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圣军
摘 要: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抽象性最强、较难理解的一门,对于刚处于入门阶段、理解能力较为欠缺的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学科的特殊性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也使老师的教学工作面临重重阻碍。为解决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被提出,即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数学教学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理解、学习数学能力的目的。针对这一新概念,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其实施的积极意义和具体途径。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新课程改革;途径;意义
为了解决数学抽象性、复杂性带来的教学困难问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被提出,这一改革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能令其学以致用、加深对数学学科的理解。这一观点的提出,获得了数学界的极大关注,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知识不应该只停留于课本上,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将学习与生活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会使其对学科产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其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改变思维模式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若想正常生活,每个人都应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正是数学学科的入门时期,所涉及的都是基础又常用的简单数学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识最终会过渡到生活,相比知识,学生更为了解生活,若能将教学与生活结合,可以改变学生固有的思考方式,让其以全新的思维认识、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2.促进创新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若能利用这点令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探究产生兴趣,会对数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小学阶段是学习生涯的重要启蒙阶段,教师若能深度挖掘生活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将其与教学结合,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会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创新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亦是如此,若想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自主探究、学习,具体的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种:
1.鼓励学生将数学与生活结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向学生传达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数学。使学生既能够从数学的视角出发,用心观察、体验生活,发现數学与实际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能从生活的视角出发,更好地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当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时,会对学习数学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1]。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视角,用心观察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现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将生活知识融入数学教学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最为抽象的一门,尤其对于刚刚入门、理解能力较为欠缺的小学生而言,若以传统的模式学习数学,很难做到化繁为简、学以致用。若将抽象的数学与实际的生活结合,则会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若想让教学融入生活,就要求教师深度了解学生的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的学习素材,而且不可一味地追求简单以致忽视了复杂的知识,偏离了教学重心,应从大局出发,以知识为主、生活为辅。
3.知识的应用设计与生活结合
教师在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时,应选择对应学生生活背景的、多种多样的素材,并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所以,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并且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不可自作主张、将个人的教学方式强制性地授予学生,应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并互相交流。令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成为学习的主人。
4.积极开展研究性的学习活动
参与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是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学习素材,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活动,这种方式将会使学生课内课外共同发展,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研究性学习活动应由教师来引导方向、确认课题、说明要求,再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沟通得以进行。教师不应过分参与探究过程,只需适当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是学习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也是较为复杂和抽象的一门学科。小学是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虽然学习的知识非常简单,但若基础不够牢固,将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很多不便。所以,打好基础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小学数学的教学不容忽视。随着新课程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逐渐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概念被提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成为未来教学的主流形式。这一教学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具有更高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唐国林.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新校园旬刊,2017(5):75.
[2]王长林.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3):196.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