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作联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开发他们的智力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是在改革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依然也会看到一些教育工作者只重视对于学生在德育体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在审美方面的素质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作为初中化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课程教育的功能,以美启发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最终促进初中化学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审美化教学;策略
初中化学课堂,作为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主阵地,隐藏着很多的审美价值因素,它对于学生的审美心理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所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教学,就是有计划的把所要讲授的化学知识与审美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认识一个超乎想象的、美丽的化学世界。本文提出三点关于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教学的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从事初中化学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从现象到本质,让学生能够正确欣赏化学之美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欣赏美的能力,讓他们能够感受化学的外在之美,还要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变,让学生能够正确欣赏化学的内在和人文之美。所谓化学的内在之美,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审视美,欣赏美,对于任何一种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表面上的美,都能发现其内在丑陋的实质,对于任何外边看似简单、不起眼的物质,能够了解其内在的结构特征,借助科学的手段让学生发现物质的微观秩序之美。比如在对《金刚石、石墨和C60》进行课堂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差别,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利用微观结构的方式来观察二者在空间结构上的差别,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金刚石是正四面体和石墨是平面正六边形的空间结构认识,了解和掌握,璀璨、坚硬、无色透明而又华贵的金刚石,质地柔软、灰色不透明、价格低廉的石墨,只是因为二者在碳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存在着如此诸多的差异,让他们知道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锻炼他们纵向思维的全面发展,培养其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于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领略化学家们的精神之美。让学生明白精神领域的美丽要远远大于物质和外在的美丽,他们对于人类的贡献和世界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促进作用,拥有知识并为之不懈追求和奋斗的人们,才是世界最美丽的人[1]。
二、立足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化学之美
化学这门学科它隶属于自然科学,所以对于它的教学往往不同于拥有优美语言和美好意境的语文等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学魅力,立足课堂教学,深入细致的挖掘这些关于美的内容,将它们渗透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最终让学生能够发现、欣赏、讨论,从而得到关于化学之美的真正内涵。一是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化学实验,让学生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让他们通过对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的颜色变化、参与反应物的状态变化、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光、放出的气体和声音的变化,来了解其和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让他们从中充分感受化学之美。比如在进行H2O和CO2反应的化学实验时,紫色花朵变成红色,红色花朵经过干燥后又变成了紫色,相信学生一定对这期间发生的颜色变化产生惊奇,从而感叹化学之美。二是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类化学器具来培养学生对于化学之美的感受。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初中学生接触化学开始,就会经常性的与许多实验器具打交道。因此,按照一定的规则对这些化学器具进行实验组装,不论单个化学器具的形态还是整套实验装置的整体结构,都足以让学生在实验和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奋,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内涵[2]。
三、创设美学平台,让学生能够学会创造化学之美
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往往采取一味灌输的教学,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注重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毫无美感可言。然而,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就必须要从化学课堂改革入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各种美学平台,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热情,来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发现美,追求美,最终创造美。可以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的方式,让学生更多的创造教学之美,改变以往由教师一站到底,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复杂或是敏感的问题,要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辨析,通过邀请学生走上讲台的方式,让彼此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学习,进而来增加学生对于化学课堂教学更多美的体会,提高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总之,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一方面渴望独立,一方面又在需求一定的心理依靠,所以在对他们进行教学时,仍然要采取一定刺激教学的手段,用审美化的教学来对其注意力和思考能力进行激发,从而达到有效学习,不断提升化学综合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庄晓松.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审美化教学”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5(12):602.
[2]陈伟华.浅论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8(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