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国画课拓展教学实践研究

2018-03-11 09:32巢萍
科技资讯 2018年35期
关键词:拓展教学实践研究

巢萍

摘 要:拓展教学可在传统教育教学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学服务,针对此,本文以初中国画课为主,首先分析了课堂拓展教学的实际概念,而后对拓展教学的重要性和实践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望文中内容能够为各个教育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国画课拓展教学方面的参考思路。国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绘画形式中的一种,其以笔墨作为作画材料,拥有其他绘画艺术难以效仿的笔墨艺术特征。目前我国正要求在各个教育机构内完成对文化自信的建设工作,初中教育机构以培养优秀的初中人才为主,且初中生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审美正在成型。因此在初中阶段开通国画教学课程,不仅能够夯实初中生的家国责任感,也能够培养初中生的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力。

关键词:初中国画 拓展教学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b)-0-02

1 课堂拓展教学的概念

课堂拓展教学是以保留原有课堂教学难点重点、关键点为主的结合型教学观念。拓展教学需要以原学科为主,将原学科中一些旁支类的知识点加以延伸,进而以全方位思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特殊技能。可以说在新课改目标范围内,课堂拓展教学明显能够将学生们培养成具有全面能力和长效能力的优秀学子。

2 初中国画课教学进行拓展教学的重要性

2.1 可开通特殊技法教学,培养学生“特色”能力

经过调查发现,仅有少部分初中生拥有学习国画的经验和基础,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并未接触过与国画相关的艺术课程。因此绘画老师便应该明确,如若自己长期在课堂上传递一些与国画相关的基础知识,那么学生只有在刚刚接触到的时间内才能保持兴趣,时间越延长,学生的枯燥情绪就越能够被凸显。故教师便应该在课堂范围内尽量给出一些除基础教学以外的内容,例如特殊技法等。特殊激发教学一方面可以重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可以令学生产生一种“开小灶”的心理,使得他们对下一节课更加期待。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使用特殊技法教学这种延展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明显具有切实的教学质量提升价值。

2.2 可开通欣赏课教学,升级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人们若要拥有完善的艺术创作能力,首先他们就应该拥有审美分辨能力。人只有在能够明确何为美丑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美和带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而除极个别的学生具有国画审美天赋外,其他学生基本并未接触过国画艺术类作品,他们不懂得从画作的细节中找出艺术价值。因此教师便可以开通审美培养课程,尽可能地利用具有切实艺术价值的作品升级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展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为培养学生掌握一些技能,而实际上在初中开通的绘画课程中,教师很难培养学生掌握完善的国画创作能力,因此教师至少要培养学生拥有其他方面的能力,综合上述限制性条件,审美能力的培养十分符合初中国画课拓展教学教育目标。

2.3 可开通写意实践课程,挖掘学生艺术创造力

绘画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技巧属于教学重点,但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创作能力也属于重中之重。激发一词代表着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舍弃直接教育法,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发挥的空间。针对此,写意实践教学就属于相对合理的教学方式。写意教学重点不在于画“型”,而是要将自身对于景物或事物的理解进行抽象呈现。如若学生可以在心理自由的前提下进行写意创作,那么他们内心深处的艺术创作潜能和想象力就可以被有效激发。而这也刚好可以满足初中教师培养学生多样性技能的根本要求。

3 初中国画课拓展教学实践研究

3.1 特殊技法教学实践

对于初中生而言,直接使用水墨进行作画难度较大。针对此,教师应该先以白描作为切入点,为学生传授一些白描方面的技巧,进而引导学生“入门”。白描的本质为线描画,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要求学生准备一些基础的工具,例如白本与铅笔。教师则可以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按照学生的人数制作闪卡,闪卡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临摹的样本,而閃卡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能力上的差异进行调整。但为了与国画教学保持关联,闪卡的内容应该尽量以花鸟鱼虫作为核心,这样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同时,闪卡的内容应该尽量具有一定的差别,例如以鸟为核心时,可以给出不同的角度的白描闪卡,以供学生按照个人兴趣进行选择。初中课堂的掌控难度较小,多数情况下教师都可以完善地稳定课堂纪律,而若要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感兴趣程度,则仍然需要教师使用一些语言方面的技巧,引导学生对临摹这一学习行为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与花鸟鱼虫相关的图片,再展示一些相对简单的白描作品,这时学生就会对白描技法产生相对简单的印象。这时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闪卡进行临摹,继而熟悉花鸟鱼虫的绘制曲线。当学生完成临摹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临摹成果进行检验。只要学生所展示的线条显得相对成熟,教师便可以要求学生脱离闪卡自行对图片进行白描,这样一来,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未能掌握完善的国画绘画技巧,其便也可以掌握白描技巧,这样当学生日后再次学习国画时,也可以带有一定的经验进行学习。

3.2 艺术欣赏教学实践

艺术欣赏教学以培养初中生的国画艺术审美为主,虽然国画审美以观看和感受为主,但如若教师未能找出适应于学生的教育方式,那么学生也很难在观看的过程中掌握欣赏的技巧。因此教师在传递“欣赏”技巧的过程中也应该尽量使用学生更加熟悉的方式,具体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下文将进行详细叙述。

首先,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生活环境中的山水照片,令学生对山水的原本形态产生深刻的记忆印象。选材方向既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中下载一些可用的图片,也可以由教师使用照相机对风景进行捕捉。对于学生而言,来自于本土的风景色彩更容易令其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而来源与互联网的图片则会令他们产生新奇感。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开通欣赏课程的过程中,尽量将两种来源途径混合使用,这样才能为学生传递不同视角的艺术观感。当学生观看图片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观感上的体会,继而令学生对于艺术产生直观的判断印象。

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以山水为主的画作,要求学生在观察后说出不同画作之间存在的差别,以及画作想要表达的艺术内涵。每个学生对于艺术的感悟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需要尊重这种差距,理解学生思维模式的创新特性。同时对于一些并无感悟的学生,教师可以剖解山水画中不同的元素,为学生提供一些欣赏的思路,这样一来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给予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属于自己的艺术看法。

3.3 写意教学实践

写意教学属于完全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进行写意教学前先为学生讲好绘画规则,例如可以无需顾及事物的形态,将其意加以呈现即可。而后教师便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要地位,引导学生们进行写意创作,肆意地抒发自身在写意绘画方面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文章以初中国画教学为主,对拓展教学实践方式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特殊技法、写意以及欣赏等拓展课程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多样性能力的作用。望各个读者阅读本文后,可以对国画教学产生创新性的教育印象。

参考文献

[1] 刘嫔.初中国画教学的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45-146.

[2] 马穗英.浅析国画教学中诗词文学素养的渗透[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8):90-91.

[3] 谢妍.传承国画,弘扬传统——浅谈中学国画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10):138.

猜你喜欢
拓展教学实践研究
分析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探索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应用浅谈
初中语文拓展教学应用浅谈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拓展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导向”的税法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拓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