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是两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语文课堂的科学、高效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挖掘读与写有机结合、互相交融的有效途径,不断探索新的思路,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素质,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
一、对正能量点赞,有效引导学生,激发读写兴趣
要想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的内容,读与写必须紧密结合,并持之以恒。这就需要教师巧妙的引导,以正能量形式的点赞,鼓励、引导学生在读与写的道路上,勇敢地迈步前进。
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南沙群岛的美丽,笔者让学生分小组大声朗读课文。每一个小组朗读完之后,其他小组对该小组的朗读进行点评,然后笔者再给予正能量的点评,学生个个神采奕奕。如此,学生们都非常认真地朗读课文。《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在写景方面十分突出,因此,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后,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笔者再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最后,笔者问学生:“同学们,南沙群岛这么美丽,作者的文笔真是好,让我们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都能够感受到它的富饶美丽,那么你们想不想像作者一样,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地方,用笔描绘出它的多姿多彩与五彩缤纷呢?”学生纷纷提起精神来:“能!”就这样,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进而理解课文,仿写课文。读与写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课堂知识。
通过上述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正能量的话语,尤其是在课堂上,面对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稚嫩的眼睛,是多么重要。正能量的点赞,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也营造出了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以文本为载体,以单元为模块,促进读写融合
万变不离其宗,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个篇章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精心组合的,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十分有利。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文本教材,通过单元模块,有效促进学生的读写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各方面素质。
教材中的篇章均为精彩杰作,每一单元的文章都是精品。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单元为一个模块,让学生学完之后,用写景、写人,或者叙事等形式,根据某一个单元的篇章主题,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课文之后,在课文的示例下,产生一种写作的冲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的单元跟游记有关,于是,笔者就让学生写自己出去旅游或者踏青的经历;有的单元是哲理故事,笔者就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从生活中找寻素材,写一个人生感悟或者蕴含哲理的小故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走下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已经十分清晰。故而,不管在以后的课上还是课下学习中,教师都应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素质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而语文课堂也必然是一个活跃的、多彩的课堂。
教材文本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地利用文本教材,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能力,还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拓宽阅读知识面,加强读的引导,强化写的能力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阅读的书籍多了,词汇积累丰富了,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来。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和写作更是密不可分。小学语文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需要小学生不断积累,才能有更好的写作素材。
每一篇课文中有好的词语和句子,笔者都会让学生们摘抄下来,并且要求他们熟读背诵。例如,在《美丽的南沙群岛》中:“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这些优美的句子,笔者都要求学生积极背诵。同时,笔者还让学生养成摘抄的好习惯,每天让一位同学把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话语写在黑板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同时点评这一句话的妙处。此外,在摘抄记录中,笔者还发动学生做一个小小的摘抄比赛,在相同的时间内,看哪位同学摘抄的优美文字多,背诵的多……这一系列的小举措,让学生深深地爱上了阅读,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故而,在写作课中,学生一个个都是信心满满,奋笔疾书。
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只有加强阅读练习,不断积累词汇,才能为后续的写作提供素材,才能做到文思泉涌,语文课堂才会绽放出精彩。
阅读与写作,看似非常简单的两个名词,真正掌握起来,并且形成一个良好的读写习惯,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一方面要从教材出发,引导教育学生,加强阅读与写作训练;另一方面,也要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不断积累丰富的语句。当然,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巧妙融合阅读与写作,才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熠熠生辉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郭里园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