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3-6岁流动儿童看护人营养KAP调查分析

2018-03-12 01:47王元慧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行为知识

王元慧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寶安区3-6岁流动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K)、营养态度(A)及营养行为(P)的现状,为社区开展流动儿童营养健康教育与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部分社区5所幼儿园145名3-6岁流动儿童看护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的问卷调查,并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深圳市宝安区3-6岁流动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贫乏,对流动儿童的喂养行为不合理;流动儿童看护人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好;流动儿童的饮食行为深受其看护人的营养知识及营养行为的影响。结论:向流动儿童看护人进行儿童营养知识宣教和进行营养干预,纠正他们错误的饮食态度及不良饮食行为,以促使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流动儿童;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合理膳食和充足的营养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基础,国内许多研究证实儿童饮食是否符合营养要求,与家长或看护人对营养知识的掌握,对摄取合理营养的态度及其营养行为的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m对家长或看护人开展科学合理的营养教育是提高其营养认知水平,保证儿童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的关键。为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动儿童看护人的营养知识水平,为我们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寻找合适和有效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流动儿童的健康隐患,促进流动儿童的生长发育。本人特对深圳市宝安区部分社区3-6岁流动儿童看护人进行了营养知识(K)、态度(A)、行为(P)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深圳市宝安区部分社区5所幼儿园145名3-6岁流动儿童的父母亲或主要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问卷设计

参考国内外较为流行的KAP模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工作实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答案采用全封闭形式。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营养基本知识、对合理营养膳食的态度、营养行为、流动儿童饮食行为。除一般情况,其他所有题目均根据预先设定的分值对得分进行统计。

1.2.2 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面对面调查方式,选择上午或晚上在看护人接送孩子的聚集地一幼儿园门口,现场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5份,收回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收率97.2%。

1.2.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流动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水平

营养知识满分为11分,答对1题计1分。本次调查的流动儿童主要看护人的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3.85±1.32分,营养知识平均知晓率为35.28%。在流动儿童看护人中,女性营养知识得分5.23±1.02,高于男性4.03±1.24。经t检验,男性与女性营养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2,P<0.05)。流动儿童的父母亲(4.93±1.05)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状况高于(外)祖父母(3.67±1.25)。经t检验,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6.479,P<0.0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平均得分3.17±1.2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平均得分5.06±1.08。经t检验,不同文化程度的流动儿童看护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9.495,P<0.05)。随着流动儿童看护人文化程度的增高,其营养知识得分增加。

将知识得分与调查对象的性别、辈分、文化程度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到以上均为其影响因素。其中,性别影响更显著。

2.2 流动儿童看护人营养态度

根据积极、消极与中立3方面,分别设定相应得分为3、2、1分。调查对象营养态度得分呈近似正态分布,营养态度平均得分为10.8分。94.3%的流动儿童看护人表示愿意学习营养相关知识。100%的流动儿童看护人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持肯定态度,如果宣传的方法有利儿童健康,100%的流动儿童看护人愿意照着去做,90.2%的流动儿童看护人愿意改变饮食习惯。

将态度得分与调查对象性别、辈分、文化程度、知识得分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调查对象的营养知识水平、文化程度与态度得分有相关性,与其他各项无相关性。

2.3 流动儿童看护人营养行为及影响因素

根据看护人1周中营养行为的频度,调查对象平均得分为9.8分。看护人中几乎每天为儿童准备早餐的占56.2%;为儿童准备牛奶/鸡蛋/豆制品的占27.6%;注意改变儿童食谱以加强营养者占28.7%。几乎所有的看护人都有给孩子吃零食的现象。

将行为得分与调查对象性别、辈分、文化程度、知识得分、态度得分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营养知识水平对营养行为有影响,良好的营养知识水平对良好的营养行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4 流动儿童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

根据流动儿童饮食行为的是与否,分别设定相应得分为1、0分,得到流动儿童饮食行为的平均得分为3.6分。流动儿童看护人的不良饮食行为对孩子有一定负面影响,调查显示37.2%的看护人有挑食和偏食习惯,其照顾的儿童有挑食和偏食习惯的有86.4%。

将流动儿童饮食行为得分与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知识得分、态度得分、行为得分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流动儿童的饮食行为深受其看护人的营养知识及营养行为的影响。

3 讨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迁入地居住的流动儿童愈来愈多。由于流动儿童父母的学历普遍较低、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生活在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其营养健康、卫生保健问题颇为突出。研究表明,儿童能否获得合理的营养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家长的营养知识与饮食态度、行为密切相关[2]。

本次調查发现深圳市宝安区流动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普遍贫乏,女性的营养知识普遍比男性高,父母亲的营养知识较(外)祖父母的营养知识丰富,文化程度高的流动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比文化程度低的流动儿童看护人高。说明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的关键和前提。

看护人是儿童的直接监护者,在儿童的膳食供给与合理搭配方面起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由于家长或看护人的膳食安排不合理,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的现象较为突出[3]。对家长普及营养知识,改善其不科学、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但对其自身的健康有利,而且对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也是非常有益的[4-5]。3-6岁是培养儿童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家长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不仅阻碍儿童获得均衡的营养,而且还会成为小儿养成坏习惯的效仿对象。因此,提高看护人的营养行为,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是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培养儿童养成正确营养行为的有效方法。

虽然深圳市宝安区部分社区流动儿童看护人营养知识比较贫乏,但大家对营养知识的渴望度很高,94.3%的看护人愿意学习营养相关知识。本次调查虽然没有显示营养态度与营养行为的密切关系,这可能与流动儿童看护人的营养态度都比较好有一定的关系。但态度与行为能反映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只要有了丰富的营养知识,结合其积极态度,正确引导其营养行为,使其深刻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就会转变其行为。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对流动儿童看护人有目的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先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营养知识,转变营养态度,改善其营养行为,然后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流动儿童的饮食行为,以便更好地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苗延芳.儿童家长营养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6:405.

[3]赵丽云,刘爱东,于文涛.八省城乡0~5岁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家长喂养行为的调查分析[J].卫生研究,2006,35(01):82-84.

[4]柳晓琳,王琴.家长的营养知识和饮食习惯对小学生饮食习惯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2):765-767.

[5]李世敏,乔方.家长营养知识和态度对子女饮食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04):283-284.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行为知识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爱与知识的力量
我的关怀德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