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刚成,林 婧
(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的高度分化与学科建设指标导向限制,导致重专业与学科建设轻育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从而影响了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质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提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立德”表示“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但是,“德”的具体内涵和其所包含的内容在不同国家或不同的社会阶段有着不同解释,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最迫切的是从以下方面进行“立德”。
1.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德”的本意是遵守规范的好品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的实际发展状态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即社会意识。[1]82所以,“德”一定是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是实现伟大“中国梦”而需要的“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构建了一套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的道德理念。但是,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展,基于此必首立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丰富而蕴含深远,从类型角度来分,可分为以家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夫妻相互包容、孝敬父母等为主的家庭美德,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遵守社会规则等为主的社会美德,以爱岗敬业、团结一致、默默奉献等为主的职业美德,以拾金不昧、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等为主的个人道德等。从时代角度分类,则包括以“仁、爱、孝、义、礼”为核心的先秦时期诸家的美德思想,以革命英雄、艰苦奋斗、热爱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等为核心的近代革命道德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为核心的现代美德思想中的历史传承与发展部分。虽然时间在飞逝,道德内容在变化,但是唯一不变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承载的先辈们的思想精华和精神追求,这种美德融入时代的精髓,就形成了与当今社会相契合的优秀道德。总的来说,中华传统美德是经过时代和人民的检验,对社会秩序、公民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理论和态度观念的总和。
2.立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要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无产阶级价值观的根本体现。在工作中,劳动者要明白为社会、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就是在体现自身价值;在社会中,公民要团结一致,互帮互助,组建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在生活中,每个人在面对问题时,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选择都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为原则,符合的就做而且坚决做好做实,不符合的就不做而且要坚决予以抵制。
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坚持集体主义思想,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集体是由无数的个人构成的,坚持集体利益就是为个人创造利益;同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要从大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心中有国家。
为人民服务思想和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二者精准地诠释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因此,社会主义道德是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道德,它在传统优秀道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更加突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所以,公民要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做一个合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民。国家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导向,引导公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公民各方面素质,以促进国家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3.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学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以文化的形式渗透进学生的心中,逐渐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华展现。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求学校提供学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平台,借助网络、板报、实践课程等方式,让学生多接触、多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组织各类活动,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其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社会主流思想,培养成能造福人民的优秀人才;最后要求学校的课程体系要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以传统文化的形式编排在课本中,作为校本课程来呈现。
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说,道德教育已经引起的高度重视,其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通过立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可以在牢固树立“两德一观”的思想指引下不断向前奋进。
“树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树人的内容和方式要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而定。新时代的教育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众多新的需要,这种需要既体现在树人之量的扩展上,更体现在对教育内部系统进一步改造的要求和对有德之人的迫切需求上。[2]128
1.培养有远大志向能为人类社会造福的人才
志向是指人们能有所作为的奋斗方向,个人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职业作为志向。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都属于志向。根据个人的能力情况选择符合自己的职业,踏踏实实工作,这样的志向也是远大的。所以,远大没有高低之分,只要志向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能够为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做出应有贡献的都是远大的。而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就是能为社会造福之人,所谓的为社会造福就是指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人类整体价值与进步的现实作为。
实现远大志向和造福社会的目标,需要每个人踏实接受教育,只有接受教育,学生才能用科学的世界观去指导社会实践;只有接受教育,学生才能用科学的知识创造丰厚的利润。所以,受教育是学生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社会、生活和教育的不断打磨下,不断充实自我,展示自我,突破自我,向着远大的志向而努力奋斗,才能成为为社会造福的可造之才。
习总书记指出,教育要以互动交流为中介,以文化精髓为认知对象,以各民族勤劳奋斗为体认,以此促进国际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断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敢于质疑的精神。要培养有远大志向、为人类社会造福的人才,国家就要提倡通过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世界的交流来增长见识,陶冶胸襟,在培养一个个有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意识和个人精神富足追求的个体过程之中实现这一目标。
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
创新能力是利用知识在各领域中不断形成新成果的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学校提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和机会,通过具体化指导使教师在明确的要求下,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思维;其次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实际体验,不断领悟创新精神的真谛,寻找适合学生的创新之路。总而言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国际视野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让学生站在全球的角度审视世界变化,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勇于担当且胸襟博大,让学生拥有强大的应对能力和强烈的使命感,让国家更加具有文化自信和强大的精神内生力,从而使教育逐步走到世界前列。国际视野下的学生具有开放性,尤其是思维的开放性。思维的开放性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看问题,将事物各组成要素进行优化整合;具有应变能力,学生能够审时度势,对变化的环境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应对;具有国际化意识,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熟悉其专业的国际化知识,可以独立处理国际活动等。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学生,不仅能够适应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变化,而且可以推动国家走进国际化的浪潮。当然,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忽视本土文化,而是指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走向世界。[3]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人才首先要求国家给学校提供政策倾斜和国际交流的自由;其次要求社会要给予经济支持,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培养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经费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条件;最后,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积极配合学校,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走向世界。
3.培养具有中国特征的合格接班人
具有中国特征的合格接班人要体现中国特色,即所培养的人才是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现状的人才,是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祖国的强大需要他们去建设。在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中,我国需要坚持本色,突出中国特色,培养符合中国特征的接班人才能避免在多元的浪潮中迷失方向。
培养具有中国特征的合格接班人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健康上进的思想,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除此之外,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中国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其次,要有行动力。社会的发展不是靠思想的转变就能发展,关键在于能实干、肯实干。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社会的发展。任何发展都要依靠实践,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
综上所述,习近平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育人观就是要求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教育来培养有远大志向、为人类社会造福、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伟大转变过程中,教育必须承担其应尽的责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所有人团结一致,“立德树人”的目标才会实现。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10孔子认为用制度整顿社会,老百姓只是以是否违法犯罪来标定或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产生羞愧之心;用道德教化他们,百姓会知廉耻而归人心。在孔子看来,施行刑罚只能避免人们犯罪,并不能让人们树立廉耻之心。但是,道德教化只能让百姓遵循规则,不能让百姓知荣辱,并且听从统治者的管理。所以,孔子认为仁学在国家的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的管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协同下才能创建一个和谐、富强、有序的国家。
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4]12即孔子认为季氏让64人在庭院中娱乐,他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孔子主张用礼乐规范行为,让每个人都各安其位,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礼”代表着一种修身与治国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它不仅是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具体体现,还是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而“仁”侧重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规范。
无论是“仁”的提出还是“礼”的强调,两者都为今天的“立德树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立德树人”的提出和孔孟所提倡的“仁政”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倡导要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不同的是,“立德树人”将孔孟的“仁政”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更加符合当今中国的发展,更加符合新时代的发展特性。总之,我国要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发展得更加强大,就必须从公民的自身修养入手,使“立德树人”真正成为每个人的思想追求。
1.从社会发展角度解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得到飞速发展,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上层建筑不断改善,人的地位不断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社会的发展,尤其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是,科技的发展却使得道德观念逐渐被冲击甚至瓦解。为了一己之私,人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使用高科技手段犯罪,道德底线一再被击垮。《三字经》中提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5]1因而,道德缺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社会这个背景下,人们逐渐变得自私、贪婪。这样病态的社会终将会因人类的无底线而遭到反噬,社会的发展也会偏离正常轨道。
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如果人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社会的发展必然随之受到阻碍。我国要想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要想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就必须从教育抓起,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与立人的根基,让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时刻感受到尊重和平等,让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获得越来越充分的尊重感和平等权,让人越来越取向最好的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倡的“立德树人”要求人们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做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的进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国家的昌盛之路才会越走越远。
2.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提升,通过教育让人能够更加鲜活、灵动,更具有细腻的情感和愉悦感。[6]66显然,人本主义心理学从学生心理成长和内心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不再把学生放置到被动的地位,从而凸显学生作为人的特征。
罗杰斯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通过教育可以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他认为,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和心灵,在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品质及人格。[7]321他从动态的角度向人们阐明了人性的重要,而人性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培养。这就不仅要求教育观念的转变,更要求教育结构、教育方法、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转变,不仅是观念的转变更是实践的转变。
罗杰斯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而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是最基本的要求。学校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立德树人”是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现状而提出的,因而,社会的发展要关注人的发展,更要关注人的道德发展。
3.从哲学角度解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
米切尔·兰德曼认为,人的非特定化使人在自然界中具有不确定性[8]228,从而指出了人发展的无限性。黑格尔认为,人介于存在与非存在这两极之间。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从自我反思中找到自己的人,也可以发现别人和自己存在的条件。[9]22人是复杂的,人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结合,是已知与未知的结合,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
以人为本是一个关系概念。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说,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社会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过程中。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社会为人类发展提供条件,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从人和人的关系上来说,以人为本是指人与人要和谐发展,不断缩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从人和组织的关系上来说,以人为本要求组织要以人为中心,为人的发展提供平台,为人的才能施展和社会需求提供越来越充分的服务。因此,人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也在不断地进化。矛盾统一体永远存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存在很多脱节之处。 “立德树人”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国家提倡的道德理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而是理论和实践两者之间出现了问题。其要求人们回归人类的本真,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历程,从实际出发,身体力行地实现真正的道德。“立德树人”的实现要从人的发展入手,通过教育将人与各方面的关系发展到和谐状态,最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马克思主义的主旨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解放。[10]人的活动包括自然、社会、人自身三个领域,同时受到这三者的束缚。而人从自身中获得解放,就在于从束缚自己才能发展的自身条件中得到解放,其中包括从自身的主观条件中获得解放,即思想解放。人的自由是相对的,从社会角度来说,人类的解放代表了人的自由。[11]242“立德树人”要求教育在国家所倡导的道德体系下促使学生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获得思想解放,从而真正获得自由,使人类社会得到解放。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相辅相成,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都要求实现个体个性发展,即使个体自身潜能得到充分发展。[12]355当然,人的解放和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的状况、符合人的发展规律,这样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另外,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能力的发展应当是理性智慧、实践智慧、道德智慧等基本方面的协调发展。[10]所谓的协调发展需要能力的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且相互制衡,达到优化状态。
总之,“立德树人”要求从个体自身出发,通过道德教育使个体的个性、素质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与和谐发展,同时要在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促进国家可持续性发展。
习近平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育人观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指向学生道德,还指向教师道德和学校道德。学生道德和教师道德都体现在个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上,学校道德更侧重一种校园文化建设。
从古代孔孟所倡导的仁义学说开始,道德就走进了人们的关注视线。但是,在物质水平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道德教育出现了“知”和“做”的矛盾。 道德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道德,而不是实践的道德。而要真正实现道德教育,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将道德理论付诸实践并形成行动自觉,关键在于学校要给予学生实践的平台而不只是空洞道德理论的讲坛。即道德教育理念和道德教育实践出现了脱节,导致很多现实问题接踵而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学校提供良好的道德教育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无形的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方面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次,要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实现知识本位向学生身心发展与精神丰富的人本化方向转变;最后,要不断实现道德教育理论和道德教育实践的结合,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每节课的教学计划做出精细的安排,教师要在传道的过程中将道德思想传递到学生的心中、口中、实践中。
每个层次的学校都会开设关于学生道德或者政治的学科,这些课程都是为了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而设置的,而且每个阶段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些科目在教学实践之中又都是作为单独的学科而出现的,既存在相互割裂的弊端,又存在按学科知识传递以识记为主的考试方式考核评价的缺陷,不利于综合贯通实现对学生道德素养和道德行动的提升。在片面追求升学的氛围下,德育逐渐被淹没,而为了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学校就以学科的形式来呈现。殊不知,学生道德发展不是一门学科就能解决的,不能用分数来代替德育的存在,更不能用一门学科来弥补道德的教育的缺失。
教育是一个网络状的关系图,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德育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就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德育与多学科内容相结合。当然,无论是德育内容的选择还是多学科内容的选择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除此之外,德育和多学科也可以在教学方式上相互借鉴,增加教学的有趣性。
习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要求人们重新审视道德的发展历程,在人们重视德育课程发展的同时,也要逐步在学校内倡导德育和多学科内容相结合,每一门课程的开发和使用都要将德育的理念渗透其中,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要想不断提升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就必须拥有强大的高素质人才团队。人才是指利用一定的专门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产生独特价值的高能力与高素质劳动者。[13]2人才不只是拥有高能力,而是能力和素质都较高的劳动者,也就是说,没有人才,一切归零;没有道德,人才归零。
随着国际竞争愈演愈烈,文化软实力也成为竞争的一个因素,而道德教育的发展水平不仅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更是国家整体素质和整体竞争力的一种考量。因而学校要真正落实育人理念,勿忘教育的初心。在这种社会发展需求下,人们不能再一味地为了升学而教学,而应该为了育人而教学。教学内容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递和确立育人和醒世的价值。
马克思认为人是作为主观个体和客观个体存在于社会中,即人一方面在适应客观世界,另一方面人又有着自己的欲望。如今的时代更多强调的是如何用人们所学的知识去应对客观世界,因此,人们就会失去内心的自己。当人们过分地强调学生自身的客观性的时候,也就容易失去自身的主观性;当人们一直在强调知识如何重要时,却失去了自身的兴趣;当人们一直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时,却失去了内心对善的期许。因此,如果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道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学生要获得全面发展,首先就要让学生认识真正的自己,即让自己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自我发展。学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做到学思行的高度共契。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真正绽放,从而真正认识自己,同时,教师能够获得教学的满足,教师和学生之间才会拥有更加融洽的关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教师是传授知识、解答疑问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各门学科的分化,教师更多履行的是“授业解惑”的职责,而“传道”已经被逐渐漠视。为了快速出成绩,教师不得已将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重心甚至全部,道德教育逐渐淡化,在课堂上所传授的道德理论也会越来越少。
教师专业成长要求教师能够达到专业化的程度。“立德树人”的提出,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对学生多一些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用德育进行感化,让其成为生活中闪亮的一角,同时要将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每个人的天性都是善良的,但随着环境的改变,人的天性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抒”[5]2,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成才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家庭能够给予孩子的不仅是吃饱穿暖的需求,更要有家庭情感的维系和家族文化的传承。家族文化包含复杂的内容,比如父母的相处方式、父母的处事风格、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等,这些内容要比教师在课堂上以苍白的语言教授道德更深刻、更潜移默化。
道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就像迷人的花香一样弥漫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温暖有爱的家更能促进孩子健康积极的发展。所以,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要教学生,先教家长。首先让家长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给予更大的支持和鼓励。
“立德树人”的育人观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应该慢下脚步,认真反思社会带给人们的利与弊,认真反思教育存在的偏差,认真反思“教书育人”四个大字。任何时代、任何地点,任何阶段,道德都是社会的一抹色彩,用心做有良心的教育,让教育的真谛传承下去,这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 孙刚成,曲歌.中国教会大学本土化的经验及启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6):104-108.
[5] 陈君慧.蒙学大全[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6] 莫雷.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7] 叶浩生.心理学史[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米切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9]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0] 孙刚成,闫世笙.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探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6):43-46.
[11]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 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 祖旭东,宋玉良,苗成彦.走近新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