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课标视角对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情况的介绍

2018-03-10 02:54汪瑞卿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体育游戏新课标应用

摘 要:对于整个小学阶段而言,体育课程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小学生整体发展意义重大。体育游戏在体育中不可缺少,对于提升体育课程的趣味十分关键。体育游戏立足小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以此为出发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整体课程的教学效率。鉴于此,要以新课标为指引,全面探讨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领域的应用情况,在根本上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游戏;教学;应用

在小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学不断发展探索,尤其立足新课标方向,重视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融入健康理念,发挥快乐体育概念的指导作用。为此,立足体育教学,积极引入体育游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激发教学兴趣,强化教学改革效果的实现,为小学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创造优质条件。

一、基于专业角度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游戏的特征

其一,体育游戏涉及较为广泛的内容,形式多样,趣味性突出,对小学生好奇心的满足具有突出作用。基于小学生发展,其具有较强的求新意识,生性好动,体育游戏恰好符合这一点,深受欢迎。其二,体育游戏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发挥角色扮演这一方式的优势,强化小学生交际水平的提升。其三,游戏的开展通常以对抗形式展开,激发竞争意识,增强教学兴趣,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其四,小学体育游戏凸显简约性的特征,规则简单,便于理解,发挥对学生的启发作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二、立足新课标视角如何推动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高效应用

1.尊重学生身心特征,选择合理的体育游戏

在进行体育游戏选择中,要将教学目的渗透整个游戏过程,以更好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具体讲,游戏的类型要基于课堂教学要求,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正确认识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于游戏而言,自身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因此,需要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考虑其中,保证游戏的安全性,维护教学环境的安全性,在根本上推动教学目的的实现。

2.提升体育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相容性,加快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本质上讲,体育游戏的选择以体育课程为基础,借助自身的合理性有效提升教学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要严格遵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发挥游戏自身的优势,将游戏与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保证从根本上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3.重视借助游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整个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小学生体育教学要以小学生身心发展为方向,追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强化多样性。

如果體育游戏能够合理、高效地应用在课程实践之中,就会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巨大作用,强化学生多方面发展。例如,对于乒乓球技能的发展,可以借助竞赛方式开展互掷游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习热情,有效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达到手眼的有效协调。除此之外,为了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信任度,提升综合能力,也可以开展背靠背夹球快跑的游戏,在增强体能的同时,对于团队精神的培养意义重大。由此可见,体育游戏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深入分析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应用中的注意问题

1.严格掌控游戏教学中的纪律,保证教学有序开展

对于体育游戏而言,虽然对教学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纪律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不容忽视。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活泼性与好动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兴奋情况,因此,要做好教学现场纪律的合理维护,避免场面失控,保证教学按部就班地进行,为教学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体育游戏教学中的纪律控制是保证游戏课程有序进行的保障。

2.关注学生情绪状态,维护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体育游戏教学开展中,很多游戏都采取比赛的方式进行,加之小学生较强的好奇心与好胜心,游戏中很容易出现摩擦和矛盾,因此,为了避免矛盾激化,防止诱发不良情绪,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做好安抚工作,避免不良情绪对教学行为的影响,维持整个教学气氛的和谐性。

3.重视做好游戏的全方位设计,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体育游戏教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重视对游戏类型、游戏规则等的精心设计,重视在教学内部进行方案的深入研究与讨论,做好分析与调研,在根本上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推动发展中,新课标思想得到渗透,加快游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全面分析体育游戏教学模式的优势和特征,合理将其引入体育教学实践,更好发挥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与此同时,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探讨更加合理与可惜的引入方式,强化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有效应对,在根本上更好发挥游戏教学法对体育教学的推动作用,推动小学教学的有序

进行。

参考文献:

[1]邵建华.新课标视角下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方法及其作用的探讨[J].小学教学研究,2017(20):74-75.

[2]李娜.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影响分析[J].北方文学(下旬),2017(2):176.

[3]林锦秀.新课标视角下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 福建体育科技,2014,33(2):60-61.

作者简介:汪瑞卿,女,福建泉州市人,就职于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发展小学生体育锻炼。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体育游戏新课标应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