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教育智库的发展、特征与启示

2018-03-16 20:35钟建平
世界教育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美国

钟建平

摘 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教育智库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在21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如今已在数量和质量上成为全球翘楚。美国高校教育智库具有功能定位明确、人员构成多元、经费来源广泛等显著特征,能够为我国建设新型高校教育智库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校智库;教育智库

一、美国高校教育智库的兴起与发展

所谓教育智库,指的是以教育专家为主、跨学科专家为辅,为各级、各类教育决策者在处理教育问题时提供专业的思想、理论、策略、方法等的科研机构[1]。根据智库对教育研究的关注程度,可将美国教育智库的发展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一)萌芽期:1905年-1985年

美国的教育智库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其目的是促进美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后几十年间,美国智库发展缓慢,教育问题在当时也很少受到智库的关注,只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偶有提及。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的智库数量都较少,政策研究所只有24个,当时全世界的智库数量也非常有限。[2]

二战后,“智库”一词开始流行。美国国内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并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反思。1954年,联邦政府颁布《合作研究法》(Cooperative Research Act),第一次对教育研究项目予以经费资助,此后,私人基金会也开始对教育研究提供大范围资助,越来越多的综合性智库开始关注教育问题。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促使美国于1958年出台了《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并加大对教育政策研究的经费投入。1964年至1976年,美国教育政策研究的经费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不断增加[3]。然而,该阶段美国教育智库在数量上并未获得较大程度的发展,教育研究大多只是大型综合智库的一个分支,如20世纪70年代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成立的教育研究部,较为出名的高端教育智库屈指可数。

(二)成长期:1985年-2000年

1983年4月,美国国家卓越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mmission on Excellence in Education)发布了令人震惊的《国家处于危机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A Nation at Risk: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al Reform)报告,使美国民众感受到教育存在的巨大隐患,也促使有识之士意识到建立专门机构以加强教育政策研究的重要性。1985年,美国教育改革和研究办公室出资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西北大学7所全美顶尖大学共同创建美国教育政策研究联盟(Consortium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CPRE),这是美国首个专门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智库,表明美国教育智库开始进入专业化发展的新时期,标志着高校教育智库在美国正式兴起。在此阶段,美国还成立了一批影响广泛的教育智库,其中包括1995年创建的教育政策中心(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其研究领域涉及辍学、高中毕业考试、特殊教育等方面,曾在2006年被美国《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评为“过去10年影响美国教育政策的十大机构之一”。[4]

(三)成熟期:2000年以来

进入21世纪,美国教育智库的发展呈现多样化趋势,并逐渐进入发展成熟期。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6》(2016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在65个全球顶尖的教育智库中,美国数量位居榜首,共有14所,占比21.54%。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10所世界顶尖教育智库中,美国占了8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5]

从隶属关系来看,美国的教育智库可分为4类:一是政府下设的教育智库,如美国联邦教育部于2004年设立的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主要负责搜集各级各类教育情报与数据,为联邦教育部的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具公司性质的教育智库,如兰德公司下设的教育研究部,主要根据客户的需要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开展评估和问责、学校改革、职业培训、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研究[6];三是由基金会或个人捐赠设立的民间教育智库,如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布朗教育政策中心(Brown 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 of Brookings Institution);四是高校教育智库,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基金会、校友捐赠等,如哈佛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ECPR)、斯坦福教育政策分析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等。

在高校教育智库方面,《全球智库报告》首次于2012年列出了全球50所顶尖教育智库榜单(未进行排名)。其中,入选的美国高校教育智库有哈佛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IREPP)、教育政策研究联盟3所。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开始对50所全球顶尖教育智库进行排名,并于2014年将排行榜数量增加到55所,2016年增加至65所。在2016年的榜单中,美国高校教育智库除了上述3所外,还增加了波士顿学院的国际高等教育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CIHE),其在排行榜中位列第58位(见表1)。

二、 美国高校教育智库的特征:以哈佛大学ECPR为例

(一)明确的功能定位

1.引导公众舆论,影响教育决策

智库被视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媒体之后的“第五种权力”。提出资政报告、影响决策方案是各类智库的共同目标,高校教育智库概莫能外。ECPR在地区、州、基金会、大学研究人员之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合作关系,旨在利用现有学校、教师、学生层面的海量数据,解决一直以来在教育政策上面临的棘手问题,以改善所有学生的教育成效[7],在研究美国教育政策、引导公众舆论、制定决策方案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9年1月,ECPR发布了一份关于波士顿地区特许学校影响力的开创性报告,促使州政府做出了提高特许学校数量上限的决定,并允许最有效的经营者对波士顿地区的特许学校规模进行扩张。除此之外,ECPR的教师主管(faculty director)汤姆·凯恩(Tom Kane)通过设计并指导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耗资6000万美元的“有效教学项目措施”(Measur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Project),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引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教育周刊》等各地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8]

2.传播教育知识,培养专业人才

ECPR主要关注教师效能(Teacher Effectiveness)、中学后的入学机会与学业成就(Postsecondary Access & Success)、学校改进与再设计(School Improvement & Redesign)三大领域的选题[9],自2008年以来,其通过官方网站(https://cepr.harvard.edu/)已公开发布《纽沃克的学区改革:学校之内和学校之间的业绩增长变化》(School District Reform in Newark:Within-and Between-School Changes in Achievement Growth)等41份研究报告[10],并通过举办“纽约市高中停课现象:对于学生成就、出勤率和流动性的影响”(High School Closures in New York City:Impact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Attendance and Mobility)等6场现场研讨会和“为了有效利用数据的战略数据项目工具包”(Strategic Data Project Toolkit for Effective Data Use)等网络研讨会,向社会各界人士传播教育领域的知识,以增进他们对教育政策的关注和理解。

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ECPR专门设立了由美国教育科学研究所资助的合作教育研究博士生奖学金项目(Partnering in Education Research Doctoral Fellowship),旨在培养博士生在与哈佛大学有合作关系的学区和国家教育机构中开展教育定量研究。ECPR还开设了硕士生和本科生项目,以及领导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Leadership in Analytics)、数学教练研究所(Institute for Math Coaches)训练计划等专业人才培养项目。

(二)多元的人员构成

美国高校教育智库的人员不仅包括本校师生,还有其他高校、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国际访问学者、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并通过充分发挥他们的学科、语言、资源优势,提升教育智库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美国高校教育智库还设有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协会等作为吸纳社会研究者的途径,以便充分发挥智库“旋转门”的作用。智库人员分工也极为明确,课题立项与具体项目的负责人各司其职,有效地保证了教育研究的质量。[11]

ECPR将人员分成领导团队、教师、核心员工、PIER奖学金项目人员(Partnering in Education Research Fellows)、学生、指导委员会六大类型(见表2)。其中,有些人员身兼数职[12]。从教师队伍的情况来看,ECPR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突出特点。

1.来源渠道多样

ECPR目前共有教师56人,其中来自哈佛大学校内的有24人(包括教育研究生院15人、肯尼迪政府学院4人、其他机构5人),来自校外的教师有32人,主要分布在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西北大學、俄勒冈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芝加哥大学、马里兰大学、密歇根大学、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等20个大学或机构。

2.学科背景互补

ECPR教师的学科来源非常多样,具有跨学科背景的教师占比近一半,达到44.64%,其次是教育学(占19.64%),再次是经济学(占7.14%)(见表3)。其中,有些教师甚至兼具多个学科的教授头衔。[13]

3.任职经历丰富

ECPR的教师大多是各自领域的执牛耳者,具有教授、副教授或助理教授职称,且大部分教师都具有丰富的任职经历,有在政府部门、商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基金会等单位的工作经验。例如,布雷恩·A·雅各布(Brain A. Jacob)是来自密歇根大学的教授,他曾是地方、州、城市政策中心(Center for Local,State and Urban Policy)的主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助理研究员,曾作为政策分析员在纽约市长办公室工作,曾任教于东哈莱姆区(East Harlem)的中学[14]。ECPR教师们丰富的任职经历,可以有效地促进其与政府部门、其他高校、基金会等单位的交流和互动,切实实现智库的资政功能。

(三)广泛的经费来源

美国高校教育智库大多构建了广泛的经费来源渠道,经费来源除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外,还包括校友、国际访问学者、社会企业、基金会等,由此为美国高校教育智库持续稳定的运作提供了坚实的经费保障。

ECPR的经费资助者多达30个(家),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来自官方的资助,如美国联邦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美国教育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IES)、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马萨诸塞联邦(Commonwealth of Massachusetts)和马萨诸塞中小学教育部门(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Elementary & Secondary Education);二是来自民间基金会和慈善会的资助,如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福特基金会(Ford Foundation)、雅各布基金会(Jacobs Foundation)、劳拉和约翰·阿诺德基金会(Laura and John Arnold Foundation)、隆伯格慈善会(Bloomberg Philanthropies)、大西洋慈善会(The Atlantic Philanthropies)等;三是来自公司的资助,如公立学校基金公司(Fund for Public Schools Inc)、格兰特战略合作伙伴(Strategic Grant Partners)等;四是来自社会组织的资助,如美国大学委员会(The College Board)、波士顿卓越计划(Boston Plan for Excellence)等。[15]

三、启示

(一)增强对高校教育智库的重视程度

我国高校教育智库在研究领域方面的优势明显,不仅拥有大规模的研究生队伍,还聚集了我国半数以上的两院院士,加之高校内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门类齐全,为高校教育智库的研究和判断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16]。然而,目前国内高校教育智库建设成效一般,从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6》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6年中国智库报告》来看,国内的高校教育智库无一入选全球“顶尖教育政策智库”65强榜单和中国“教育类智库专业影响力”前5名。据此,对照教育部于2014年2月印发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高校教育智库建设仍然任重道远。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建设新型高校教育智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高校教育智库切实发挥人才资源丰富、专业学科齐全等资源优势,为教育综合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建设教育强国献计献策。

(二)明确高校教育智库的发展定位

美国高校教育智库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资金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强的自主性,进而真正发挥智库的作用和影响力。然而,国内高校教育智库大多隶属于高校,并不具备法人地位,独立性和自主性非常欠缺,与教育学相关院系或科研管理部门合署办公的现象十分常见,甚至“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智库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由此,国内的高校教育智库还需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将智库的资政服务工作与科研、教学、行政管理工作区分开来,并从根本上保障智库的独立性,解除智库发展的依附性,由此才能真正发挥智库的功能和作用。

(三)加强高校教育智库的队伍建设

国内高校教育智库专家的学术背景主要以教育学为主,其他学科的专业十分紧缺,尤其是跨学科的专家,此状况亟需引起重视并得到改善。国内高校教育智库应大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配置:一方面,应多渠道引进具有多样化学术背景的专家,教育作为一种复杂活动,高校教育智库建设应由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跨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研究队伍[17],以发挥不同专业思维的优势,促进创新思想的产生和提高智库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还可吸纳政府部门的相关人员,通过充分发挥和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增强智库研究选题的针对性和提升参与教育决策的可能性。

(四)扩大高校教育智库的资金来源

我国高校教育智库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绝大部分的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另外还有部分经费来源于委托课题的资助,由此难免制约了高校教育智库的研究范围,以及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比之下,美國高校教育智库,除政府提供的经费外,还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基金会或个人的捐赠。为此,有必要尽快制定和实施关于捐赠的法律制度,大力促进民间基金会的发展,建立高校教育智库资金来源新渠道。同时,也可在不妨碍高校教育智库独立性的前提下,增加对其的财政投入,使正常运作的经费得到保障。最后,高校教育智库应注重加强“造血功能”建设,可通过向政府和社会其他部门提供有偿的政策报告或研究成果,或是尝试自主成立基金会,努力拓宽资金来源,实现自给自足。

注释:

①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2012年至2016年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整理。

②③根据哈佛大学ECPR官方网站信息整理。

参考文献:

[1]楼世洲,王珩.国外教育智库演进趋势及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0-09.

[2]张晓月,等.智库的起源、历程与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12(10):102-109.

[3][瑞典]T.胡森,[德]T.N.波斯尔斯韦特,著.徐培成,译.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七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232.

[4]谷贤林.智库如何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以美国“教育政策中心”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3(4):38-42.

[5]Rand Corporatation. Topics of Education and Arts[EB/OL]. https://www.rand.org/topics/education-and-the-arts.html,2017-10-22.

[6]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6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 http://repository.upenn.edu/think_tanks/12/,2017-10-22.

[7]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About Mission and Vision[EB/OL]. https://cepr.harvard.edu/about,2017-10-22.

[8]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About Impact[EB/OL]. https://cepr.harvard.edu/impact,2017-10-22.

[9]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Research Focus Areas[EB/OL]. https://cepr.harvard.edu/focus-areas,2017-10-22.

[10]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Research Report[EB/OL].https://cepr.harvard.edu/resources,2017-10-22.

[11]郭伟.美国高校教育智库是如何运作的?[J].世界教育信息,2017(2):21-22.

[12]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About People[EB/OL]. https://cepr.harvard.edu/people/,2017-10-22.

[13]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 About People[EB/OL]. https://cepr.harvard.edu/people/susan-m-dynarski,2017-10-22.

[14]Gerald R. 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irectory Detail Brian A.Jacob[EB/OL].http://fordschool.umich.edu/faculty/brian-jacob,2017-10-24.

[15]Center for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Harvard University).About Funder[EB/OL]. https://cepr.harvard.edu/funders,2017-10-22.

[16]張珺.我国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评论,2016(4):26-29.

[17]杨再峰,赵晓声,潘燕婷.高校教育智库建设:服务教育的应然与实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2):51-56.

猜你喜欢
美国
论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美国高校数字传媒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分析
美国儿童绘本出版中的性别理念研究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