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蓝墨云班课系统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探讨移动班课系统在教学中的使用

2018-03-07 19:23:48冀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蓝墨云应用文写作应用文

冀岚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89)

在提倡信息化教学的当下,很多院校都在推广各种移动教学软件的使用,近两年较为流行的蓝墨云班课系统就是其中之一。本文结合其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日常应用情况,分别对该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依托形式进行分析,认为移动班课系统作为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必然有其优势,但也需考虑不同课程的类型及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度使用。

1 蓝墨云班课功能简介

蓝墨云班课的口号是“专门为移动环境下的教、学而设计”,主要是通过手机APP建立班课的形式来进行移动教学的操作。通常一个教学班级建立一个班课,每个班课内部可以进行资源上传、点名签到、布置作业、开启讨论、设置问卷、进行测试等活动。

2 蓝墨云功能探讨

蓝墨云班课自带功能较多,但针对《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来说,有部分功能的确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应的,也有部分功能并不是非常适用,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2.1 有利功能

(1)签到功能。蓝墨云班课中,可通过“一键签到、手势签到、手工登记”三种方式进行实时在线签到。签到由教师在系统中发起,学生利用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在系统中进行自主签到,并可限制签到时间。如果有个别学生没有在限定时间内在系统完成签到,或者忘带手机,也可以在课后向老师说明情况,由老师在系统中手动更改学生的签到记录。就目前这一功能在《应用文写作》课程中的应用来看,只要师生都能够熟练操作,的确可以争取到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课程内容的讲解和讨论。

(2)资源库功能。在云班课的资源库中,教师可以将图片、文件、网页链接等十分便利地进行上传,只要在上传时标注好课程单元和资源类型,就可以按标注分组出现在资源库中。而当复制建立新的班课时,资源库也会被同步复制。

正如很多老师所说,利用这一功能,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提供学习资源以供学生自学。例如在讲解 《演讲稿》之前,可以把教学视频事先上传到资源库,要求学生提前在班课中观看相关视频,通过视频和相关资料,自己分析什么是演讲稿,哪些因素可以使演讲稿取得良好效果,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讨论。

(3)小组任务。小组任务这一功能,在《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中也是较为实用的。从前课堂上我们也布置过分组作业,如教授“调查问卷”时,会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份自选主题的调查问卷,但往往本周分好小组,待下周提交问卷时,有些同学就已经忘记了之前的分组情况。而提交纸质问卷时,由于全班传看较为繁琐费时,也不太方便各小组全面相互点评。

利用蓝墨云班课系统,在设定好小组划分方式,分组确定后就会显示在系统中,这就避免了学生不记得所属小组的问题。而小组可以将已完成的问卷上传至系统,所有班级成员都可以非常方便的在线上查看各小组的问卷,在此基础上当堂进行讨论、互评,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除了以上有助于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功能外,还有部分功能不太适用于这门课程,如果强行使用班课,反而会增加额外负担,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就是这部分使用效果取决于课程内容的功能。

2.2 使用效果取决于课程内容的功能

(1)问卷及测试功能。蓝墨云班课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开启问卷调查或测试,题目类型可以为客观题,也可以是主观题,老师可以利用这些功能布置作业,或设置小测验。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文种的写作技能,因此作业、考试以主观题居多,批改时多需在原文有问题的地方加写批注。但与很多在线课程系统一样,蓝墨云班课的问卷及测试功能中,选择、判断一类的客观题,系统可以瞬间自动批改;但问答、辨析等主观题,仍然需要老师逐一批改,比起纸质作业,在屏幕大小十分有限的手机上查看、点评主观题显然更为费时费力。

(2)在线讨论。班课系统可以在课堂活动中选择开启答疑/讨论板块,相当于实时在线聊天功能,老师可以挑选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使用这一功能,那么师生在教室面对面上课的意义何在?有的任课老师提出有部分学生可能比较内向,往往回避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回答问题或提问,而采取在线打字的方式时,可能就会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了。姑且不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但就《应用文写作》课程来说,作为一门语言文学类课程,我们认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比起放任学生利用工具躲避,鼓励学生勇于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才是更恰当的做法。如果我们在课前或课后利用这一功能进行交流,那么的确是增加了一个课外交流的新途径,至于效果如何,则基本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后面我们会专门讨论这一点。

3 蓝墨云班课形式探讨

蓝墨云班课这种利用手机应用建立移动课程,用户利用个人手机客户端参与课程教学的形式,必然会受到手机和网络等外在条件限制,同时,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也是影响使用效果的一大要素。

(1)手机及网络问题。作为一款移动手机应用,要想下载使用,首先的必备条件就是一部智能手机,其次是网络。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智能手机可能已经是一笔负担,而随之而来的还有网络的持续投入。有很多老师在文章中指出过这一问题,例如有些学校做不到全校无线网络覆盖,或者信号不佳,学生都需要使用手机流量;即便能够做到全校网络无线覆盖的学校,为了避免学生过度上网,往往也会限制流量,超出部分依然需要购买,移动班课作为一个普通手机应用,流量计算很难排除在外,这无疑增加了学生额外的经济负担。事实上,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班课时,就有学生明确提出过流量问题。

(2)学生自觉性问题。有老师提出班课系统有助于教学的延续性,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尽管我们也是这样期待的,但能否做到这一点,主要还是取决于学生的自觉性。根据我们对学生的个别访问,以及其他老师在文章中提到的情况来看,不论是通过学习任务获取经验值,还是通过系统在线讨论,其教学效果根本上都要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自主学习意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媒介,的确有其优势,但它仅仅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需求适度使用,而不应盲目跟风,将提高教学效果的希望全部寄托于此。大学阶段,比起在形式和技术手段上花费过多心力,在课程内容上深入发掘,同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激起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似乎才是更应该关注的焦点。

[1]胡雪璐.高校师生交流移动系统平台的应用与教学优化——以蓝墨云班课App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4):226-227.

[2]周云虹.基于“蓝墨云班课”App的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179-180.

[3]汪德露.基于信息化技术背景下的蓝墨云班课App在教学运用中的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26):221-223.

[4]黎瑛.移动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手机蓝墨云班课App的应用为例[J].校园英语,2017(28):92.

猜你喜欢
蓝墨云应用文写作应用文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蓝墨云班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山西青年(2019年24期)2019-01-15 07:40:26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反思
基于蓝墨云班课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电子世界(2017年16期)2017-04-17 13:12:03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3期)2016-12-01 05:54:16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1:29:08
浅谈高职应用文写作课堂效率的提升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科教导刊(2016年26期)2016-11-15 19: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