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润
摘 要:新课程改革是顺应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切合教育规律的教育革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将以相关的理论为指导,以工作实际为案例,浅显论述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小学教师要积极改变之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的课堂教学,以前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不见了,整堂课只有老师声音的现象没有了,教师的观念在改变,教学方式在变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时有体现,教师引导着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趋势。然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有我们值得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形式、轻实效
在新课标实施初期,为了让学生便于讨论,我校实施了座位调整,每四名同学分为一组,相向而坐。由于班上学生较多,分的组也较多,班上有一半的学生背对黑板。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出示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有的做小动作,有的嘻嘻哈哈,讨论完全流于形式,没有一点实际效果。讨论是应该有问题、有目的、有效果的。但教师只关注了形式,忽略了实效。在上“课间活动”这个章节时,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情境图,然后就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完全没有有目的、有问题地引導学生去观察,结果学生找出了很多与本节课教学目标完全无关的问题。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小草。诸如此类,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引导者的身份完全忘记。在上“数图形的学问”时,老师为了加强对数图形的理解和巩固,让四名同学到讲台上去握手。学生握手以后就很迷糊,这是做什么呢?这四名同学觉得在玩游戏,而其他的同学在看热闹。学生是积极参与了,但没有实效。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立足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才是真正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囿于教材,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例如,在上“旋转”时,老师只是出示了书中的情境图,让同学们去观察、去发现,有很多孩子回答说:“看到一辆小汽车开出来。”如果老师用课件出示游戏“捕鱼达人”老师先打,没打中,设问“怎么办?”学生一定会回答“把大炮旋转一下”,师板书“旋转”,“怎么旋转呢?”“绕中心”,师板书“中心”,师向左旋转,又没有打中,“怎么办?”“要向右旋转”,师板书“方向”,师旋转一个角度还没有打中,学生马上回答“要旋转90度”,师板书“角度”,就这样老师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很容易地掌握了旋转的要点:中心、方向、角度。在上“周长”时,教师不要只局限于教材上的资源,可以引导学生看黑板周长、操场周长、桌子周长、门窗周长,这些都是他们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非常熟悉的事物,放手让孩子们用生活中的经历、身边的实物去交流、去体会,把抽象的数学生活化,那就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评价不能多元化
教师仍不能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教师还没有完全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仍是以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作为考核重点。其实对学生的评价,应该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家长互动、同学互评等形式。并且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给予鼓励。一次老师上“分数的再认识”的时候,当老师说“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或若干份可以用分数表示”时,就有一个学生说:“平均分成四份是不是应该说平均分成若干份?”老师说平均分成四份可以,平均分成若干份也行。其实,老师当时就应该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他,并让同学们讨论,以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合作探究,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也牢固地掌握了知识。在我班我制作了一个评价一览表,定期与家长联系沟通,给学生全面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表格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通过这样全面的激励性的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不重实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充分利用身边学生熟悉的课程资源,让学生从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究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数学基本知识掌握基础技能。采取多元性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彩霞.牵手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中),2017(9).
[2]田云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活兴趣分析研究[J].好家长,2017(4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