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可引发严重的出血热疾病,致死率极高。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大爆发造成上万人死亡,2018年4月以来,刚果地区又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并有扩大传播的趋势,疫苗成为埃博拉疫情防控的最有效工具。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冯立强团队研制了一种利用2型腺病毒为载体的埃博拉病毒疫苗。
埃博拉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迅速播散至全身组织器官,破坏结缔组织,造成严重的炎症因子风暴及免疫系统凋亡,最终感染者会因多器官衰竭及大面积出血而死亡。研究表明,人体在感染初期无法迅速产生高强度的免疫应答,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控制病毒感染。疫苗则可诱导人体产生有效的抗埃博拉病毒免疫反应。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以5型腺病毒为载体的埃博拉疫苗,该疫苗可诱导高水平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其保护性已在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但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亟须研制多种候选疫苗,以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
人2型腺病毒与5型腺病毒同属腺病毒C亚群,作为疫苗载体同样具有免疫原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是人2型腺病毒载体埃博拉疫苗还未见报道。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复制缺陷型人2型腺病毒作为疫苗载体,制备了携带埃博拉病毒膜糖蛋白GP的候选疫苗。研究表明,在小鼠及猕猴模型上,该候选疫苗均可迅速诱导高水平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这些免疫反应对其他流行株,如苏丹型埃博拉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种属的另一高致死率病毒亚型),具有交叉反应活性。此外,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疫苗免疫原性不受人群中广泛存在的抗5型腺病毒中和抗体的影响,提示该疫苗可用于5型腺病毒抗体阳性人群,也可作为现有以5型腺病毒为载体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的加强苗,提供更有效的保护效果。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冯玉鹏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研究员冯立强和陈凌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
(本刊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