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霞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教学生认知、识词、断句,更注重学生积累文化知识、培养文学素养。语文学科的学习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心灵发育的有效途径。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将阐明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论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文学素养;语文教学;提高;策略
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符合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践的要求,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喜欢阅读各种小说、诗歌、散文,是培养学生文学修养的基础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挖掘教学素材的价值,并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学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文学素养的影响
1.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文学素养是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前提。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基础,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学到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培养文学素养是实现小学“德育、智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基石。
2.文学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首先,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进而将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增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主动思考并尝试解读文章作品,解放了思想、树立了自身学习的观念并获得了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言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有利于健全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更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文学的过程中净化心灵,明辨是非美丑,完善其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1.合理运用教材,加强理论学习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语文教材改版也更加合理。教材中不仅有拼单、生字、词组等基础知识,更有优美散文、趣味小说等,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需求,并在培养小学生文学素养方面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充分做好学生的启蒙工作,让学生体验到语文这门学科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要做好备课工作,从文章拼音、汉字的角度切入教学,深刻剖析文章中富含的意义并为学生做充分讲解;二要安排好教学进度,突出教材重点,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三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
2.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名著
课外名著能够起到辅助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阅读课外名著一来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获取更多外部的信息、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二来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修养和品位;三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等。教师要有良好的阅读意识以及丰富的文学储备,只有教师的阅读量多,才能为学生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在推荐作品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含义及情感,方便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教师要将鼓励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纳入自己的教学方式,比如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上交读后感,再比如在课堂中为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培养学生阅读的热情。
3.充分发挥古诗词的效用
优美的古诗词及诗歌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古诗词中蕴含的人生道理来丰富小学生的思想,提高小学生的情感高度。比如说教师可以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角度出发,引发学生共鸣,陶冶学生情操。在学习《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和体会。
4.强化写作训练
写作训练是文学素养的一大体现方式。教师强化小学生的作文训练,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第一,开展写作课程,一周至少有三个课时的作文课,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记日记或是记周记的习惯,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第二,引导学生积累阅读文学作品时遇到的优美的、內涵丰富的词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第三,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注意学生是否用词准确,是否能合理运用积累的经典句子,如果发现学生的错误及时纠正;第四,选取优秀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级中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培养文学素养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各类文学教学素材的效用,调动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认知和对语文的情感。
参考文献:
[1]本萑.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儿童文学素养[J].考试周刊,2009(29):57-58.
[2]程虎元.试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5):149.
编辑 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