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反网络社交行为的个案研究
——以微信社交软件的应用为例

2018-03-07 21:14刘翠林
文化产业 2018年16期
关键词:好友社交微信

◎刘翠林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 上海 200234)

一、网络社交问题的提出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及快速发展,电脑和手机的普及使得网络社交已成为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网络社交这种涉及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新型社交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以微信这一网络社交软件为例,微信社交软件从一开始为了社交的需要、满足对软件的新奇开始安装使用,到后来在使用中产生了一些烦恼与困惑,从而降低了对该社交软件的使用。人们对微信社交软件的使用心理与态度的变化,反映了他们对网络社交软件的看法,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行为,比如减少使用频率、不再发布朋友圈、更改朋友圈的权限,甚至干脆卸载,拒绝使用微信。可以将以上几种行为称为“反网络社交行为”。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社交的主体之一,也是活跃在网络社交的群体之一,该群体的反网络社交行为又是如何呢?以微信社交应用软件为例,来了解分析大学生的网络社交现状,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微信使用的广度和深度、微信网络社交中存在的问题、对微信网络社交的看法、是否有反社交行为及其为什么产生这种行为等。从反社交应用软件的兴起开始,研究大学生反社交行为的表现,从而找出更好地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微信社交中的行为进行引导与梳理。

二、微信与反网络社交行为

何为微信?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是基于手机通讯录直接建立与联系人链接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它的推广是弥合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对立的一次试水,更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1]。根据微信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得知,2018年2月,微信全球用户月活人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另外,根据凯度集团在2017年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数据显示微信的使用用户数量和影响在所有的社交软件中都已排名前列。

(一)微信构筑起来的社交圈子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就已经描绘出了生活在现代大都会下人们的精神生活,陌生疏离感是大城市人们主要的一种状态,即使住在对门,也大有可能互相不认识。这也许是人们从乡村这个“熟人社会”走入“陌生人社会”不可避免会产生的一种状态。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特别是网络社交媒介,比如微信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勾连不再仅仅局限于地理位置上的“熟人社会”,在微信里人们加入很多微信群,使之构成自己的社会圈子。现在很多人初次见面大多数先扫一扫,加个微信与之建立一种联结。微信重新建立了多样化的“熟人社会”,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微信中找到“知心朋友”,建立自己的“文化圈”[2]。微信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无缝链接”到虚拟世界的移动终端,实现了社交网络节点的延伸与信息交换空间的拓展[3]。有研究者将微信这种“线上线下共勾连、线上维系”的新型人际交往模式,引发为人际关系的新类型—“轻熟人社交关系”[4]。

(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矛盾交织

微信的出现,在人际互动与信息传播过程中生成了多级化、多元化、个性化等“微时代”特征,实现了社会大众的自我赋权与技术增权,激活了普通个体的自我意识、表达意识与行动意识,微信成为各个阶层标榜“我在”参与议题、分享观点、构建社群的“新公共领域”[5]。由此,原本属于比较私密的朋友圈由一个私人领域变成了新的公共领域。

互加微信已成为时下最为主流的社交方式,朋友圈里除了朋友,还有各种复杂微妙的社会关系:职场上的客户、同事和领导;家族里的亲戚和长辈;某次饭局上结识的仅有一面之缘的人……面对社会关系如此凌乱的朋友圈,用户在想要发布信息或状态时,便会产生各种顾虑[6]。原本属于个人私密圈子领域变成一个不再那么私密的领域了。

通过微信朋友圈展示、分享个人信息已成为人们普遍的社会交往方式。然而,随着朋友圈好友不断增长、点赞与评论的纠结、微信社交泛化所引起的交往疲劳、朋友圈私人领域的公共化,“停用朋友圈”“不发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倦怠行为逐渐显露并引起关注[7]。以微信社交软件为例,如“屏蔽别人的朋友圈”“自己的朋友圈对他们屏蔽”“更改隐私权限为3天可见”“停用朋友圈”“不发朋友圈”“不刷朋友圈”甚至“停用微信”等一系列社交倦怠行为,可以将其统称为反网络社交行为。

朋友圈发布的内容会影响到人们的心态,并且朋友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且多为无效社交,让用户产生倦怠感[8]。学者蒋建国认为:“微信的低门槛与泛朋友使得情感沟通的边界模糊,加上朋友圈的批量转发与商业营销,人们之间的信任降低,消解了情感互动的意义,使用户降低使用热情,导致主体缺失和交往疲劳。”因此,人们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出现了从“互动”“运动”到“反动”的一个现象。

三、网络社交研究对象

2017年,凯度集团发布《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该报告指出,微信在九类社交媒体的满意度最高,用户评分高达83.5分,并且在不同的年龄群体中都得到了较高的分数。该报告总体来说,年轻人群对于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更为警觉。例如,“90后”对“社交媒体让我空虚浮躁”(31%),“不能集中注意力”(34%)和“受到负面价值观的影响”(29%)的提及比例都是各人群中最高的。他们也更愿意采取果断措施抑制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有39%的“90后”说已经关闭了社交媒体的推送提醒。由此可见,“90后”是最容易做出反社交行为的年轻群体。

接下来主要的分析对象为大学生群体,抽取上海某高效大学生,发放问卷并与之深度访谈,进而分析大学生群体对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态度。

四、调查个案分析

(一)微信的使用:时间、频率与功能

在个案访谈中,在问到对于微信使用时间的问题后,根据他们的回答,得出调查对象对微信的使用时间、频率不同,但是每个人每天都会使用的结果。在调查者回答“平常使用微信的哪些功能”这一问题的回答时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对微信的使用较多,聊天和朋友圈功能几乎是每天必须使用的,使用较多的功能还有微信支付、公众号和一些小程序。可见,微信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具有多功能的生活平台。

(二)对朋友圈的认识和看法

大多是调查对象对微信朋友圈的看法都是积极的,虽然有一些广告等消息的存在,但是并没有影响他们的使用,但是有一个对象对朋友圈的看法是负面的。有些学生称:“自己经常使用微信订外卖与同学聊天。微信虽然方便了生活但是浪费学习时间”,也有学生认为朋友圈作是一种低成本的社交方式,可以有效的维持人们的关系,通过一个赞或者一个评论就可以避免甚至增强人们之间的联系。(“我觉得朋友圈我是一种比较低成本的社交方式,就是一种低成本维持社交的一种方式。就比如说点赞和评论,这就可以维持这种关系”)。既然通过微信构建了与他人的一种社交关系,那么这种线上的社交关系不转为线下的话,那么靠什么来维持这种轻熟人的社交关系呢?很多人通过点赞与评论来维持微信中的好友社交关系。而评论朋友圈中好友发布的动态可与之发生互动,这种互动也使朋友圈中的好友增加了联系。

(三)朋友圈隐私权限

大部分访谈对象对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隐私权限都是有一定设置的,发布的内容也会进行分组可见,其中访谈对象D1和E5认为刚刚加的陌生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分析出自己的习惯和隐私。设置权限就可以避免了陌生人对自己性格和生活习惯的猜测。C3认为朋友圈信息中包含了大量的个人信息。所以会对自己的朋友圈的隐私进行权限设置。访谈对象对个人的真实信息填写都是比较谨慎的,很多对象不会填写或者只填写一两类,大家都比较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会对自己造成威胁。有些人还认为在微信朋友圈中配上自己的位置,那么这就可能暴露自己经常出行的地点,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四)微信上收到的骚扰情况

访谈中还是有多数人受到过骚扰的,比如编号为C1、D1、E1、E4、F1的几位访谈对象。这些骚扰造成的结果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降低,特别与是陌生人之间。还有遭受过骗局的。他们表示:“我遭到陌生人骚扰很多次,大多数都是以女性的身份来添加我,微信头像还往往全是漂亮女性,然后以有急事找你为由申请加好友。我当时也不知道是谁,也没多想,然后就接受了,之后这些人有可能会发一些这个理财或者其他推销之类的,反正全是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让人很反感,然后我就通通删掉了,可是删掉之后,居然还会再换另外一个号来加我,但是我能看出来这种微信号风格是一样的”。

遭到微信骚扰的大多为陌生人添加的好友,这种微信上存在的骗局,使社会的信任减少,也使人们在添加没有说明身份的好友时更为警惕。

(五)微信的影响

积极影响方面,方便了人与人的交流,生活变得简单快捷。微信的负面影响也存在很多,如垃圾广告、隐私暴露等。微信会增加人们的虚荣心,把微信朋友圈当成一个展示的平台,在朋友圈中发布一些炫耀的信息,而且降低学习效率,对健康影响也很大,还会刺激自己增加支出。比如“我觉得对视力不太好,然后那个关注的公众号推送,看不完心里就会很焦虑,然后还有微信未读消息就会有一个小红点,这个小红点看见就想点,有点强迫症。同时,微信支付还会刺激你的消费欲望,你每次购买东西都会给你发红包嘛,这些红包不用你就会觉得很亏”“我觉得微信有一个很大的负功能就是分割自己的时间,导致自己做事比较慢,效率降低。”

(六)微信与现实的沟通对比

回答访谈对象中,选择更喜欢微信沟通的有3人、选择喜欢现实沟通的有9人,而难以作出选择,觉得两者都好的有6人。选择微信的人认为微信沟通更加方便而且还可以说一些现实中说不出来的话。“更喜欢微信沟通,因为你有一些说不出口的话可以通过这个说出去”。选择现实中的沟通是因为面对面交流显得更加的真诚、尊重对方而且可以注意到一些对方的语言和态度以及做出一些肢体动作。虽然微信很方便但面对面交流作为一种最基本的沟通方式是无法被替代的。

对于是否有过减少或不使用微信的想法这个问题的回答来看,在调研对象中是有一部分人产生过这样的想法的,但是这种想法,大多数人是很难坚持的,最后使用频率并没有减少。“与社交工具抗争了很久,我好像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成果。我依旧害怕自己错过朋友圈的信息,我依旧想要不断地获取外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我发现自己也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在有各种奇怪的想法时,总是希望发到社交工具中,够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从个人角度来说,想要杜绝使用社交工具是十分困难的……”[9]。

五、反网络社交与反微信

目前,微信社交媒介中的“反网络社交”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完全退出,既不和微信中的朋友交流,也不和现实好友进行微信上的互动,而是完全回归现实生活,即退出对微信的使用;另一种则是借助一定技术支撑加以限制,如设置好友上限,圈定好友亲疏程度等手段,对一些好友设置权限,从而屏蔽微信平台上的无序社交和陌生人社交,但依旧保持特定圈子内与熟人之间的微信社交关系。还有一种是有过以上两种行为,但是后来又按照原来的习惯继续使用微信的。在矛盾心理之后又认为微信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一种方式也属于反网络社交。

调查结果分析,很多学生随着上网时间的增长、上网频率的增高,越容易出现反网络社交思想,越想逃离网络社交给人带来的一些束缚,越容易出现一些反网络社交行为。有些访谈对象因为周围有同学渐渐消失在朋友圈,然后自己也厌倦了,也感觉应该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受其影响也出现了反网络社交的行为。

六、深探反网络社交行为

反网络社交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个人隐私存在泄露风险。在国内有些用户会频频受到垃圾短信的骚扰,很大原因就是互联网公司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不周造成用户数据的泄露。微信上的个人信息、照片、视频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也存在泄露隐私的风险,此外微信上也有很多存在危险的链接。二,网络社交媒体中存在的暴力。社交媒体中的网络暴力行为也是阻止青年远离社交媒体的重要原因。例如微信群中对于一个社会热点的评价,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同时如果一条评论的内容过于极端那么很可能引发一场对骂使冲突升级。三,社交关系的表面化与形式化。无论是“熟关系人群”,还是“生关系人群”,一旦通过微信平台的好友认证,其交往行为便趋于一致,即通过私信、群聊、点赞、评论和浏览朋友圈来维系人际关系。交往流于表面,交往手段也逐渐沦为一种范式[10]。正是因为这种社交关系的表面性与形式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难以深入,这种关系的维护也很难持久。四,沉迷虚拟,导致现实社交的弱化。有些人每天使用微信时间长达6小时,占据全天时间的四分之一,对微信的过度使用与依赖会让人慢慢变得孤立,逐渐失去社交的动力,甚至恐惧社交,在现实世界中变得沉默与孤独[11]。虚拟交往与现实交往的冲突性。比如点赞行为的虚拟意义与现实意义相悖,渐渐失去了原有的赞许认可的意义,而变成一种习惯或是为帮助朋友积赞的沟通意识的行为,这是与现实交往中的点赞的意义是相悖的[12]。五,时间碎片化,个人浮躁与焦虑的产生。由于网络互联,使得网络社交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空距离限制地发生,消息的接收与发送也无须很长时间,人们可以一直“在线”等待网络另一端的消息互动。看似方便沟通实则分散个人的时间,使得个人的时间变得碎片化。网络信息五花八门,通过网络社交中朋友圈传达的各种信息更是对个人的体验与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看着朋友圈中的各种微商广告,心生厌烦。同时,网络社交中的信息也容易让人活在“朋友圈”中,把朋友圈当成一个表演的舞台,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表演。随着不断的时间消耗与个人现实生活投入降低,人们会变得浮躁与焦虑。于是,在盲目追逐粉丝量的脚步停下后,“反社交”成为引发共鸣的一种需求。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现实社交的重视与回归。

七、结语

以往的研究显示,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资本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个社会资本的形成也只有从现实社交转移到线下社交才会形成真实有效的社会资本,毕竟真实社交的含金量是远远高于线上微信社交。之所以如此强调社交要走出去是因为当下线上社交大都是蜻蜓点水、点赞之交,彼此之间很难深入交流,即便加入一个庞大的交友微信群也是如此。微信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台与媒介,微信等社交软件是网络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结果,只有正视它的作用,才能合理利用线上社交。

猜你喜欢
好友社交微信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属羊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删除好友
微信
微信
微信
雪花特快专递