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四基”,着力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2018-03-07 09:46田保安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四基基本策略数学素养

田保安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并将“双基”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凸显了数学教育适应未来社会对数学综合素养培养的要求。系优秀结项课题《“四基”理念下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关键词:“四基”;数学素养;基本策略

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基”是对“双基”的继承与超越,“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新增的“两基”如何培养渗透,传统的“双基”含义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教学中如何扬弃,这是数学课标改版后,摆在诸多同仁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实践经验,我们课题组提炼总结出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打磨教学细节,践行细节累积策略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每天的一点一滴做起,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引导。例如,在教学“米、厘米”时,教师让学生说说实际生活中具体东西的长有多少米、多少厘米。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们的黑板大约20米长。”这说明一些学生还没有建立米和厘米长度单位概念。教师让学生用身体与米尺比比高度,从而对米有个感性的认识。接着,让他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修正刚才的错误判断。然后再用尺子量量桌子、书本等的长度,學生在实践中体悟到厘米比米小,重新修正并建立十分清晰的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概念,并能以厘米、米做单位正确判断物品的长度。

二、开展数学活动,丰富学生数学素养

研究中,课题组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活动,诠释“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让数学远离枯燥,让数学焕发美丽的光彩。比如:(1)普及类活动——九个“一”数学体验活动:看一册数学读物、做一个数学游戏、讲(听)一个数学家故事、编一张数学小报、解一道数学趣味题、玩一玩魔方、七巧板比拼、找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写一篇数学小论文;(2)技能类活动——“三王”争霸赛:口算王、解题王、巧算(“24点”)王;(3)创意类活动——数学大比拼:玩转拼图、数学手抄报、数学小论文。系列活动展示了数学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体验数学文化内涵,丰富数学体验,提升数学素养。

三、调查分析比对,探究实证可行策略

在研究前期和后期,我们组织两次较大规模的调查问卷,了解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数学兴趣、学习方式、思维能力等情况。

表一说明学生在课题研究前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整体的提高。调查时,我们选择相同的教学内容,让执教老师到相近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同时尽可能克服其他干扰因素。

表二说明研究前教师更多地喜欢运用讲授法教学新知,而研究后运用讲授法教学新知的有了明显的减少,同时基于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法运用得多了,这反映了教师教学观念有了明显转变,并能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表三说明研究前老师们比较喜欢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课题研究后期,喜欢让学生自己和学生同伴去发现错误,这种改变显然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能力去改变错误,增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素养。

(题目:三种不同长度的小棒分别有12根,你能搭出几种不同的长〈正〉方体?)

表四说明开放题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体现了数学思维的深刻性。研究前后的比对说明了问题设计能够抓住数学思想方法,努力探究学生数学思维素养的本质特征。

总之,我们的“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课题研究最终目标也是为了给学生留下更多终生受益的东西。

参考文献:

[1]胡松林.教学要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浅谈教学活动中数学思想的渗透[J].中小学数学,1999(10).

[2]朱德江.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与培养策略[J].学科教育,2004(7).

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四基基本策略数学素养
有关课程改革的点滴思考
关注课堂教学,落实“四基”要求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