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华
摘 要:在任何科目的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关键的因素是要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因为兴趣不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是提升课堂教与学效率和质量的保障。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兴趣
地理是一门在初中课程设置中處在副科地位的学科,总是被老师和学生有意无意地忽视,课堂教学气氛不积极。学生对它的态度是,学得好坏无所谓,反正老师没有像要求语、数、英一样,非要让学好地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地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他们知识构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但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而且还能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域面积,树立热爱祖国的远大情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好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所以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热情。那么,如何在初中地理的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呢?下面,本人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采取的策略:
一、用心设计有趣的导入
对于一堂完整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来说,任何一个环节我们都不可轻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也是如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老师就要精心设计有趣的导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把学生快速带入学习状态,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趣,从而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聚精会神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专心听讲,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设置悬念导入、讲地理故事导入、情境导入等。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习惯,采用最恰当的导入方式,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比如,我在给学生讲山东地区时,就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有哪些同学喜欢看《水浒传》?谁能说一说《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是哪个省?同学们听到这个问题,想到的不但是《水浒传》中的故事内容,而且还会积极在脑海中搜索“水泊梁山的具体位置”。这个时候有同学回答说:“山东省。”此时,再进行下面的教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而且学生兴趣正浓,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保障。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如果老师把全部的心思用在开始的导入上,而忽视了以下教学过程,那么也就是虎头蛇尾,是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因此,作为初中地理老师,我们不但要用心设计导入,让学生快速产生带入感,融入教学氛围,而且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情景,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我们怎样学地理”的教学时,一个内容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如何看地图。那么,在学习这节内容之前,我先让学生按照绘制的地图介绍我们的学校,学生对这个不但兴致百倍,而且也很自豪。老师利用学生这种热情高涨的学习态度,营造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入到教学的主题中——学看地图。老师一边给学生讲解看地图的技巧,一边问学生地图的制作过程。学生在老师引导式的带动下,他们的求知欲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解。此时,老师再把学校平面图作为教学模板,向学生讲解地图的制作过程。这样结合学生熟悉的校园图,给学生讲看图的技巧和知识,既让学生觉得内容生动、有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怀着好奇和求知欲,认真学习,老师再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突出重点、难点,一定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应有的质量和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以往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条件有所限制,信息技术相对薄弱,除了一张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顶多再有一台使用了多年的地球仪、一张中国地图,而后就是老师苦口婆心、费尽心思的讲解。这样的教学老师辛苦不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热情也不高涨,原因是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初中地理课堂显得枯燥、无趣。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成了课堂教学最受欢迎的新兴教学手段。首先,它功能强大,有声音、有图像、有色彩的呈现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教学内容;其次,它多样、直观的呈现方式,使一些枯燥、深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也无形中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给学生教学《海陆变迁》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完全可以借用多媒体技术使大陆漂移学说生动、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大陆漂移、大陆板块构造的神秘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探索式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只要老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合理、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既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生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又能在学生兴趣的驱使下,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总之,初中地理老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就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策略,迎合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姝.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
[2]凌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文教资料,2010(17):146-147.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