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阈下《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探索

2018-03-13 12:24赵倩
新一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究信息化

赵倩

摘 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当下教学研究与探索的趋势与方向,信息化教学智能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牵引力与推动力。借助于信息化技术的支撑,《应用文写作》课程实用性与实践性要求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模式与创新是当前必要和有效教学探索课题。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探究

《应用文写作》课程最本质的特性是实用性,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当前,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其在教学领域应用中业已取得突出成效,为此,探索信息化模式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有效融合是加强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要途径。

一、《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现状

信息化教学经过近十年的推进与实施,在课程教学方面不断探究创新并取得了众多的突破与发展。然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整体上还停留在演示工具的前期发展阶段,信息化教学的智能与多维度性模式的探索还呈现滞后状态,课程教学效果存在落差。究其根源则在于在课程教学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充足,但具体实践写作匮乏导致课程的“知”与“行”融合的脱节;学生知识内化的有效率低,则导致学生学而无以致用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

二、信息化视阈下实践教学实效性策略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创立。《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各专业开设的广度和课时十分有限,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遵循课堂教授——案例分析——课后作业与评价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该教学模式是将实践教学完全设定在学生课后时间完成,其实效性的实现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写作为前提条件,但客观实际情况是学生消极操作,敷衍应对,课后作业质量不高,将实践环节设定于课后完成的教学设计的实效性较低。为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效性,将该环节设定于课堂教学环节来完成,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则是解决课程课时受限性困境的必要技术条件。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于云班课平台的实施将理论知识讲授部分录制成微课,设置问题情境,发布在信息化平台教学资源库作为课前准备的必备资料,通过该模式将基本理论知识设定在课前由学生自主完成,压缩课中理论教学环节课时,由此满足将实践操作部分设定在课堂教学环节所需课时用时的基本要求。

(二)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模式的有效设计。目前,在信息化运用比较成熟的宏观教学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化平台的选择,在课堂教学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三个环节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信息平台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主动性、积极性,从最大程度上实现学生客观有效的参与实践性教学与写作,契合《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性的教学特点,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整个教学环节,信息化因素是实现该教学理念的重要技术保障。

在信息化平台模式的构建下,将《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成运用“云、网、端”三维立体性融合方式,构建智能、高效的智慧课堂,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資源推送智能化、评价反馈即时化、创设有利于写作情境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实现未来职场实践工作的智慧发展。

(一)实践教学的职场文书运用情境的有效设置。信息化平台教学模式,可以构建一个智能移动端的办公自动化操作平台,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转化、学生角色与职业人角色转换的办公文书自动化与现代化的处理的应用能力。

(二)实践教学互动交流平台的有效创建。在信息化模式下,利用“云班课”“学习通”“SPOC云课堂”等教学APP实现时时处处移动式立体交流互动。课前通过头脑风暴、预习测评等方式掌握学情分析数据,进行教学设计。课中进行签到有效管理课堂;运用PBL教学方法进行实境导入、探究学习、任务驱动、实时实践检测,通过学生完成程度的数据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践写作环节设置拍照、在线录制视频进行投屏、屏幕分享,给予学生带来鞭策力和有效的管控力,即时性地掌握学生的学情情况并给予即时性地实践结果评价与反馈,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课后学生提交办公软件操作的作业,教师掌握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与学习效果,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数据记录、数据分析,通过微课、课件等资源及时做好课后辅导和巩固工作以及反思评价。

(三)实践环节激励政策的有效性设立。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模式的构建与运用通过教师设置的激励政策,学生通过完成各项教学活动获取相应的激励政策,以此来实现激发学生的参与各项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通过信息化教学APP平台的录制、投屏等功能在课中在线完成实践项目也能够有效的监督学生自主、独立、真实有效地完成实践目标,具有很大的鞭策力与监管力。

应用文书写作实践教学基于信息化模式下进行操作,打破时空界限,用移动设备端替代电脑,实现学生在课堂规范的撰写职业办公文书,通过这种实践教学,实现课堂与办公场境的无缝对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应用文书运用能力的职业要求,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蓉.浅谈蓝墨云班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应用[DB].电脑迷.2018.

[2]汤婕.关于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DB].知网.

[3]张波.浅谈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模式[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1):92-93.

猜你喜欢
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究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浅谈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效率的提升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