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潇淳 邵信儒 孙海涛 王明爽
摘 要:“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专注、精细、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之下,如何培育具有良好专业知识、较强操作水平及较高职业素质的食品专业人才,是地方应用型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培育食品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新工科 食品专业 工匠精神 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1(c)-0167-02
食品质量与安全事关国计民生,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生产及食品检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高超的职业技能,更要具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与态度,这也正符合“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求[1]。将“新工科建设”理念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并融入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工作能力以及培养适应国际需求的高级工程师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
1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1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差
地方应用型高校是培养适于区域专业人才的主要院所,但目前其人才培养方式并未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尤其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满足专业的需要。食品行业方法、标准更新快,而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且多为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与地方急需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亦不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实验课大多独立设置,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少,实践环节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
1.2 学生知识体系结构不合理,很难满足企业需求
一方面高校在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教材的选择上,专业性及针对性较差,很难满足“新工科”专业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在高校中从事教学的人员大多未接触过企业一线生产,其所掌握知识的实用性、实践性及操作性不强,无法结合行业最新生产技术及标准进行授课,培养出的学生自然难以满足市场的具体需求。
1.3 学生职业定位模糊,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職业定位清晰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大学4年的学习动力及其职业目标与选择,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职业定位不清,很少或基本没有根据所学专业对未来职业进行规划[3]。对未来职业缺乏信心,就业观念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缺乏主见,喜欢盲从是当代90后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现代企业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同时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特别是食品生产及相关检验行业,则更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安全意识。而目前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教育十分有限,导致毕业生工作责任心不强,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好高骛远,不能踏实工作,难以胜任岗位。
2 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倡导“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2.1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
对“工匠精神”的追求和培育符合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升级的需要,也符合地方应用型高校转型及发展的需要[4]。区域型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满足地方产业需求的专业性人才,伴随经济转型和国家产业链的调整,“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愈发体现出其重要意义。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应依据“新工科”标准要求转变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修订、完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调整教学计划。在培养方案修订完善的过程中应融入富有“工匠精神”的职业要求,才能适应食品产业高速发展的需要,才能够为相关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如果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类教育依旧墨守成规,停留在原有层次,不重视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将错失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导致专业无法生存。
2.2 “工匠精神”是食品专业人才实现职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存在某些错误的职业理念、职业价值观,我们应结合大学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在各环节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潜移默化引入“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实质。针对食品专业特点,“工匠精神”意味着严谨的操作、细致的分析、高度的责任感。通过教授与引导,学生能够将学习专业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同践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从而加快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3 食品专业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策略
3.1 选拔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授课,解决师资不足问题
应用型高校应摆脱“象牙塔”的束缚,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导师,从事专业课授课或学生实习指导工作。企业教师来自生产一线的言传身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尽早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应结合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建立合理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积极引进聘请技能强、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兼职企业导师不仅可以解决部分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缓解教师的授课压力,还有助于开设更多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特色校企共建课程
3.2 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缩短学校与企业之间“距离”
应继续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强校企合作。虽然地方应用型高校积极依据专业与相关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建立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部分校企合作项目只是停留在协议层面,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大部分校企合作计划流于形式。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修订培养方案,与企业共建“3+1”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法可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有助于学校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的提升。
3.3 实现校内资源共享,搭建高标准实践平台
“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一定的实践操作环境和情景,院校应积极创建实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能力,体会“工匠精神”的实质要求,深刻领悟“工匠精神”对专业技术工作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工匠精神”真正在学生职业生涯中落地生根。地方应用型高校可以依托工程中心,联合行业、企业,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按照市场化模式搭建达到行业标准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在校内就可以体验真实项目的推进和产品的生产。专业指导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负责某一项目的开发、某一类产品的检测或某一标准的制定,可以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达到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融合。
4 结语
当代“工匠精神”不仅代表了职业精神,更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品质和职业道德的诠释。“工匠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行业、企业的努力,更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进行引领。地方应用型高校食品专业应积极创新学生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对专业的钻研精神,结合自身情况特点将“工匠精神”融入“新工科”建设中,有利促进自身专业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英丽,马超群.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6):91-94.
[2] 佚名.“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7-28.
[3] 谢国富.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分析——以福建某高校为例[J].林区教学,2016(11):71-72.
[4] 王峰.地方高师院校工科应用型专业转型的问题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4):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