陕西布政使,1833年任陕西巡抚等职。他在陕西为官期间,非常重视通过发展商业来解决民生问题,为倡导陕南民众种桑养蚕发展蚕丝业,不仅编著了《桑蚕简编》,还编写了民歌《全桑行》。针对陕北黄土高原的实际,颁谕《种洋芋法》,号召各府各州各县引进、推广、种植最适合山地生长的洋芋。这个注重实干兴邦的地方官,先后被道光皇帝八次召见,并代道光帝“华岳拈香”。1837年告老还乡时,“秦境士民扶老携幼郊送千五百里”。
为保障大明江山社稷的安穩,明政府自1368年后派大量兵力,重点把守长城沿线的九个关口,企图凭借“九边重镇”的设置,来阻隔长城内外蒙汉民众的交流。事实上,民间的商贸交流是阻隔不住的,在长城内外客观存在着一个能满足军队和民众需要的消费带。在九个边防关口中,固原、宁夏、甘肃、延绥四个边关就在陕西境内。明代中叶,陕西按察使项忠奔赴榆林,决定开放陕北边墙,准允陕西延绥镇沿长城各地军民出长城关口,开垦长城外的禁垦土地,这就是历史上轰轰烈烈“走西口”的开始。更多吃腻了洋芋想早日摆脱贫困的陕北青壮年,揣上闯世界、发大财的念头,背井离乡地跟着本乡本村里那些熟悉的“毛毛客”,从府谷东北部出发,一路向北越长城,进准格尔,到达拉特,过包头,经五原,抵临河等关外地区,做起了皮革生意。皮毛贸易,让商品经济曾一度衰落的西北盛极一时。当时,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皮毛作坊不仅繁多,而且生意火爆整天不得歇息。位于泾河畔的泾阳县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皮革集散地。甘肃、青海等地的牛羊毛皮汇集到泾河边上的百谷镇、南强村、封家村一带,泾河里随处可见漂洗的皮革,不仅北京、天津、上海、河南、河北等地的皮革商人来这里批发皮货,甚至连日本、俄罗斯、韩国甚至欧洲国家的商人也对陕西的皮毛制品情有独钟。
出自陕西乃至西北皮革匠人之手的皮货,为什么会成为国内、乃至世界商人眼中的香饽饽?为什么此前秦汉、唐宋的多个盛世里,都没能出现这样的商业景观?清朝西北畜牧经济快速发展,为皮毛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三秦大地八百里秦川,尤其是陕北地区非常适合发展畜牧业,常年天气高爽,堪称是一个天然的牧场。清朝末年,仅陕北一地每年的羊毛出口量,就多达4万到5万担。此外,甘肃年产皮毛4万至5万担、皮约7万至8万担,青海则年产羊毛3500万斤、白羊皮125万张、黑羊皮5万张、羔皮16万张、豹皮1万张。数量如此巨大的皮毛产量,为陕西乃至西北皮毛贸易发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当时,很多秦商从新疆、西宁、甘肃、宁夏、陕北一带收购各类皮货,运回泾阳县内加工,导致县城内出现了很多的熟皮手工作坊。清朝实行统一发展的民族政策,统一了西域,收复了新疆。据记载,乾隆八年、十二年间的两次贸易中,准葛尔部的商队就携带毛皮30万张,这些皮货全部送陕西泾阳硝制。由满族贵族掌控的清政府,从山海关进入中原执掌政权后,这些贵族依然保持了喜欢穿毛革制品的习惯。统治阶层权贵的引领,对整个社会风气而言,无疑是具有榜样作用的,这也客观上刺激了陕西皮毛贸易的发展。秦地的皮革商人掌握着国内领先的硝制皮货技术。从黄土高原上下来的黄河水流入泾河段后,水中所含有的盐、碱成分比例天然适宜,非常适合用来浸泡和熟制皮革。加之,在泾阳、三原附近的蒲城、扶风、大荔等关中诸县盛产皮硝。早在明朝时期,政府就曾下令“将一切生皮自隶运送西安泾阳县地方硝制”。据记载,泾阳县东乡的皮匠利用泾河水泡熟皮的场面非常盛大,“每二三月起至八九月止,皮工聚其间者不下万人”。到了清朝时期,陕西泾阳皮革商人掌握的皮革制作标准,几乎成了国家标准。可见,在原料充足、政策扶持、权贵引领、技术优先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下,皮革与烟草、茶叶、盐等其他生意一起,成为秦商经营的最主要项目之一。
那些往返于关内和关外内蒙一带的“毛毛客”,将关内的粮食、布匹、茶叶等中原产品运到关外,将关外的皮革、药材等运回关内,促进西部畜牧产品与中部农耕产品交换,推动蒙古草原和内地经济大发展,同时也让他们能从中赚取差价获取到丰厚的利润。明朝政府在三边边境上开辟有马匹交易的互市,榆林成为当时河套地区和内地交易的枢纽。很多来自榆林、神木等陕北地区的秦商,源源不断地将泾阳造的皮货运送到蒙古草原伊克昭盟各旗,以满足草原部落庞大的市场需求。
山陕地区的农民和部分商人,先在长城北部50里内的黑界地耕种,后来突破朝廷限制,偷着将中原的农业产品带到蒙古高原,将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河套地区。一些商人嫌在关内、关外往返太费时间了,就干脆直接在关外开垦荒地种植庄稼,拿现收的粮食去换皮货。秦商的这种做法,很快被山西、河北等省份商人效法。那些来自黄河沿岸黄土丘陵山谷的贫苦人,越来越多地沿着黄河在晋、陕、蒙交界处的十六个水关,走水路到口外去下苦力,或直接走榆树湾渡河,或渡河入陕西府谷境内,步行到古城关,再进入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