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凤
摘 要: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非仅仅传授知识,然而,学生的提问与学习息息相关,不可分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人都参与到提问中来,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营造提问的氛围、掌握提问的时机、传授提问的方法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提问。
关键词:提问;氛围;时机;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人认为正常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表面上看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融洽,教师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殊不知忽略了学生的提问,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理想。清代散文家刘开在《问说》中指出:“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由此可见,学生的提问与学习息息相关,不可分离,为此,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
一、营造提问的氛围
环境改变人,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中,结果也完全不同。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课堂上的提问几乎都由教师包揽了,学生在课堂上只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有的甚至连回答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指望有提出问题的机会,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就要引导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提问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问,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提问小组讨论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残疾青年的做法正确吗?老师平时不是教导我们不能说谎吗?残疾青年的做法最终会不会给作者留下阴影?在这期间,教师要扮演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讨学生的问题,寻求答案,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提问。
二、掌握提问的时机
提问是一门技巧,引导学生掌握提问的时机有利于学生的提问达到高效。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唯恐学生对提问缺乏兴趣,对于学生的提问可谓“来者不拒”,任何时候都可以向老师提出任何问题,长此以往,学生对提问失去热情,兴趣暴跌。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适当的提问时机,可以围绕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主要质疑环节。如,在教学《穷人》一文时,课前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初读课文,让学生在看了课题后,提出问题:“什么是穷人?”“课文中穷人指的是谁?”等等;课中提问是教学的主要部分,引导学生围绕教学过程中的疑问、不同意见提出问题:“桑娜为什么非这样做不可?”“桑娜和渔夫在对待西蒙两个孩子的态度上有何异同?”等;课后提问是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对不理解的问题质疑:“桑娜和渔夫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接下来他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在教学中的课前、课中、课后阶段,教师都应该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进行有效的提问。
三、传授提问的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授提问的方法远比传授教材知识更重要。提问的方法有很多,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就是好方法。
(一)圍绕主题
一篇优秀的文章离不开完美的主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完美的主题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提问:“唯一是什么意思?”“我们平时的听众都是很多人,为什么文中的听众是唯一的?”“这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通过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提问,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借助插图
观察发现,如今的教材里大部分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都是“量身定做”的,形象、直观,然而却经常被教师置于被遗忘的角落,教师应重视插图的指导,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进行观察,在观察中进行深入的思考,针对插图寻找相应的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新课程改革也提出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学生的认识可以得到有效的互补,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发现,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学生如同收音机,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但金口难开,几乎不提出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学习气氛活跃,争先恐后地提出问题,然而所提出问题的有效性不强,要么问题缺乏难度系数,要么偏离主题或与主题关系不密切。在教学中,教师适当、适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学生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提问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都参与到提问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红芳.提问于课堂之中,育人于教学之间: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提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0).
[2]徐丽琴.语文课堂提问有妙招[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7(2):24.
[3]邹俊美.语文课堂学生自主提问的探究[J].语文天地,2017(8):32-33.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