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研究

2018-03-19 15:23彭红云汪志强
江西教育C 2018年1期
关键词:提问设计创新初中语文

彭红云 汪志强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大大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教师应深入研究课本,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不断创新提问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推动初中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初中语文提问中常见问题,并给出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提问设计 创新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然而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设计情况来看,存在提问不合理问题,这必然会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教师应重视教材的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提问设计,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的重要性

初中生这一年龄段,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与潜能,教师借助提问,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然而,教师如果采取一成不变的提问方式,久而久之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样使得提问教学这一策略的应用效果大大降低。而创新提问设计,则主要通过联系文本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多样化、新奇的提问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促进师生之间良好沟通渠道的搭建。同时,创新提问设计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在思考问题过程得到发展,这样就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

1.提问设计缺乏针对性及目的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将课堂提问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没能意识到提问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问题设计上往往缺乏针对性,对于学习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教师也往往只是给出相同的问题,让全班学生思考回答,这样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及能力差异,提问设计没能做到因人而异,这样必然是提问的质量下降。同时,提问的目的性缺失也比较明显,教师的提问往往是随口进行,缺乏目的性,这样常常会使学生感到茫然,思维急转之下,顾此失彼。比如,在教学《西江月》这一课时,教师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感悟诗词的意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常常围绕诗中句子如何翻译这一内容,这显然会使提问的价值缺失,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2.提问设计多且杂,问题常常无逻辑。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往往会误解了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认为课堂提问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就经常会发现很多教师设计了一些无价值或者价值较低的问题,这些提问常常占到课堂教学时间的很大比重,然而收获的却是学生机械的回答或者完全由教师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显然脱离教学实际。此外,在问题的设计上,一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也缺乏逻辑性,提问内容与讲解的内容无联系的情况比较常见,这样的提问常常会让学生陷入思维困境,对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无帮助。

三、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策略

1.提问设计应体现差异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时,一定要遵循差异化原则,实施分层教学,以满足理解能力较差、中等及理解能力强的学生需求,这样可以使提问的效益大大提升,激发全班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比如教学《故乡》这一课文时,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故乡发生了哪些变化?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人物的特征如何?(3)文中的哪些语句能够揭示作者对此次故乡之行的体验与感受?(4)文章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5)发挥想象:想象一下认为水生和宏儿的命运会怎样?

以上五个问题,满足了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问题对应不同理解能力的学生,即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回答(1)(2)(3)问题;能力中等学生,在此基础上加上问题(4),并且可以尝试进行问题(5)的思考;能力强的学生则需要完成所有问题。借助这种差异化问题设计,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阅读与思考中,满足了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需求,能够收获良好的提问效果。

2.应用点拨式的提问方法。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设计,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益。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以及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采取点拨式提问这一方式往往能够收获良好的效果。点拨式提问引导学生朝着有效思维的方向发展,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教学过程就可以采取点拨式的提问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首先提问:“在整篇文章中,作者写了百草园多少种动植物?请列举出来。”该问题主要引导学生初步阅读与理解文章。接下来提问:“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百草园?”学生在阅读后,可知使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最后提出问题: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从文章整体来看,主要表达三种情感:第一种是作者对脱离儿童实际的封建私塾教育的不满;第二种是表达儿童热爱自然与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第三种是表达作者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儿童时期天真无邪心理的追求。借助这种点拨式的提问设计,让学生的理解跟着思维的深入得到提高,逐渐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有效培养学生思维与探究能力。

3.创新提问设计的角度。在以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是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提问,这种方式虽说能够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但是却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言却有着比较大的限制作用。因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在提问设计上,需要注重提问角度的创新,通过巧妙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成长。比如在教学《孔乙己》时,文章中有句话为“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在这句话中,本来不该在同一句话中出現的“大约”和“的确”,在鲁迅的文章中却出现了,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就可以提问:“在这句话中,作者使用‘大约和‘的确两词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根源何在?”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深入思考与反思,同时结合上下文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理解。

4.注重提问设计的启发性。初中语文与其他概念性学科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对文字及文章进行领悟。为此,在课堂提问设计上,教师也应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在教学《背影》时,启发式的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兴趣将文章阅读完。如在开篇作者写出自己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教师可以适时提出启发式的问题:“为什么作者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该问题与文章的中心联系紧密,同时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能够更好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设计的创新,借助课堂提问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在具体的问题上,教师应充分联系课本内容,关注学生的能力差异,采取点拨式提问、多角度提问、启发式提问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巩固课堂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素梅.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117.

[2]罗秀诚.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西部素质育,2017,04:249.

[3]李颖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设计[J].学周刊,2013,07:58.

[4]张建才.怎样对初中语文教学进行创新设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4:84.

(作者单位:江西省浮梁县经公桥中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提问设计创新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