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
摘 要:新的课程理念对思想政治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当前思想政治教师在能力素质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不能够适应新课程理念的一些要求,因此必须从多方面不断培养和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能力素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师;新课程理念;能力素质
在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不断加强,而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能力素质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需要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
一、新的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
(一)教育教学能力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教师对教育科学知识的掌握。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理论的训练。
教育是一门既教书又育人的艺术,作为政治教师担负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职责,因而必须具有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使政治教师成为一个能够不断超越自我,选择性地吸收新的理论成果并能够运用于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学者型教师。教师去做学术性研究或参与研究甚至参与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将会是教育界未来的方向。
(二)交流沟通与合作借鉴能力
学校教育是一个由人构成的系统,教师工作不是单独的个人工作,它是由一个群体合作完成的工程。因此,政治教师要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必须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和谐合作,主动与学生的沟通和共同活动才能实现。
(三)教育研究能力
俗话说: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在这个信息传播广泛、知识更新速度快的时期,我们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是需要随时加水。因此面对新课程的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师更需要提升自己。不仅需要精通本专业,更需要对学生随时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我们不仅需要钻研本学科,也需要对当前的教育发展、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进行不断学习、研究。
(四)具备使用现代教学工具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教学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以及质量效益等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关。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具备使用现代教学工具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
(五)开拓创新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更是现代教育中的关键。在将来的教育中,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需要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需要善于把握课堂生成,及时应对,正确处理突发事件。
(六)终身学习能力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快,知识更新快,要想做一位教师,做一位好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二、新的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教师能力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落后
在教学实际中,许多老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去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习惯的培养,更不用说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很少或从不对学生介绍课本以外的知识,忽视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人格。在这种教育观念影响下学生只会考试,没有其他专长发挥,不能全面发展;不会自学,良好的学习方法及习惯没有养成;思维单一、不活跃、不发散。直接的结果是许多学生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
(二)教学方法简单
在实际教学中,上课时教师讲课为主,教师就是主体,学生只听和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提问学生,考试的时候掌握哪些知识,在教学中不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与教学知识点有关的课外知识。从而导致不少学生一直在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在使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三)自身知识更新不够
不少教师手中拿的是新课本和新课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还是用旧的课标来要求学生。他们不愿意进行个人专业知识的更新,认为任何课改都一样,改来改去还是“换汤不换药”。所以,特别是许多老教师不愿意主动去利用各种手段去学习,如利用远程培训平台,他们恪守的是政治课“大纲、教材、教参”可以教到退休。其实政治这门学科时代感最强了,必须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补充和提供时效性较强的事例和材料,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内容更丰富,才能使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
三、培养和提高政治教师能力素质的几点建议
(一)落实好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
(二)除具有广博的一般文化知识,还应不断更新个人知识结构,理解教材,灵活讲授教材,引导学生理解教材。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在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四)创新教学方法,形成有自己特点的有效的教学风格。
国家兴衰基础在于教育,教育成败在于教师。新常态下需要大批能力素质高的政治教师,需要更多的学者型、专家型的政治教师。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自我提高等方面进一步转变,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政治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2]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