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滨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高专学生在制度能力短板,分析了制度能力缺乏的表现和能力不足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能力素质;制度能力
一、制度能力概念的提出
从人对自身的约束而言,制度是人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为了调整、规范自身的行为、关系而约定或制定的规则体系;从人的社会性需求而言,制度是人获取或实现自己的社会性过程中彼此之间的结合方式,是浓缩的、固化的社会关系。社会学中所定义的制度力主观上是人的自我规定和主体性自觉的能力和水平,客观上是制度对共同体成员关系、行为的协调、规约的能力和水平。本文所提出的制度能力是以社会人为主体,认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具有一定的制度能力,其概念为:制度能力是人们认识、理解所处微观环境中制度规范体系, 认同制度规范体系的目标、方式和范围,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以制度为准则评价自身行为和群体行为,作出正确的思想与行为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制度能力由制度认知能力、制度评价能力、制度实践能力、制度自觉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制度能力决定了一个社会人在所处的社会关系体系下,在法律的范围内,能否有意识的认知、了解微观环境下自身所处的制度规则体系,评价并认同规则体系对于微观群体内个体之间社会关系的规范协调作用,并依据制度规则体系调整自身的思想与行为。
二、制度能力不足的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规则制度淡漠。当前部分学生存在自我认知幼稚化,认为自己还是“孩子”,主观放任自己的言行,对于对于规范自己言行的制度漠不关心,我行我素。在笔者的工作实践中,有的学生对于制度规则无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无视学校在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甚至认为制度的约束毫无意义。(2)主观武断,不能正确面对规则制度。有的学生在受到制度处罚之后,认为是老师在“为难”他,不能正确面对制度对于每个同学的普遍约束性,也不能理解制度对于整体利益的保护。(3)投机取巧,无法自觉遵从制度约束。部分学生不能自觉地遵从制度的约束,希望制度约束他人维护自身利益与权益。而对于自身问题,却认为通过“关系”绕过制度约束,投机取巧躲避制度限制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不能自觉地遵从制度的约束,而是寻找制度的漏洞,让自己能够享受制度带来的优势,又不受到制度的约束。
三、制度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1)封建文化的遗存,对于法制精神理解不足。由于中学教育中法制思想普及不到位,封建文化中人治的思想对学生影响很重,而其所受的法制精神教育严重不足。学生对于制度体系的认知还停留在“约束”的简单层面,不能理解在微观环境中的制度是在社会法律约束的基础上,制度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保障组织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途径。(2)社会中不良现象的影响。我国经三十年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法制不健全,社会中的个体没有普遍形成较高制度能力的情况下,一些不正常甚至违法的社会现象如贪污腐败、违反牟利、人情大于法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世界观还不成熟完整的学生。(3)制度缺少制约受到,展现形式单一。 对于学生而言制度体现制度存在的主要方式是处罚。制度对于学生权利的保护体现不足,过程性的约束不明显,更多的体现为对于学生的处罚。
四、提升高职高专学生制度能力的建议
(1)明确制度能力的概念,有意识的在人才培养中作为基础能力进行培养。当前高职高专的学生需要在大一阶段重点培养制度能力,为后期的专业教育打下基础。因此我建议从能力素质角度定义不同专业的同学在低年级必须养成的制度能力,将其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培养,是同学们首先成为具有基本能力构架的合格社会人,再进一步培养成为高技术专门人才。(2)帮助学生明辨社会发展中的是非,建立基本的制度能力认知。要通过思想教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管理过程、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引导,解答社会热点问题,解决学生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办的问题,尽量避免不良影响。同时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让其理解制度存在的社会意义,认同通过制度规范进行法制化管理。(3)优化制度教育形式,让学生了解认同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不能仅仅由主管部门编制存档,也不仅仅是将制度公开上网,而是在针对学生进行制度教育时需要给学生建立起制度框架体系,帮助其从总体上认知学校制度体系,了解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相关的各项制度的细节。通过案例化的讲解使学生们了解各种制度会为学生提供何种保障与约束。最终形成学学生对于规章制度体系的认同。(4)将规章制度的执行现代化,减少制度执行中的人为参与。在学生对于学校制度体系认知并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形成制度化环境,保证制度的合理化实施,实现制度的保障和约束功能,并培养同学们的制度自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