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卿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个显著变化是从关注“两能”到关注“四能”,明确指出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由此可见,我们不能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价值仅仅局限于为了解决问题,而要认识到发现和提出问题对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提问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更须要积极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在乎自己提出的问题,才有不断提问的欲望。那么,我们如何积极而又有差异地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去尝试。
一、淡化价值,积极回应
有教师在执教“解决问题例6”(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习题。教师呈现了一盒鸡蛋图(图1),让学生提数学问题。第一位学生:“一共有多少个鸡蛋?”第二位学生:“装鸡蛋的格子有多少个?”第三位学生:“还能放多少个鸡蛋?”教师似乎不太满意:“我也来提一个问题,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一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然后让学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再去理会学生的三个问题。
让学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可厚非,因为要解决“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一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这个问题,就有必要思考“一共有几个鸡蛋?”这样一来,教师的问题更加具有解决的现实意义。但是,学生希望的是自己提出的问题也能够让同学们来解决(即便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就能够解决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还须要简单回应一下学生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xx同学提的,我们已经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是xx同学提的,谁来解决?第三个问题是xx同学提的,谁来解决?”让学生口答一下,花一点点时间,却能让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提问的肯定。
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学生的问题与教师(教材)预设的问题之间总有价值上的差异。教师不能只在乎符合自己(教材)预设的问题,而对其他问题置之不理。教师须要淡化问题的价值,有差异地回应学生的问题,或重点展开,或简单口答,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提出的问题是有价值的,从而激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热情。
二、编成习题,练中回应
有位教师在执教“表内除法(二)”的例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一课时,首先与学生一起解决了“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这个问题(如图2)。然后引导学生提问:“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的热情很高,提出了不少问题:①1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②30元可以买几个小熊?③27元可以买几个皮球?④8只小熊多少元?⑤9个皮球多少元?
面对学生的5个问题,这位教师选择了问题①与学生一起解决,把剩下的四个问题先放在了一边。到了练习环节,教师又带着学生重新回到例题中:“刚才同学们一共提出了5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其中1个问题,剩下的4个问题,你有办法解决吗?请你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一下。”这位教师将其中的4个问题作为练习,让每位同学的问题都得到了回应。
面对学生提出的多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放在新授环节反馈,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必要。我们可以像这位教师一样,有选择性地回应部分学生的问题,而没有回应到的问题可以设计成习题,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多地关注学生的提问,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提问同样重要,也体会到了提出问题的成就感。
三、记录问题,延时回应
有教师执教“万以内加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课时,首先呈现了教材的主题图,然后出示表格(图3),让学生提数学问题。学生一共提了6个问题:①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②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③爬行类动物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④鸟类比爬行类动物多多少种?⑤鸟类比哺乳类动物多多少种?⑥爬行类动物比哺乳类动物多多少种?
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解决问题①和问题②,通过解决两个问题,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法并理解算理。问题③计算比较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口答。问题④⑤⑥都是用减法计算的题目,一般教师往往会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这几个问题不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以后我们再来解决”,便将三个问题擦去了。这位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告诉学生:“问题④⑤⑥,用我们今天的知识还不能解决,我们让课代表把这三个问题记录在提问本上,以后再来解决。”
设置提问本可以把后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暂时无法解决的其他问题记录下来。后续学习解决的问题可以在以后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拿出来研究。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课后通过查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根據需要进行全班反馈或个别反馈。这样做,尊重了学生的每一个提问,不至于让“以后我们再来解决”成为一句空话。同时,让学生在提问的时候心里有了安全感,可以真正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不再仅仅拘泥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