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妙英
摘 要: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现代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探索如何才能够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思考建议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通过科学的改革和创新,提升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才能够真正发挥好自身的价值。
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没有办法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大量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强劲的动力,而学习兴趣其实就是最有效的动力,當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即便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比较多的问题,他们也会想办法解决好这些问题。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比如说,在进行课程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导入,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原本比较枯燥和无聊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和有趣,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放映视频或者音频,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在教学《影子》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相关的影像,通过视频资料进行导入,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首先,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动力,我们要让兴趣引导学生学。因为如果学生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就不会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不会愿意读书。但是兴趣是基础,在激发学生兴趣以后,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必考内容,不阅读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学生对阅读没有足够的兴趣,最终读书就会变成学生的大包袱。在孩子小时候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孩子日后发展有很大益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多考虑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教学一成不变的话,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和无聊,但是如果教师创新的话,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就愿意探究和尝试。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外阅读探究,比如每个小组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阅读完以后必须进行汇报。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阅读需要注意什么、自己应该怎样进行阅读。再以作业的布置为例,作业的布置其实有很多作用,最主要的就是预习和复习。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重新回顾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其次是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的预习,教师应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问题,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听课就会有的放矢。这样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注意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其实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推进进度,教师也更加习惯于掌控学生的学习,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我认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尝试自己去探索和思考,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故意给学生留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的方式去解答这些问题,比如说,独自收集资料的方式、小组活动的方式等,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体系就会更加扎实,同时学生在日后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问题,良好的探究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就进一步得到了凸显。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通过科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寻找符合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真正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谢硕.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初探[J].读写算(教研版),2015(13):147.
[2]林春晓.优化教学情境培养核心素养:浅谈现代化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6(36):4.
[3]朱姝.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J].小作家选刊,2016(3):22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